分封这把双刃剑,从文王、武王开始就举了起来,一开始还只能看得到这把剑其中一面的锋利,另一面直到公元前770年才被周天子发现。因为那一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被杀,周平王从大西北的镐京迁都到中原核心的洛邑,自此宣告西周灭亡、东周建立,同时也预示着各诸侯国开始寻求自己的主权,逐渐脱离周王室的羁绊。

实行分封制时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分封制的弊端渐渐显现)(1)

在此后的历史上,好像大家对于春秋五霸及后来的战国七雄更为熟悉,对他们之间你来我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谋略、战役、合纵、连横更为熟悉,而对于当时的周天子们在干什么不太熟悉,甚至都忽略了。其实迁都洛邑后一开始的时候,天子给自己留的封地还是相当大的,起码比中原那些与天子同姓的姬姓小国要大得多。

实行分封制时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分封制的弊端渐渐显现)(2)

但是紧挨着的郑国吹响了第一支侵犯天子领地的号角,从刚开始的只割周国麦子,后来发展为针锋相对甚至爆发战争,郑庄公的手下甚至射伤周天子的手臂。这给诸侯列国开了一个特别不好的头,那就是让各国看到了王室的衰微,原来天子还可以这样欺负,更何况郑国还不是最厉害的那一个。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不会那么一蹴而就,当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之后,不但没有过分的欺负周王室,反而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看似只是一个口号,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阴谋论,其实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实行的是比较真诚且彻底的,不能与日后的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日而语。

实行分封制时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分封制的弊端渐渐显现)(3)

因为齐桓公当时真的是尊重天子,对于那些常年不向天子上供的诸侯国进行讨伐,对于那些身处边疆被周边夷狄侵略的国家,齐桓公总是亲自领兵讨伐,恢复这些国家的安定。可以说,当时的几任周天子还是比较幸福的。

也正是因此,当齐桓公组织第一次诸侯大会盟的时候,甚至连周天子都派出了代表参加,这意味着春秋霸主这一称号得到了当时天子的承认,既表现出齐桓公当时的强大,又表现出了周天子的无奈。

可想而知,假如你是当时的周天子,面对群雄逐鹿的春秋列国,你也是丝毫没有办法,但如果有一个诸侯特别强大,并且对你特别尊重,你当然也会支持他,也会希望能通过这种新的“霸主制度”来安定天下,这样起码能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