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心态,对于一个人做事的成功与否到底重不重要呢?还是你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心态只起到很少的作用?

不要急着回答,先来看一个故事。《圣经》中有记载:

摩西在上帝的指引下,带领以色列民族渡过红海,居于旷野之中。

在此期间,摩西曾派会众12人进入一个名为迦南的地区一窥究竟。这12人在返回复命时,有10人反馈的情报非常消极,他们说:“居然在那里的异族太强大了,简直不可侵犯,如果我们贸然进入迦南地,一定会未战先败,所以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再那附近出现!”

而另外2人,迦勒和约书亚却满怀信心地强调:“我们窥探时途径之地是极美之地,那里是流着奶与蜜的沃土!”并且他们极力主张向迦南地区进军。

结局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以色列民族最终成功地进入了上帝为他们准备的美丽土地——迦南。

故事尽管是故事,但反映出不同心态的做事方式,一种是“进取”,另一种是“逃避”。进取的心态是一种“接近挑战的心理”,而逃避的心态则是一种“远离挑战的心理”。

拥有进取心态的人注重回报,他们将热情倾注在某事而获得的回报上,并对此狂热不已。相反,具有逃避心态的人,则更在意失败的可能性,担心稍有不慎,就会遭遇失败,因此对于这种人而言,较之回报的多少,更能影响他们的往往是失败所带来的挫败感。

换言之,逃避成性的人,更注重保护自己的心理感受,从而不敢轻易挑战困难,也从不考虑通过什么方法去赢得成功的喜悦,然后只能在彷徨无措的焦虑中选择彻底地保护自己。

心态的不同,导致我们做出的选择也会不同。当这些选择不断叠加,那么最终带来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了。

但是,这只是表面原因。

关于心态决定一切的感悟(为什么说心态决定命运)(1)

为什么心态对于成功做事会有决定性

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华氏50度是摄氏多少度?

如果你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能不能说你蠢呢?不能,毕竟你只是缺乏相关的知识而已。

而如果你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当然会称赞你“有学识”,但是并不会认为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因为类似这种问题都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只要学过相关的公式,然后套用到上面转换,那么任何人,包括小孩子都能够轻易回答出这个问题。

这种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数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将其称为“结构化问题”或“明确界定问题”

然而与之相反的是,那么没有明确答案,更多需要通过我们个体的认知和判断才能做出解答的问题,则被称为“未结构化问题”或者“尚未界定的问题”

诸如“美国有没有必要跟中国打贸易战?”或者“情侣之间,谈恋爱到什么程度才适合结婚?”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明确、也不固定,在考虑这些问题时,每个人心中都会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观点。可是由于每个人对问题的认知都不尽相同,所以在问题的答案上,都会存在不同的意见。

因此,怎么去对待这些问题,不是靠某些公式、定律或者法则,而是靠我们的心态

如果我们对待婚姻有一个乐观的心态,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得到一个“当两人对婚姻都有共识时,就可以结婚”的答案。但如果我们对婚姻存在一个恐惧的心态,那么我们得到的答案就会截然相反,不认为有结婚的必要。

正是这种“模棱两可”的事情,充斥在我们周遭,而这些事情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需要依靠我们的感官体验以及自我感受进行判断,所以心态就在其中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了。

一直努力工作,我们会不会有机会发达致富?没人知道,那你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这个问题,还是用消极的心态去对待这个问题?

这个社会有这么多的不公平,我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些不公平?没人确切知道,那你是积极面对这个问题,还是消极面对这个问题?

这时,对于我们做事的原动力而言,心态的作用就由此体现出来了。

关于心态决定一切的感悟(为什么说心态决定命运)(2)

不同心态对我们的影响

心态对于我们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会有很大的影响。

相信大家都有看过这个故事: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天中午达芬奇路过一个工地。

酷暑时节阳光正毒,师傅们正挥汗如雨地砌着砖头。达芬奇好奇地走过去问一位师傅,能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吗?这位师傅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你没长眼睛啊,没看见我在砌砖头吗?

达芬奇只好去问第二位师傅。这师傅亲切多了,回过头平静地说,我在砌一堵墙。然后继续他的工作。

达芬奇还是不明白,就去问第三位师傅,师傅你在干什么啊。这位师傅从容地停下手中的活,转过身面带微笑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工地,然后微微仰起头充满神往地说:我啊,我在建一座教堂。

很明显,第三位师傅,由于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所以心里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所赋予的意义比起其他两位师傅的也更加高远。

而一个积极做事的人,总会从无意义的事情当中,找出有意义的地方。或者说,拥有积极的心态的人,更懂得从没有意义的生活当中,找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很可惜,我们普通人很容易在枯燥无味的生活当中,就感染到消极的心态。如:“这么努力干什么呢?我难道能够成为马云吗?”、“生活就是这么没意思啦,能过一天是一天!”

