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暴怒”是精神分析师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在1972年首次使用的一个术语。自恋者常常因为他人不恰当、不及时的行为/语言而大发雷霆。

自恋的人在感到受威胁时,就会出现自恋暴怒的行为,这些行为有时候是极度开放的大喊大叫,甚至是暴力的行为,有时候也会以消极的方式(例如沉默冷战)维持其攻击性。自恋的人往往会想方设法让你难受、让你痛苦。

斜杠青年陈忱(心理学之自恋暴怒)(1)

被自恋暴怒的人攻击,从来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您尝过自恋的暴怒的攻击,就会知道这有多吓人,这是因为:

你不知道他们为何如此生气?

自恋者的自我感知相当脆弱,当他们觉得自己受到威胁后,就会采取极端的暴怒反应,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会触发他们的自恋暴怒。这些暴怒行为瞬间发生,完全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暴怒行为。

自我感知在自恋暴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恋者的感知范围非常狭隘,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状态。他们的世界永远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空间。和他们在一起,你要分外小心,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又是如何打破了他们的自恋泡沫,直到他们的尖叫和怒吼震得你头脑嗡嗡作响时,你依旧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斜杠青年陈忱(心理学之自恋暴怒)(2)

他们的暴怒强烈而又极端;

“自恋创伤”是指一个人自恋的根源。也就是一段(或多段)让他们感到羞耻或受伤的经历,他们将这段经历埋在内心深处,并且认为自己因此而蒙羞,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们一辈子都沉浸在炫耀自己的虚假幻想之中,这些宏大的自恋泡沫,只是用来掩饰自己的弱点。

当你的行为、言语和他们的创伤有那么一丝的联系的时候(甚至是在毫无联系的情况下),脆弱的自恋者会杯弓蛇影、捕风捉影的认为你是在含沙射影,他们突然觉得极度羞耻,就像早期受创伤时体会到的羞耻、伤痛和无助一样。

这就像是有人撕开了他们没有愈合的创口,并且再次被刀割一般。这是他们心理的痛,心灵的创伤。这就是他们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和极端的原因,暴怒是一种过度的保护,是极端敏感的无意识行为。

自恋暴怒也是一种战斗行为,因此,他们根本不太在乎(如果他们在乎的话)他们的暴怒言行会给你造成怎样的伤害。这些伤害可以是公开的攻击,也可以是极具破坏性的被动攻击性反应。他们对你大喊大叫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该这么做。

自恋的来访告诉我,“我讨厌那些瞻前顾后的人。我会立刻大吼大叫,让他们按照我的要求行事。”

斜杠青年陈忱(心理学之自恋暴怒)(3)

自恋暴怒的人不明白自己如何才能圆滑的应对冲突,也不会知道体谅别人的情感是怎么一回事,更不会在意和别人发生剧烈的冲突。

能做什么?

反驳只会引火上身。在他们看来,你不仅在威胁他们(让他们觉得不安),而且还不尊重他们虚妄的自大,质疑他们的权威!

解脱之道在于慈悲心,在于同理心,您可以共情式的向他们发送慈悲。

首先想到的的是,他们曾经遭受的创伤如此之重,以至于过度警觉、过度保护自己,所以才会误解你无心的一句话,他们也因此受到了伤害,此时的你,就是一个罪人(尽管你是原初创伤情景中的加害者的替身)。

所以,哪怕是多说一句话,都不具意义。

当他们的创伤再次激活的时候,他们没有能力倾听,更不用谈理性,为了保护仅存的自恋,他们成为了操纵者,他们操纵你和他们的关系,把你推到一个让他们感到受伤境地。也就是说,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加害者,你正在伤害他们,他们的暴怒行为是“正当”的防卫,因此,您完全没有理由做出任何回应和回击。

斜杠青年陈忱(心理学之自恋暴怒)(4)

您可以留下来,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也许,可以向他们道歉,以此来安抚他们。这的确很难做到,或许心理咨询师可以挣扎着向他们道歉。

如果您身边不幸有位自恋暴怒的亲人,这意味你和她之间的关系特别虐。

如果你身边的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你唯一的选择就是避开他们,回避他们无法控制的暴怒。如果你深受其扰,并且需要帮助和支持,请找一位心理咨询师倾诉你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