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时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1)

莫言

可以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源于故事。

从古至今,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先辈们用妙笔生花的智慧创造出博大瑰丽的故事世界,我们徜徉其中,释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没有人能离开故事,从呀呀学语幼儿的睡前童话,到乔布斯的精彩人生,从大火的《少年的你 如此美丽》到闻名世界的《一千零一夜》,无论是经典的中外名著,还是隔壁老王对你八卦的小事,我们每天都与故事密不可分。

聆听故事,创造故事,被故事影响,可以说,故事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大家都喜欢听故事,但讲故事的技巧你会吗?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2)

阿拉丁神灯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

深以为然。

小时候书籍极度匮乏,记不清从哪儿得到了一本破烂不堪的《西游记》,是繁体竖版的,我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易碎的纸张,生怕漏掉一个字。连蒙带猜沉浸在孙大圣上天入地战胜妖魔鬼怪的神奇故事里。

放学后,我每天把读过的故事讲给同学听,那段时光也成了我们最快乐记忆。通过讲《西游记》故事,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惊喜的变化,通过讲故事,我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还得到过那个年代很珍贵的小零食。

一路走来,读书听故事与我息息相关,但大多是顺其自然,从没有认真思考过讲故事的内涵。直到读了安妮特 ·西蒙斯的《故事思维》,才对故事有了全新认识。原来故事不仅仅是简单的讲述或聆听,你还要有故事思维才行。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3)

安妮特·西蒙斯是第一个将故事思维运用于商界的人,她开创性地提出用讲故事来加强商界沟通,提升企业及个人影响力,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如何讲好故事,怎样建立故事思维,就是这本书重点要告诉我们的。

01、当你想影响别人时,故事比直白来得更亲切,更有力量

什么是故事?

在人的头脑中,以情感为线索串起来的事实,便是故事。

听众沿着这个线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用故事影响别人思想的过程。

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直接和领导、同事、伴侣讲述某些事情的真相,他们一般很难接受,很多时候,直白会引起别人的不快。

有一个公司的工程设计师想做业内老大,所以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经理认为应该把资金重点放在市场开拓上,他希望工程师们能把精力放在现有产品的优化上,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

这位老总用讲故事的方式,委婉地向工程师表明了自己的意见。他是这样说的:俗话说的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话当然没错,但还有一句大家可能没听过,那就是,第二只老鼠能吃到奶酪。因为第一只老鼠被夹子夹死了。

我可不愿做第一只老鼠,我可以等一会儿,为了美味的奶酪。

接着,他把话题引到了当前的问题上:客户不愿意技术发展太快,不希望自己才用了两年的系统就落伍了,开发前沿技术,其实就是一场豪赌,失败了就万复不劫。

我希望,我们公司能做一只聪明的老鼠,善用手中的资源,第一就让别人去做吧,我们做第二只老鼠好了。

老总没有发号施令,但给了工程师一个信号,不做让企业生命受到威胁的事,改变思路和做法,把精力放在打造现有产品上更现实一些,追求新奇会浪费太多时间。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4)

领导展示威严,下面的人也许表面会服从你,但实际上并不情愿完全配合你,反而会带来阴奉阳违的弊端。此时,讲个故事,效果会更好。故事表达了对别人的尊重,传达的是你的委婉的要求而非命令。

上周的部门会议上,部长对我们的工作效率很不满,他要求我们适当学学996工作法,不要一下班就急着回家。会后,我跑到部长办公室对他说:你这个决定肯定行不通。领导白了我一眼: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管好你自己!

直白往往碰壁。

所以,当你想影响别人时,讲故事是最有力最亲切的工具。

故事是你的思想烙印,却可以对他人产生影响,进而改变他们的做法。

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往往习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认为这样才有说服力。实际上,通过讲故事,能很快吸取别人的注意力,让他人融入故事当中,产生共鸣,这就是故事的力量。

02、讲好一个故事,光靠语言还不够

安妮特·西蒙斯告诉我们,讲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赋予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事实以温情,可以触及最有心机、最强硬、最敌对的人心深处的柔软所在。

你知道人们听故事时能听进去多少吗?据统计,听众大约只能听见15%的词汇。剩下的信息,他们会从表情、姿态、手势、着装、眼神、语气、步调等方面获得,甚至从讲故事者自己都不注意的细节解读,比如他们使用什么笔和他们的发型等。

为了让故事直达人心,你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让手势说话

用手势辅助讲故事,可不是让你用夸张的动作搞画蛇添足。事实上,越细腻的手势,越有说服力。你可以用手势画出心中的创意,让听者勾勒画面轮廓,就像老戏骨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那样惟妙惟肖。

脑海里的画面清晰,手势才会自然,才会为故事增添魅力。

2、表情能超越语言

婴儿能秒懂妈妈的表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据调查,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感,比其他任何形式的传达都要深刻。

提到憨豆,我们眼前会出现那个汇集了狡黠、得意、沮丧、愤怒等表情的喜剧演员形象,让人忍俊不禁。表情让我们不需要语言就能表达喜怒哀乐和爱,它是一种能超越语言和文字障碍的沟通渠道。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5)

憨豆

表情的拦路虎是什么呢?是内心的沮丧和无望,它们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你的表情。

想讲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你就要真正了解故事蕴含的真实情感,面部表情才会生动有朝气。丰富的表情能大大提高你的故事效率。

如何运用好面部表情,可以尝试这样的练习:

