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8岁的意大利情色电影大师丁度·巴拉斯认为,只要还保留分级委员会的干预,就还谈不上彻底废除审查。

意大利文化部4月5日宣布颁布一项彻底废除电影审查制度的新法令,这意味着政府将无权再因为道德、宗教、政治等方面的原因限制一部电影的上映。

“艺术家们将获得更大的自由。”意大利文化部长达里奥·弗朗切斯基尼(Dario Franceschini)在一份声明中宣布,“电影审查制度被废除了。国家对于艺术家们的控制与干预系统已告终结。”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理解(意大利废除电影审查制度)(1)

意大利文化部在twitter上发布的声明

取而代之的,则是电影分级制度,电影发行商将有权自行根据目标观众的年龄段对影片进行分级。法令设定了四个等级:适合所有年龄层、6岁以下儿童禁止观看、14岁以下儿童禁止观看、18岁以下青少年禁止观看。

电影分级标准仍然将受到官方的控制。意大利文化部将在电影司下设立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负责审核电影经营者自行分级的正确性。新设立的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将由意大利国务委员会前主席亚历山德罗·帕诺(Alessandro Pajno)担任负责人,其成员共有49名,包括电影界、青少年教育和保护、社会传播学、动物保护组织等领域的专家。

根据《视相》杂志报道,意大利文化部的这项新法令,相当于正式废除了起始于1913年的电影审查制度,但此举的象征意味大于实际价值,因为实际上意大利政府近年来早已不再动用审查权力。2016年,意大利的新电影法已经规定要用自行分级来取代审查制度,而文化部如今的新法令则是明确了由官方分级委员会来进行审核的具体执行方式。

意大利文化部发起了一个名为“电影审查”的永久性在线展览,向公众展示了自1944年以来,意大利曾禁止过247部意大利电影、130部美国电影和321部来自其他国家的电影上映,还有超过1万部电影,曾被要求删改后才能上映。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的《索多玛120天》(Salò, or the 120 Days of Sodom)是最知名的意大利禁片之一,曾于1976年被政府禁止上映。这部名作刻画了由纳粹德国扶植的傀儡政权意大利流亡政权的黑暗场景,全片充斥着血腥和暴力,段落结构借用了但丁的《神曲》,分为“地狱之门”、“变态地狱”、“粪尿地狱”、“血的地狱”四章,在很多国家都被限制上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理解(意大利废除电影审查制度)(2)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颇具争议的《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也曾是禁片之一,由于有很多限制级情色场面,1972年上映之前就被审查机构“盯上”,大部分拷贝都曾被下令销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理解(意大利废除电影审查制度)(3)

《巴黎最后的探戈》剧照

而最近一部引发审查争议的电影,是1998年的喜剧片《活过两次的托托》(Toto Who Lived Twice)。这部电影里展现了关于强奸、恋兽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场景,惹怒了传统的意大利天主教徒们,最终被审查制度限制上映。而电影片方对此提出了上诉,引发了舆论激烈的辩论,也被视作是引发电影审查制度被取消的导火索。

很多意大利电影行业人士都向媒体表达了兴奋之情。意大利01电影发行公司负责人路易吉·洛尼格罗(Luigi Lonigro)表示:“电影行业一直在大力推动这个跨时代的变化,我们将要迎来自我监督的时代。”

导演普皮·阿瓦蒂(Pupi Avati)告诉法新社:“(自行分级)是一种自律的规定。我们已经足够成熟了。”他1976年执导的电影《博尔代拉》(Bordella)曾经遭受过电影审查的干预。

不过阿瓦蒂也指出,颇为微妙的是,“禁片”其实对于电影人来说也不全是坏事,某种程度上堪称吸引观众的诱饵,“禁令使得电影更加诱人,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带有色情主题的电影。”

与此同时,仍然有一些电影人对于电影分级委员会的设立感到不安,尤其是目前看来这个委员会里仅有少数具有电影专业知识的成员。欧洲知名电影网站Cineuropa的评论文章称,一些制片人担心未来将会与委员会成员产生冲突,那么政府审查机制会变成委员会自我审查机制。

今年88岁的意大利情色电影大师丁度·巴拉斯(Tinto Brass)是一名自由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他拍摄的30部电影中曾有29部受到过审查干预,一辈子都在与电影审查制度做斗争。在他看来,意大利并没有实现“彻底废除审查”,“只要还有一个分级委员能够决定作品的分级划分,即使只是根据年龄分级,但那也意味着审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为来自权力机构的审查与干预机制仍然还会继续限制艺术家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