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爱心树绘本(复杂的绘本简单读)(1)

《爱心树》,这个故事看了好多次,几次提笔,但感觉很难下笔。在我的读后感中,感动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无以言表的复杂。这个故事的文字比较多,虽然读得是双语版,但想来孩子们阅读时难免会有难度。特别的是这个故事包涵的意义,非常丰富,可挖掘的东西极多,很多表达的东西已经超过了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但故事终究首先要讲给孩子们听,所以,我还是尽力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我的阅读认识。

怎么读爱心树绘本(复杂的绘本简单读)(2)

一个贪得无厌的孩子,一棵不断给予,却永远快乐的树,组成一个温馨的故事,略带哀伤的感动,慰藉人们的心灵。爱心树的英文 “The Giving Tree”,顾名思义是牺牲奉献的意思。树并未因为男孩的予取予求感到难过,即使后来只剩下残干的他,是那么凄凉孤寂,但当男孩回到他身边时,树竟是满欣喜乐将自己奉献给他,给他一个安静的歇脚处,这样的喜悦比起男孩小时在树上刻的 “M.E. T.”那些甜蜜文字,更令他感到真切舒心。

初读这个故事,我们把树的象征意义解读为——母爱,因为我们都熟知也都有体会: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当我们随着整个故事直到最后,——苹果摘完了、树枝砍光了、树干砍断了,树只剩下了树桩,树还是那句“树很快乐(and the tree washappy)”,他的快乐是那个被唤为男孩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坐在树桩上,此时,又有几个人能不感动呢!

怎么读爱心树绘本(复杂的绘本简单读)(3)

有位小学生在听完老师讲这个故事后,这样写下了日记:听完这个故事,我很感动,但也生小男孩的气,感动的是大树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小男孩,满足他的各种要求,觉得非常快乐。可气的小男孩只知道找大树要这要那,却一点也不知道爱护心疼大树。这棵爱心树就像我的妈妈,她一直精心地照顾我,当我不高兴时,妈妈陪我聊天,关心帮助我;当我开心时,妈妈陪我读书、做游戏,让我更加开心快乐;当天气变化时,妈妈及时为我增减衣服、鞋袜;当我生病时,是妈妈细心照料我……妈妈还每天变着花样给我做饭菜,让我健康成长,使我想起了孟郊的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怎么读爱心树绘本(复杂的绘本简单读)(4)

是的,《爱心树》的故事是个让三岁孩子都能读懂的故事,它让我们想起我们的母亲,父亲,那些没有怨言、有求必应地爱着我们、为我们付出的亲人。我们都会独自反思:在索取的同时我们付出了吗?我们是否一直在感恩、尽孝、回报?

因此,先为这个绘本故事写几句诗:

你长着,生出青色的果实

你长着,伸出曼妙的枝杈

你长着,叶盛如云,风动影舞

你长着,最爱的他也长着

你的心里刻着 (心)

他,带给你春天,嬉戏和快乐

他长着,摘走你的果实

他长着,砍光你的树枝

他长着,砍断你的树干

你啊,还有那风烛残年的树桩

让他休息,

你的心里刻着 (快乐)

怎么读爱心树绘本(复杂的绘本简单读)(5)

讲述到此为止。我们再反转一下,问几个问题:

那个小男孩,长大、直到变成一个驼着背的老人,在书里他始终是“boy”,他真的长大成人了吗?

而The Giving Tree,这棵树,付出了果实、树枝、树干,就连那一截树桩,也心甘情愿地付出,其意义在哪里呢?

再问下去,这样付出,是对,还是错呢?

若是孩子,我们反思一下怎样做那个小男孩?

若是父母,我们反思一下怎样做那棵树?

很多故事,最后都是一句: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故事读来带给孩子美好的梦想,幸福的想像。有这样一本《爱心树》很好,故事不总是有个圆满的结局。宝贝听了这个故事,会甜甜地亲亲自己的妈妈,表示感谢;再大一点,他自己读这个故事,会回想妈妈为自己做的事,内心生起感恩和惦记;再大一点,他如果还能翻开这本书,他应该会问:这个小男孩为什么总是一回来就要大树给他东西,而且总是很不开心?大树是不是应该用另外的方式爱那男孩,或许还能有自己完整美丽的树荫?

怎么读爱心树绘本(复杂的绘本简单读)(6)

最后还想介绍一下:这本书真的很美,黑白图画,大片留白,构图精简,文字如歌咏,读来如轻风吹过山岗,散漫灵动,又如夜深时的月色,薄染满地感动。有人评论,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在这本书中体现了他作为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所拥有的奇异的天真,单调的丰富。我赞!

怎么读爱心树绘本(复杂的绘本简单读)(7)

官方点的建议是:适合幼儿园大班、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但对这个故事的多种解读,其实建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读读这个故事,从母爱、友情、感恩、成长不同节点,让孩子有一点故事之外的思索。而我,在读完这本书,对比其他绘本,《爱心树》的文字算是比较多的,有点戏谑,又有点心酸,成年人的世界,这棵爱心树其实就是我们一生中那些给予过我们、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是我的父母、我的老师、我的朋友、还有些勿勿的过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