把自己讲故事的样子录好视频,回放时关掉声音,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有何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改进。经过反复训练,你的表情将会越来越到位。

3、沉默其实是加强音

故事的节奏很重要,短暂的沉默和适时的停顿,会把听众的胃口吊起来,让接下来的故事更有渲染力,更意味深长。

沉默的时间要恰到好处,太短了,会生硬打断听众的意犹未尽,太长了,听众已经走出了情绪,你还在沉默,那就太二了。

很多时候,千言万语不如沉默有力量。

4、语气是好故事的灵魂

从开场到结束,语气是讲故事中唯一贯穿始终的工具。手势、表情、身体语言和遣词造句都要借助语气表达出来,语气可以轻易改变你要传达的信息,让你的故事散发出令人心仪的味道,这种味道只有丰富的情绪才能酝酿出来。

所以,在讲故事前最好先把情绪调整好。积极的语气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装腔作势的语气和夸张的手势,只会让你活脱脱像个传销者。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6)

记住,你的语气能出卖你的真实情感。

小结:在故事中投入真实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讲出故事,不被条条框框束缚,真实展示自己,带听众走进你的故事里。

没有瑕疵的生活是虚假的,同样,有缺憾的故事才能打动人心。

03、讲故事需要把握的关键4步

1、找到故事诱饵

你钓不上来鱼,不会怪鱼不往这里游吧,你肯定会换鱼爱吃的鱼饵。你的故事就是诱饵,人们想要什么才是故事的关键。

我的闺蜜对我说:我想要1000万元。

我问她,原因?

我就不用再为别人工作了。

原因?

我不喜欢别人对我呼来喝去。

所以,闺蜜想要的不是1000万,而是个人自由。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7)

你只有将别人的愿望解剖到核心,才能挖掘出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果故事接近了需求的核心,无疑你找到了好的诱饵。

2、你的故事有人情味吗?

新媒体时代,人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数据和事实随手可得,铺天盖地的信息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背后的真正含义,用故事来解释真相,打动听者,吸引他们的关注才是王道。

假话让人反感。如果有人跟你说,我付出百分之百精力工作。这话听起来好假,因为他否定了人的复杂性。如果他说,我百分之百地努力工作……,可能80%的情况下是这样。这会更符合人性。

讲一个有人情味的故事,不是高大上的说教,而是如何发掘生活之真义。

过分展现理性并不是一个好的讲故事者,听众最看重的部分是人性。人是复杂的矛盾体,慷慨和吝啬,风趣和严肃,暴力和仁慈,高兴和悲伤,都可能存在于一个人身上,这样才会让人看起来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8)

当我们发现一个伟人还留着儿时的泰迪熊,他的形象就会变得更有人情味,也更容易产生亲切感。

五代十国乱世中,吴越国的缔造者钱镠,是怒射钱塘大潮的海龙王,他的王妃吴氏每年春天要回临安娘家。有一年春天陌上花已开,王妃还没回来。钱镠给妻子写信说: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人情味多么十足的画面啊。

故事混杂着生活真相和神秘,这就是我们共同的人性。

3、你不是英雄,不要自视高人一等

讲故事的目的是影响别人,亲和力最容易让人接受,任何清高自大的态度都是对别人公然的不尊重。把自己当英雄,后果有两种:让人反感和让人产生依赖感。依赖感是成功的表现吗?不,你只是得到了一群盲目的追随者,狂热的信徒,有主见的人会远离你,你会失去更多的听众。

用表情夸张的“故事腔”讲故事会让人受不了。将听众当小孩,靠你指点迷津显得很幼稚。哪怕讲童话,也要保持平等态度,这是对听众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严。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9)

4、用故事为事实加分

A·S拜厄特说:“事实就像一个口袋,空空的口袋是立不住的;若要立住,必先装入产生事实的缘由和情感。”

事实犹如珍珠,故事情节像丝线,把事实串成项链,故事让事实有了生命,变成了活生生的东西。

想要说服别人,摆出一大堆事实与数据,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你不妨讲个故事,把事实加进去,让事实有了意义,再分享给他人,否则人们会用固有的故事来反驳你,歪曲你讲的事实。

如果没想出好的故事,可以先把事实留着,等找到恰当的故事时,再把事实抛出来。

故事赋予了事实生命。

04、故事思维技巧如何培养

我们在运用惯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时,会把情感因素和有趣因素一并剔除,同时也把故事剔除了,所以,我们在惯性思维之外,还要加上一个故事思维。

故事思维是主观和敏感的,是自发展示给听众的,是基于真实的人生经历而来的,故事思维会帮你走出客观思维的惯性区域,步入主观体验之中。

故事,是随着情感起伏不可预知的,约束和控制只能破坏故事,急于求成也会让故事失败。

掌握了故事思维技巧,能显著提高你对故事的敏感度及复述能力。

故事思维可以从这几方面培养:

故事就是无尽的资源

好故事从不急功近利

波折和有偏差的故事更可信

只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就好

人情世故会给你启发吗(你会讲有人情味的故事吗)(10)

出色的故事大师从不刻意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听从你的本能,尊重你的情感,倾听有意义的故事,这些都将指引你走向故事思维。

安妮特 ·西蒙斯的《故事思维》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思路:想取得信任,需要故事维系,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能激发人们对你的信任,燃起听众对你的希望。

人们更重视自己得到的结论,他们只相信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人们一但将你的故事当成他们自己的故事,那你就挖出了信任的强大力量。

复杂世界,故事为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