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历史进入到1949年,穷途末路的蒋介石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共产党即将赢得全国性的胜利。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联名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迅即发起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

仅仅两天的时间,解放军就一举突破蒋军吹嘘“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向祖国江南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最终没有实现修改病句(最终未能实现的伟大战略构想)(1)

百万雄师过大江

没有人会知道,这时已有一封长信摆上了毛泽东主席的案头,并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信件的主人是杨杰将军——曾任国民党陆军大学校长的一位杰出的战略学家……

杨杰字耿光,白族人,祖籍云南大理,是国民党中当之无愧的元老级人物。

杨杰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兵法,通晓战策。远在护国战争时期即以卓越的战功荣任陆军中将。

最终没有实现修改病句(最终未能实现的伟大战略构想)(2)

杨杰将军

杨杰将军积极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北伐战争期间就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是中共的忠实朋友。

在蒋介石统治时代,杨杰因为积极宣传抗日,反对内战,被一心搞独裁的蒋介石视为异己分子并由疏远而渐至打击迫害。

1949年6月,中共中央电邀正在西南地区做策反工作的杨杰北上,进京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但杨杰因手头事务繁忙而回电要求暂缓离滇。

在此期间,对时局有着深刻分析的杨杰将军从一个军事理论家的角度出发,亲自给毛泽东主席写了这封长信……

最终没有实现修改病句(最终未能实现的伟大战略构想)(3)

杨杰将军

在信中,杨杰向毛泽东提出了先定台湾、海南,后下四川、新疆的战略构想。

杨杰陈述的理由是,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已是强弩之末,夺取大西南、大西北易如探囊取物。如能首先集中兵力拿下台湾和海南,则对内可一举切断国民党集团的海上退路,以瓮中捉鳖之势将其彻底消灭;对外可预防国际风云突变,粉碎美国可能的海洋阴谋。

不能不说,这位中国近代著名的战略家提出的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战略构想。果能实现这个目标,则整个新中国的历史将被改写,就不会有1950年不期而至的朝鲜战争导致的那一段被将军不幸而言中的历史,更不会有台湾这个中国人民至今都抹不掉的伤痛……

最终没有实现修改病句(最终未能实现的伟大战略构想)(4)

宝岛台湾

事实上,在毛泽东的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渴望早日实现全中国的彻底解放。只不过由于受到严重匮乏的海战物资条件的限制,台湾的解放注定不是杨杰将军希望的从速,而只能是从缓。不久后的1949年10月,横扫中国大陆的解放军战史上唯一的一次折戟金门就印证了这一无可奈何的现实问题。

并且,对大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美国已经失去丝毫信任的毛泽东,出于与杨杰将军一般无二的担忧,早就对彻底实现祖国的统一产生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以至于在渡江战役发起之前,中共高层就曾经作出预防美国干涉的战略部署。

最终没有实现修改病句(最终未能实现的伟大战略构想)(5)

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

毋庸讳言,作为一个雄视古今的军事大家,毛泽东极其欣赏杨杰将军的战略眼光,比谁都认同其精准独到的见解,但他也比谁都清楚完成这个计划那种一时无法克服的难度……

杨杰将军这个杰出的战略计划令蒋介石感到了莫大的恐惧,他明白,此计一旦付诸实施,他和他的国民党集团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恨之入骨的蒋介石咬牙切齿地向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除掉杨杰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最终没有实现修改病句(最终未能实现的伟大战略构想)(6)

蒋介石

1949年9月19日晚,辗转香港、准备赴京参会的杨杰将军,被丧心病狂的国民党特务暗杀于香港轩居道寓所内,终年60岁。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政协委员、爱国民主人士杨杰将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