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还是有些道理的。年轻人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读了《水浒传》,更容易染上不良习性;人老了读《三国》,难免会产生一种英雄迟暮的感慨,到头来只能无奈叹息。
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史书《三国志》,内容都有共同点,那就是讲述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各路英雄辈出,是平民英雄的用武之时。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的那段分裂史,似乎证明了这句话。
可如果我们往深处研究,会发现三国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悲剧历史,再厉害的英雄,都无法真正改天逆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历史王朝。要想成功,必须妥协,必须向旧势力靠拢,否则只能迎来失败。
以上的话是不是觉得没什么道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不是出了刘备、曹操、孙权等诸多枭雄吗?可问题不能只看表面,三位枭雄之所以能够偏安一隅称王称霸,靠的是什么?答案是两个字——氏族。
汉末三国时期,氏族的选择决定了各路诸侯的命运,不论是最初的董卓到后来的刘备、曹操、孙权,都是庶民,他们能否成功,命运就掌握在氏族的手里。
庶民出身的英雄——刘备、曹操、孙权有人说刘备的身份是庶民?那可是中山靖王之后,妥妥的汉室宗亲。实际上,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始终没有得到官方承认,再者那个在西汉初期就有名的中山靖王刘胜,自己就生了一百多个儿子,到了东汉末,几百年过去了,刘备的身世经不起考证。
小说中称刘备是刘皇叔,实际上不论是汉献帝还是其他人,都不会这么称呼刘备。刘备年轻时混得还不错,结识了公孙瓒等人,并且拜了名师卢植,让他获得了一点名气。
与刘备相比,曹操的出身也高不到哪里去,他的父亲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子。从这层关系来讲,曹操在出身方面要比一般人落后一截了。因为古代太监身份低微,在世人面前是抬不起头的。
因此,袁绍讨伐曹操时,在讨贼檄文中痛骂曹操一家的低贱出身,拿人家出身低说事。
孙权的出身也不高,他的父亲孙坚早年是县吏,古代官和吏是分开来的,吏的身份低微,无法成为官。
孙坚靠着黄巾起义拉起一支队伍,立下战功,获得了成名的机会,但依旧没能改变家庭出身。孙坚的长子孙策为了谋求发展,投在袁术门下,成为袁氏的部曲。
讨伐董卓时,刘备和曹操并非一路诸侯,刘备在公孙瓒处效力,曹操在袁绍处谋求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能控制京城一时的董卓出身都很低,他的西凉人,他的父亲董君雅只不过是一个县尉。
氏族的力量不可小觑东汉末年氏族的影响力非同小可,比较有名的有河北袁氏、颍川荀氏、琅琊诸葛氏、江东四大家族、有着皇亲国戚身份的荆州、川中氏族等。
董卓进京后,他虽滥杀了不少人,但对氏族整体上还是以拉拢为主,争取求得他们的支持。董卓身边有一个重要人物——王允,看名字不就是在《三国演义》中用貂蝉献上美人计的人吗?
《三国演义》中,董卓身边有个谋士李儒存在感很高,历史上李儒并非董卓的主要谋士,他的存在是微不足道的。王允是董卓身边的高参,算得上是首席谋士,最终王允为了自己的利益,说服了董卓身边的干儿子吕布,设计将他杀害了。
鉴于董卓的下场,后来的刘备、曹操和孙权都吸取了教训,对待氏族是拉拢的同时又打压、防备。
如曹操身边的氏族大臣不少,荀彧、荀攸、程昱、司马懿等,他们虽受曹操重用,但基本上没有兵权。曹操拉拢荀彧、程昱、司马懿等人,就是拉拢了他们背后的氏族力量。
曹操的兵马主要是交给了自己的嫡系,如夏侯惇、曹仁、夏侯渊等人,这些人至少能够始终和曹操是一条心,荣辱与共,氏族就不一定了,在曹操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随时都可能会离开。
曹操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给广大平民留有做官的机会,主张凭本事当官。曹操曾写了一篇散文《求贤令》,广招天下有才之士,主张“道德无用,唯才是举”,这是对东汉氏风强烈的反动。
曹操逝世后,曹丕为了赢得氏族对他的支持,推出了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选拔官员的时候要看出身高低,一些有才能但出身低贱的人,失去了晋升的通道,朝中主要官职都是由氏族子弟担任。
曹操在用人方面别具一格,唯才是举,曹丕为求得氏族的支持,向氏族妥协,采用了九品中正制,以出身高低做官。
与曹操类似,孙权和刘备也采取了打压氏族,重用嫡系的方式。如刘备手下的张飞、关羽等人牢牢掌控兵权,并且拉拢荆州氏族来支持自己。
孙权也一样,拉拢江东四大家族的同时,兵权主要掌控在吕蒙、周瑜、程普等人手中。
可无论怎么做,最终孙权和刘备最终与曹丕一样,难以摆脱氏族。当自己的嫡系一个个老去的时候,孙权不得不用陆逊、顾雍这样的江东本地氏族,向他们妥协。
刘备也一样,关羽、张飞等人逝世,夷陵大败后,在国力微弱的时候,只能重用荆州和川中氏族,托孤给了诸葛亮、李严等人。
结语汉末三国这段历史,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庶出的枭雄,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到头来是一场空,最终还是为氏族做了嫁衣。
三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斗争,笑到最后的司马氏,这或许是曹、刘、孙没有想到的吧。
经过一番腥风血雨的较量,传统老牌氏族没落,司马氏、王氏、崔氏等二线氏族笑到了最后,就连一心想要突破氏族枷锁,在用人方面主张唯才是举,对氏族大力打压的曹操,最终没能成功。
从三国的结局来看,这的确是一部历史悲剧,是彻彻底底的悲剧。庶民英雄创业全部失败,到头来为氏族做了嫁衣。或许正是应了那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