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突然跃至“中国小吃年鉴”榜首。截止到2017年7月,正新鸡排加盟店总数已达到10000家,超过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数之和。
鸡排的火越烧越旺,玩家竞相加入。正新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成了跑得最快的那一个。
吴梦涵/文
用五六年打通供应链
正新鸡排加速开店,是在2014年。当时正好是念叨着“初雪的时候,要吃炸鸡、喝啤酒”的现象级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播完后一年。3年的时间,它增加了5000多家门店。
在更早的2000年,它只是温州瑞安一个叫“正新”的门店。温商陈传武、金坚等合作伙伴靠着模仿台湾街头小吃,把煎炸涮烤的食物搬到街边供人享用,生意还不错。
瑞安店是试验品,经营者借此总结出选址、产品开发等经验,为以后门店复制、扩张打下基础。如今在地图上搜索“正新瑞安”,可以看到大街小巷散布着大大小小7家门店。它们只是瑞安市的门店,是正新在全国版图中很小的一部分。
炸鸡排其实是一个技术门槛较低的行业。在淘宝上,人们只要200元,就可以买到一袋正新同款鸡排。各家之间的差距不过是鸡肉口感、油炸时间以及配料的不同。而决定企业发展规模的内核实际上是供应链,打通上游厂商和下游门店至少需要五六年。
这五六年成了正新提速最关键的阶段,企业自称在打“基本功”,新品研发、仓储配送和终端销售体系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建成。直到2009年,在全国逐步建立起物流配送中心,它才逐渐向广东、广西挺进,开了更多直营店。
自建辅料生产基地
2012年是正新的“分水岭”。食客口味千变万化,伴随着这些年休闲市场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鸡排店竞相涌入。比正新晚9年入局的第1佳大鸡排,已经在7年内将门店数量提升至3600家,更多无名门店也在分羹。
这时,正新分化出子品牌“正新鸡排”,尝试以加盟形式扩张。“没想到,加盟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一天开出了27家店。”正新食品董事、总经理金坚说。
2013年,正新决定着重推广“鸡排 烧烤”的门店模式,全面开放加盟政策,将原先的数百种产品整合为鸡排、烤肉、火爆鱿鱼等几款热销产品,在市场上推行。1年后,正新鸡排开始爆发式增长,成了拳头产品。
直到2015年,正新鸡排的门店达到了3000家。此时,卤制品企业“绝味鸭脖”依靠加盟模式拥有了5746家门店。
门店扩张迅速,供应商已无法满足人们排在正新门店外立等可食的要求。正新先后在上海、山东诸城设立了9个生产基地,保障分店的产品供应。
2015年,正新成立上海真行食品有限公司,即鸡排腌料、调料及其他辅料的生产基地,设法掌握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和技术,和中小型企业拉开差距。
疯狂加盟背后,品牌商赚走大头
正新鸡排店门口的电视机里,明星黄渤拿起一块和脸差不多大小的鸡排咧嘴笑。如果走到第1佳大鸡排门口,你会看到电视里滚动播放的,是主持人杜海涛正眯着眼睛陶醉地品尝鸡排的画面。这种宣传方式就像烹制鸡排一样,简单直接,却深受品牌商和加盟商的喜欢。
品牌商都偏爱加盟模式,因为门店数量越多,年营收越多,规模越大,品牌效应也越突出。正新的9000多家门店中,加盟店占6000多家。
一个正新的加盟商,从他加入正新鸡排开始,就要缴纳总共15.8万~111.3万元的费用,每年再向总部缴纳1.08万元的品牌使用费,每3年交一笔加盟费。按照6000家加盟店算,正新1年就能收取6000多万元品牌使用费,还不包括新加盟商所缴纳的加盟费。除此之外,业内人士称正新去年销售额达到70亿元。
知乎上一名匿名用户说,除了收取加盟费,正新出售产品的利润相当可观。以鸡排为例,鸡排成本很低,用料180克的散装鸡排每片价格为2.2~2.5元。这样看来,一个独立经营的门店,如果鸡排卖13元/片,毛利能达到65%左右;而正新每片卖10元左右还搭一杯饮料,毛利保持在50%左右。
尽管产品毛利不低,“6000家门店,生存率能有1/2就不错了。竞争太大,‘小白’经营不善很容易亏损,总部并不会给太多支持”。网络上流传着对正新鸡排市场的各种讨论。
品牌商有核心技术、有品牌、有话语权,还可凭借加盟商将触角伸到大街小巷。正新鸡排“定价10元还送7元的果汁”和第1佳“招牌大鸡排13元”都是加盟商必须遵守的法则。
一个门店一个月达到八九万元,已是不错的业绩。但相比品牌商依靠收取加盟费和售卖产品收入过亿元,加盟商的流水简直是冰山一角。如此看来,真正的赢家最终还是品牌商。
鸡排产业背后的乱象
看到鸡排产业的火爆,有的人就用混装原料成品将成本降到2元以下。还有加盟商开两家店,一家店挂着正新的招牌,引进原料等,生意做得差一点;另一家自己经营,引进劣质肉再搭配正新调料,提高经营利润。
“即使不加盟,个体户想自己做生意,在市场上找肉品供应商就行。其他原料的采购也不难,甚至有人在网上‘招生’,教授鸡排的制作方法。”业内人士透露。
为财富而来的人,也为财富离开,转而投向利润更高的其他小吃。
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这样几条街道,街道上有这样几个门店,卖过一阵掉渣馅饼,接着就卖糖炒板栗,“买两斤送一斤”的大红色横幅挂在门口,开业头几天,总是排着长队。他们可能也卖过鸡排。
这种快闪式开店加盟,于品牌而言,是快速扩大规模的途径,但也将自己的商业模式搁置在危卵之上。以速度换取规模的代价,是企业对体系控制力的缺位。
拥有17年发展经历的正新凭借供应链快速扩张,站在了鸡排狂热浪潮的制高点,疯狂掘金。可是,被一阵风刮来的鸡排店,不知什么时候,就被下一阵风刮走了。(商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