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成就了后来的星爷(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1)

在当下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是一位香港明星,而且还是一位曾经专门演喜剧的“类型演员”,这似乎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但事实上,这一切合情合理。

虽然现如今有人戏称香港为“文化沙漠”,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它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二大电影产业基地。

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在这之前它被英国殖民统治了大约一个半世纪,但它的电影行业身上的“英国烙印”并不多。香港电影最初主要模仿的是好莱坞的商业娱乐片,而不是大不列颠的小资文艺片。

香港是亚洲的一个顶级大都市,市民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来自内地。而香港本身无法隐藏的草根气质与移民情结,自然也会深刻影响香港电影的品味与格调。正因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多数内地观众即使听不懂粤语,也照样会欣赏、喜欢甚至美化香港电影,会祟拜、模仿甚至神化那些港产电影明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批香港电影人北上,以及香港本地电影工业的衰落,我们反而愈加怀念那个逝去的港片黄金时代,纷纷沉迷于老电影中不能自拔。

时代更迭,新事物层出不穷,物质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容易,艺术却能历久弥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男演员”的获奖名单中,来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巅峰时期的明星,恰好占据一半名额,这足以说明,那时香港电影的辉煌是多么空前绝后。入列“十佳电影男演员”的香港明星中,赫然就有周星驰。

周星驰正是香港电影巅峰时期草根电影人中最杰出的代表,没有之一。尽管在漫长的从业生涯中,他只拿过一次金马奖最佳男配角、一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奖,但他留下的经典作品显然比大部分影帝、影后要多得多。他真正主演的电影虽然只有几十部,但其中至少有一半可以归入经典范畴。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放眼香港电影圈,有且只有他一人。

所有由他诠释的银幕形象,都几乎成了那一角色的天花板,让之前的表演黯然失色,令之后的明星压力彳艮大。苏乞儿、唐伯虎、宋世杰、至尊宝(孙悟空)……莫不如此。大导演王晶在《圆桌派》中说:“我估计这后面三十年,都很难有人追到他(周星驰)。"王晶没有任何必要恭维他,这也绝对不是溢美之词。

在香港,周星驰曾先后拿下八个年度票房冠军(包括一次四连冠),连续四次创造影史单片票房新纪录,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破4000万元、5000万元和6000万元的影片,都归在了他的名下。目前票房超过5000万元的十部港片中,有四部是他导演的,一部是他主演的。

在内地,他三次拿下年度票房榜冠军,将中国电影单片带入了“30亿”时代。

时至今日,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依然是各大影视平台的点播量冠军;他的影迷,从“50后”一直扩展到了“00后”。由此可见,在真正的经典面前,根存在年龄代沟一说O

“大话西游”系列、《功夫》等作品,早已超出了电影圈层,上升为全民热议的文化现象,众多网民日常使用的不少词汇、段子和表情包,都源于周星驰的电影。

随着香港电影的衰落,以及香港“东方好莱坞“地位的一落千丈,我们不难想象,像周星驰这样出身草根的“喜剧之王“,大概永远不会有下一个。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这显然并不是夸能词,而是略更让

II影者星驰:心中的火是不会媳的

人不可思议的是,偏偏是在世俗眼光中最不可能成功的他,走得最远。

曾几何时,有一则出自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之口的金句风靡全国:“一个人的成功,15%依靠专业知识,85%依靠人际关系。”如果这个说法是金科玉律,那么我们所知道的周星驰,注定连个四线明星都当不上。毫不夸张地说,80%以上的香港和内地演员,“情商“都比他高,朋友都比他多,路子都比他广,但偏偏是他,能比肩成龙和周润发,成为香港影坛的超一线明星;偏偏是他,已经从台前走到幕后十二年,其作品依然是国内各大视频平台点播量的第一;偏偏是他,作品至今依然被反复模仿、致敬,并且乐此不疲;偏偏是他,从一个电影明星上升为大中华的文化符号之一,其影响力早就超出了娱乐圈。

在最注重人情往来的国度,一个...

周星驰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只因他的表演天赋确实是绝大部分人不具备的。把一项才能提升到极致,当然无法保证你一定会成功,因为机会很可能永远不会接近你,但是,一旦站上了公平竞争的舞台,你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你只有像周星驰一样,跑龙套时就以专业的态度对待工作,而演男主角时也能毫不怯场,才叫本事。

拥有让别人取代不了的能力,当然离不了天赋,可后天的刻苦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更为重要。我们不能光看到周星驰在银幕上的光鲜和洒脱,却忽略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辛劳与寂寞。

大家都说周星驰的身体里依然住着一个孩子,他依然保持着不合时宜的天真、不切实际的认真、不识时务的率真。所有这些特质,普通人当然无法照葫芦画瓢,因为我们不是他,没有他的底气,更没有他的实力,但周星驰的心路历程,以及他的那些经典电影,一定会让我们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甚至有所警醒。

在不同年龄段看周星驰,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20岁看周星驰,好奇的是那样古灵精怪的创意,震撼的是那般收放自如的潇洒;

——30岁看周星驰,钦佩的是那坚韧倔强的处世态度,感动的是那无怨无悔的爱情信念;

一40岁看周星驰,欣赏的是那份看淡得失的从容,明白的是那般宠辱不惊的淡定。

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