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3.5分

必看的10部神片(影向标此片饱受争议)(1)

1. 电子骑士:6分

影评人、在《科幻世界》开有科幻电影专栏。

恭喜张艺谋导演!挟金狮金熊功力,成功跻身好莱坞二流怪兽大片导演之列!电影紧张有序,按五个方队,六个阶段展示了我文明古国的长城、响箭、孔明灯、鼓乐队、火药等神器,场面壮观,气氛热烈,四夷宾服!特效和场景真热闹很花钱,堪称人山兽海的一场视觉兽宴!真的就是一部故事中规中矩(节奏倒是还不错,至少不拖沓),角色平平淡淡,特效热闹华丽的二流怪兽大片啊。

2. 刘宇清:5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The Great Wall用「长城」作为片名,既不妥当,也不地道。不管怎么评价历史上的长城,它都在当今中国人的心中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内容与片名完全是文不对题,说俗了叫「挂羊头卖狗肉」,说重了叫「欺世盗名」。实在想不出好的名字,不妨把英语The Great Wall翻译成「高墙」,或者叫「饕餮」,甚至用那个幼稚得令人发笑的「Xinren」(信任),也不该盗用「长城」的名字!因为做人要诚实!

4. tyger tyger:5分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导师、电影学者。

费了许多人工,许多钱,许多脸,节省的是演技。有些可惜。但随它去吧,钱,他肯定会赚回来的。

5. 胤祥:4分

电影学者。

做了这么大一个局,死了这么多人,泼了这么多兽血,抠了这么多图,就为了捧一个景甜……还是蛮拼的嘛,反正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了。有时间重新排一遍奥运开幕式,那么故事讲得上气不接下气肯定不是时长的问题(起承转合少一番儿呢),套《安德的游戏》虫族设定的梗,要说的无非也就是所谓异族异种的问题(求同存异哈哈哈)。对比《十三钗》这次好歹中国这边有了行动者的主体位置(然而依然没有视点权),终于是「帮助」「合作」和「信任」而非「拯救」的结构,谁说不是秀肌肉啊——这么看来,电影的事实远比影片本身要有趣。4分全给实效美服化道,跟这种片谈故事合理性和演技纯属自找没趣。

6. 风间隼:4分

影评人。

商业电影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拉民的配乐、威塔公司设计的怪兽,工业光魔的特效都是不应该抹煞的亮点。英语台词也达到了好莱坞中等水平。属于张艺谋的则是大红大绿、戏曲式的战阵场面、玻璃彩画和团体操……所有让人反胃的一切。《进击的巨人》里有个「拜城墙教」,我觉得张国师可以当他们的教主,率领他不知所谓的「五禽戏军团」拱卫墙内「家畜的幸福」。当然,说到底这还是个景甜电影,张艺谋居然不拍他最爱的偷汉子了,就是明证。

必看的10部神片(影向标此片饱受争议)(2)

7. U兔:4分

电影类书籍译者。

确实花了好多钱,但这又怎么样呢?无聊的故事,架空的情感,空喊的热情,完全谈不上节奏,总体很幼稚,好像小男孩在摆弄自己五颜六色的玩具兵。看完感觉特别空虚,无力吐槽。很讨厌把动物体当敌人滥杀的设定。片尾曲做作得很,跟影片气质很搭。

8. 妖灵妖:4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制作金额是A级但内容与形式段位在B级的中美合拍片,走马观花高歌猛进地展示视觉奇观,剧作上并没有做到东西通吃,反而带着一种审慎的干涩。

9. 徐元:4分

电影媒体人、曾在《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及《大众电影》副主编,现为《人间电影大炮》制作人。

陈凯歌和他的《道士下山》并不孤独,大家也错怪了李仁港和《天将雄师》,而《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真是受委屈了。

必看的10部神片(影向标此片饱受争议)(3)

10. 大旗虎皮:4分

北京大学教授。

充分证明中国电影只是做好特效而不选好演员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11. 大奇特:3分

欧美老电影爱好者、DVD收藏发烧友。

拍给西方人看的好莱坞流水线作业,别跟我提完成度,完成度不是应该的吗?合拍片还有很多路要走。国师在奥运美学上引入了《僵尸世界大战》《星河战队》和《超人》陨石梗。如果《黄金甲》是奥运前的试水,那《长城》就是奥运后的习作。无用功太多,民族化的恩怨情仇难引共鸣。美国怪兽片怪兽是卖点,国师的怪兽片明星是卖点,还不懂得隐藏怪兽的讯息,急于露出真容。那些拧巴在一起的中国元素和乡土配色也可以称之为输出中国文化的话,中国电影和合拍片可真不争气。景妹子倒是有进步的,她已然撑起传奇怪兽片半边天,接下来她还将出现在《金刚2》和《环太平洋2》里,表老黑她了,要黑片不黑人。

