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古代指传说中有角的小龙,也有人说是没有角的幼龙。而虬角被收藏者戏称为“扎角”,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用秘法将海象獠牙染色、加工后的成品,虬角的断面呈脑状,密度大,有一定的手感和质感。但海象牙纹理粗糙,不适合制作雕刻精致的大件物品,经常用来制作印章等小件物品。

如何判断清宫玉器(失落的清宫绝技)(1)

虬角的命名方法延续了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传统思路,即: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虬角(qiú jiǎo)在清代又叫做虬角(qiú júe)或“秋厥”,谐音是求官求爵。象征着古人对理想生活和仕途的美好期待。但由于材料昂贵、制作周期长,在民国时期,拥有一件虬角制品也是身份的象征。

如何判断清宫玉器(失落的清宫绝技)(2)

今天,一位藏友分享了自己珍藏的一件虬角制品。这件虬角饰品通体葱绿色,经过专家的初步鉴定,是古法染色,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早在三千年前,海象牙在北冰洋附近的俄罗斯楚科奇就已经作为装饰物存在,而染色技术在我国也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当这种异域材料与中国传统技术相结合,就产生了虬角这种艺术品。南北朝时期的古籍中就发现了对海象牙的记载;明朝时期,西伯利亚将海象牙作为重要的贡品送到国内。

如何判断清宫玉器(失落的清宫绝技)(3)

俄罗斯楚科奇族人海象牙作品

清代中晚期,犀角来源日益稀少,为了满足皇家使用,就以原材料比较多的“虬角”来替代,经过秘法染色并雕成一些小件器物,作为文案陈设或贵族日常把玩品。但这种虬角的染色工艺被清朝的造办处所垄断,民间不允许制作。随着清朝的灭亡,这种工艺流传到了民间,不过依然只有极少数的工匠才会,目前几乎已经失传。

如何判断清宫玉器(失落的清宫绝技)(4)

虬角海上仙山

这件虬角海上仙山摆件出现在2007年的保利拍卖会上,是乾隆盛世时耗工费时、不记工本的佳品,最终成交价达到了五十万。其制作难度不在于雕刻,而是更细微、更耗费人力的磨工。如果用放大镜看,会发现它的每个细小颗粒都用特制的工具打磨成形。牙雕海浪纹底座与虬角山子构成一体,看起来有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那么,虬角有哪些特点呢?

1.颜色漂亮

虬角的颜色丰富,除了我们上面看到的和翡翠极为相似的绿虬角以外,还有玫瑰红、正红、紫色、肉色、粉红色、靛蓝色、天蓝色等。当然,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翡翠绿色虬角。

如何判断清宫玉器(失落的清宫绝技)(5)

雍正·虬角葫芦形笔掭

2.工艺考究

和金银、玉石这些物品不同,虬角要经过极其复杂的染色过程才能成为真正的工艺品。虬角的上色工艺十分考究,染色只能用最天然的材料,为了达到最好的色彩效果,其染色的周期通常长达三四年。而经过这种特殊染法的虬角,还会永不掉色,颜色自然、华美。

如何判断清宫玉器(失落的清宫绝技)(6)

清·虬角楼阁人物图鼻烟壶

3.纹路独特

由于海象牙内部复杂迂回的结构,加上高超的染色工艺,让虬角的纹路形似大脑,故此得名“脑纹”。这种脑纹,几乎成了虬角的身份标签。

如何判断清宫玉器(失落的清宫绝技)(7)

清·虬角双龙纹带扣

4.数量稀少

虬角的染色工艺在当时专属于宫廷,加上其原料稀缺,即使之后工艺流入民间,也极少有人会。到了民国中期,这些为数不多的手艺人相继离世,这种染色工艺也就失传了。

如何判断清宫玉器(失落的清宫绝技)(8)

清·虬角烟嘴

由于人类大规模地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很多海象的栖息地受到污染,分布区逐渐缩小。相反,随着需求量的不断上升,海象的生存境遇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虬角制品的量非常少,而绝大多数流传下来的也都是烟斗、珠子之类的物品。

艺术品鉴赏古玩收藏说到底就是对美的物品的追求,虬角尽管珍贵而漂亮,但并不提倡大家进行买卖和收藏。

一方面作为稀有动物制品,虬角虽然没有被列为违禁品,但也可以预见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虬角,特别是绿虬角,很多都是一些无良商家使用强酸性溶液将骨头等物品“洗”出来的“毒绿球”,而大多数普通藏家对此都无法正确辨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