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若梦入夜来(沁语时光过素朴镇)(1)

小镇若梦入夜来(沁语时光过素朴镇)(2)

小镇若梦入夜来(沁语时光过素朴镇)(3)

昨日,驱车省城,半道整修路面,造成人为拥堵。两面来车形成长龙,绵延十余公里。空等无聊,便转车回头,行数华里寻得一匝道,匆匆驶出。离开长龙阵,车似烈马脱缰,任凭东西;心也如羁鸟出笼,随意南北。车欢人喜,“马蹄生风”,虽入小道,崎岖坎坷,也觉神清气爽,好不惬意!

小镇若梦入夜来(沁语时光过素朴镇)(4)

毕节至省城,必经索风营。此地几年前就建成一发型水力发电站,但常历门首,从未光顾。崎岖小道尽头,便是索风营电站。峡谷中蜿延曲折之六广河,被高高的大坝拦腰截断,形成宽阔的一个湖泊。水静犹如碧鉴,水深实难丈量。抬头望去,峡谷之上,清晰可见连接两地(东为贵阳西毕节)的六广河大桥。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老人家的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极目远眺,青山相连,直至天外,流水弯弯,隐没烟波。正如王安石描述的那样: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小镇若梦入夜来(沁语时光过素朴镇)(5)

车过索风营,沿河畔沙路,驶进黔西县的素朴镇。素朴地势较为平坦,街道规划明晰,布局简单,笔直主道两旁尽是粉墙褐柱、木窗挑檐的仿古黔西北民居楼房。这里号称乌蒙山区第一镇,兴许缘于其地处毕节乌蒙的东大门吧!

小镇若梦入夜来(沁语时光过素朴镇)(6)

素朴镇,愚早有耳闻,不因其经济发展,也非为乌蒙门户,乃因与明代一大儒牵连所致。此大儒便是王阳明先生也!走近阳明广场,先生高大的塑像便令我肃然起敬。明正德年间,阳明先生谪贬至贵州农场(今之修文)。在此地,他潜心悟道,研创心学。时踞黔西的水西彝族首领安贵荣,在灵博山修建纪念彝族祖宗的象祠,便邀请阳明先生为象祠作记。阳明先生欣然前往,途径六广河,见高峡绝壁,河水悠悠,诗兴大发,展纸命笔,一首《六广晓发》,立船而就: “初日瞳瞳似晓霞,雨痕新霁渡头沙。……” 此诗与到水西后写成的《象祠记》至今为天下人所传诵: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小镇若梦入夜来(沁语时光过素朴镇)(7)

未曾想,偶然堵车,择僻而行,却驶入了不易亲临的文化胜地,哈哈!不枉此行也!

小镇若梦入夜来(沁语时光过素朴镇)(8)

编 辑:张慧云

审 核:郭 钰

作 者:朱天训

投稿邮箱:sgajxck888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