12. 胡续冬:3分

诗人,译者,随笔作家,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这部片子活生生地告诉我们,一个意识不到自己的创造力已经僵化到何等糟糕地步的老导演如果不及时退休的话后果是多么可怕,再强势的后期制作都会被无情地毁掉。如果老老实实地按照标准的好莱坞商业片路数拍,可能还不至于如此恶劣,但某导演在里面添加的阻断正常叙事进程的形式感私货多到令人发指,多年来一直为人所诟病的色彩癌加倍爆发,再加上不知是与编剧团队沟通有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的惨不忍睹的剧情,最后这部原本可以成为一部标准视觉奇观片的电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某体育盛会开幕式团体操大回顾、孔子学院总部年度宣传片、本土娱场男色巨型PPT和某女演员后台之谜的混合版。

必看的10部神片(影向标此片饱受争议)(4)

13. 桃桃林林:3分

影视自媒体人,运营微信公众号「桃桃淘电影」、微博「桃桃淘电影」、优酷视频「桃淘好莱坞」和「本周院线新片」。

失望透顶。西式的特效怪兽与张艺谋大型精神文明建设一样的方队团体操格格不入,好像一边准备打仗,一边要上台表演,更像一个中西结合失败的怪胎。五军设定完全是摆设,搞不懂有何意义。所谓好莱坞经典剧本模式,实际就是烂梗与套路。故事讲得无趣,节奏也不好,别甩锅演员了,谁演也是烂片。

14. 汽车大师:3分

电影撰稿人。

大场面都是些魔幻片、怪兽片的陈芝麻烂谷子,剩下那些东方猎奇元素怎么看怎么别扭,五彩战队敞亮干净的戏服违背了优秀好莱坞制作的基本法则。

15. 独孤岛主:2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人物极其扁平,用了一大堆明星充实画面,却大部分都成为炮灰。诸如雾中激战及人山兽海的场面都相当可观,但整体叙事完全草率、直莽、bug丛生,因此视觉上的刺激成为唯一的看点。一部仅靠场面与明星脸、几乎取消了有效的叙事内核的故事片,本身已经价值有限。如要进一步讨论所谓东西方文化议题,就更加没完没了,这种情形又不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对《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菊豆》的讨论,那时候的「伪民俗」,指向明确,文化抱负强烈,今天的各类奇观,已经百分百是资本的游戏,与「观赏」本身无关了。

必看的10部神片(影向标此片饱受争议)(5)

16. 西帕克:2分

影评人、电影媒体从业者、蓝光收藏爱好者。

一堆好莱坞编剧弄个东方「独立日」,20年前的烂梗用到现在,也算是另一种和好莱坞爆米花接轨。完全从西方视角出发,但真正买票被坑的估计还是中国观众。中文字幕翻译一股浓浓的现代感,经常自我发挥,太让人出戏。

17. 悉尼卡通:1分

影视剧编剧、影评人。

别跟我提工业标准,准确说是别侮辱工业标准,仿佛烂剧本就不是伪劣产品似的!对!烂!不是有瑕疵,不是差强人意,是烂!跟我念!了岸!烂!只是这部每一个毛孔里都冒出槽点的片子实在全方位满足了我的恶趣味,别人怎么看不知道,我是从头笑到尾,各种经典片段乱入:那个从长城内部机关一路攀升的长镜好像《狂暴之路》,人有车头喷火吉他真金属,我有周杰伦附体的双截棍鼓手;而长城军区领导班子带头鼓起的经久不息之掌,又在提醒我前阵子《我不是潘金莲》里大会堂的画面;而军区司令直冲一线,在无关紧要的侦察任务中主动献身露出的舒缓表情,终于让全片马特呆萌的苦大仇深得到合理理解——「你们丫的领个便当就杀青了,我呢?!」就连塔上琉璃的七色光,都失却《金陵十三钗》教堂中的神圣含义,而在鹿晗的深情回眸里染上了几分彩虹平权色彩!总之你只要别拿这片真当回事,可着劲地自己找乐子,就会玩得很开心。

至于部分左翼影评人会扬旗怒骂资本制造文化垃圾,部分国师影评人由本片畅谈一带一路、文化输出,部分别有用心影评人逮着汴梁城的盛况寻觅一星半点张艺谋的政治隐喻,那是他们的玩法,大家开心就好。最后插一条硬广:饶是杜比影院那么好的暗部表现和3D照明亮度,那么多本片一号的大特写,我都找不到一点瑕疵,可见人家肤质真的好。请问上面一句是给谁做的硬广:A.杜比影院;B.本片一号;C.某滴眼液;D.某英语培训机构。

18. 吴李冰:1分

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虹膜》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毫无意义的土鳖产品。

必看的10部神片(影向标此片饱受争议)(6)

必看的10部神片(影向标此片饱受争议)(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