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天空是怎么样的?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蓝蓝的。”

“不错,你呢?”

“蓝湛湛的。”

“这个词语用得好!”

“你来!”

“天空是绿的。”

啊——“怎么是绿的呢?”我张口结舌,现在想来,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糊弄过去的,总之,接下来的一堂课始终心里在打鼓。

黑的绿的白的紫的你的我的他的她 谁的天空是绿的(1)

这是真实的一幕,发生在我的“邀请课”上的一幕。我上的是二年级的《秋游》,文美句清,思路本来是十分清晰的,可是期间发生了许多让我也摸不着头脑的事。例如,开始导入的时候,我说: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继续到郊外去——(手一指板书,让他们齐读已经写好的课题),结果愣是读成了“春游”。而且不是个别人,还是一撮不小的声音。开局不利,让我心慌慌啊!我疑惑了半天,快速瞧了一下,没错啊,是写得秋游啊,何况第一课时已经教过了,怎么还会读错呢?

课堂里的不和谐还有好多好多,到后来,我也不知道是孩子们影响了我,还是我误导了孩子们。该读时书不拿好,不读时书死拿头。哎,失败失败。忐忑半天,懊丧了半天,后悔了半天,重演了半天,这半天真的不停在反思,究竟怎么了?

问题总结了很多:例如,钻研教材深度不够,只备课,不备人,忽视了孩子们的学情。我明明知道孩子们的基础与平行班级相比稍差一些;我也明明知道他们的习惯和我的要求是有距离的。可是急性子的我,还是选择了在这个日子完成我的“邀请课”,是我准备不充分,作为一个新调入这个学校的老师来说,是最大的错误。还例如,生字教学不够扎实。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可是由于时间分配不均匀,最后写字时有草草收场的嫌疑。

黑的绿的白的紫的你的我的他的她 谁的天空是绿的(2)

一来,心理素质较差的我,被孩子们影响了,乱了章法;

二来,教学设计得少合理。应该省出最后一部分的齐读课文的时间留给教学生字,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三,语言组织的贫乏。在环节与环节行进的过程中,缺少语言引导的趣味性。许多细节问题无法一一道来,总之一句话,教育之路漫长,我真要好好磨练,多锻炼才好。

总结了问题之后,我由最初对孩子的不解,到后来反思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冷静下来,想孩子的话。吃晚饭的时候,遇到朋友,我告诉了她这个事情。

她问我:那你问他,为什么天空是绿的了嘛?我愣住了,我只记得当初迫不及待要岔开这个话题,忘记多问一句:为什么你的天空是绿的呢?这需要多少教育机智才能做到呢?被她这么一问,我顿觉自己失职,也许就多了那么一问,课堂的不和谐就变成了精彩之处呢?原来所有的问题都只是因为我不够灵活啊?

黑的绿的白的紫的你的我的他的她 谁的天空是绿的(3)

经她一提醒,我想起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写一个小女孩画画时画了蓝颜色的树叶的事。也许我的那个学生眼里看到的天空就是绿的,像小草那样绿的生机盎然。为什么天空不能是绿的?只是因为我们就把这个颜色叫做蓝色,那个颜色叫做绿色了,如果换一下,绿色也是可以的。或者,天空也可以是黑的,因为这个世界到处是污染了;天空可以是黄色的,因为今天的心情有点不愉快。天空的颜色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心情而改变。

黑的绿的白的紫的你的我的他的她 谁的天空是绿的(4)

谁的天空是绿的?我的,他的?还是你的?我们的天空都是绿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我删除)

#教育听我说##教育叙事##苏州##居家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