美国精神科医师维克多·弗兰克说过一句话:“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能接触到的客观事实一共不过是10%,剩余的90%都是我们对那些事情的各种反应。”

正正是这些反应,造就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命运。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做事更容易成功呢?

关于心态决定一切的感悟(为什么说心态决定命运)(3)

建议一,保持以意义为中心的心态

我们面对某些事情时,通常都会有两种选择心态:以意义为中心和以流程为中心。什么意思呢?

例如你即将要跟心爱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如果用意义为中心的心态去看待事情,你可能就会觉得“下半生会充满幸福”,“有一个心爱的伴侣随时陪伴在左右,很快乐”。

但是,如果以流程为中心的心态去看待事情,你就会觉得“结婚之后,到底是负责洗碗呢?”、“遇到问题时,谁能够做注意?”

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通常都是以意义为中心的心态开始,而结束于流程为中心的心态。好比你定下一个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刚开始时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希望。但随着时间推移,你开始觉得坚持很吃力,担心付出没有效果,努力没有回报等。

而这,就是从“进取心态”变成“消极心态”的过程。但如果你能够一直保持以意义为中心的心态去做事,当你感到有点懒散、有点拖延时,回想一下你做这件事的意义,想一想未来的愿景,说不定你会更加有动力坚持下去。

让自己养成一种以意义为中心的心态,不管你做什么,内在驱动力都会比以流程为中心的大很多。

建议二,练就接近心态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为过去未能做到的事情感到悔恨。

诸如读书时没有认真学习,喜欢一个女生因为懦弱而不敢追求,害怕失败而错过了某些机会等,这些都是对过去没有做到的事情表示悔恨。

我们很少为自己做错的事而感到后悔,即便是那些犯罪的人,要不是被抓,基本上很难会有后悔的感觉。但我们通常都会为那些想去做却没有去做,没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悔恨。

久而久之,这种消极逃避的心态,就会不断对我们造成打击。

解决办法就是,给自己练就一个“接近的心态”。所谓“接近”,不一定是要完全做到,但至少行动起来,让自己接近想要的那个结果。

诸如你喜欢一个女生,也许担心她不喜欢你,也许认为自己不够魅力吸引对方,没关系,尝试行动起来,去接近想要的那个结果。

只要保持这种接近的心态,那么面对一些不确定的问题时,我们就能够迈步行动,让自己开始为这个结果而去做点什么。

不管结果怎样,我们至少将来回想起来,不会为此感到悔恨。这就是培养良好心态的前提。

关于心态决定一切的感悟(为什么说心态决定命运)(4)

建议三,用肯定性的语言去说

一个人的言语会决定一个人的心态的。因此,想要改变心态,首先就要改变语言。

其中,每当你要表达时,最好注意一下你的用词,选择一些具有积极性的语言去构建表达。分析一下你的语言习惯,到底有没有经常使用一些消极的词汇呢?

诸如“我不能”,“我不行”,“我不会”这些。一旦你形成这样的用词习惯,你的潜意识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我们的思维和情绪造成扩大的影响。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在你耳边提及这些消极语言,你是不是同样会感到很心烦、很暴躁?这些消极的话语,可以瞬间击毁一个人的热情追求,而且这些消极语言塑造出来的情绪,极具传染性。

例如我以前遇到事情都会唉声叹气,觉得自己倒霉啊、命苦之类的。但现在就算遇到问题,我也会说“挺好的”,“没关系”,“还好吧”,久而久之,我的心态也慢慢豁达起来,不会再消极逃避,而是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建议四,改变周边的事物

环境会对我们的心态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的。

如果你待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里,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你也会有一种想要去竞争,让自己不落后于人的冲动。

同样,如果你待在一个充满消极、懈怠的环境里,那么你也会慢慢被塑造成一个不求上进,或者难以坚持的人。

所以,想让自己塑造出一个更好的心态,我们需要懂得如何去改变自己身边的事物。可以摆放一张自己榜样的照片,或者选择一个正式的地方工作。

当然,如果有可能,适当布置一下你的卧室,添置某些能够激发你动力的物品,那么你就更能够从环境中吸取能量,让自己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建议五,反复磨炼自己

心理学的诸多研究表明,成人期的成功,不管是什么领域,都是通过“毫不中断地努力”而形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反复”的力量。

在认知心理学上存在一种被称为“10年规律”的规则。即,无论处于哪一个领域,想要取得专业级的水准,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集中力以及不懈努力。

所以,我们眼中的那些能人和强人,有相当数量的人,其成功都不是源于与生俱来的天赋或者优越性,而是通过超乎我们想象的集中力和反复努力的结果。

我们培养良好的心态,就是为了这种努力而塑造最基本的条件。

心态不是单纯的决定,正如通过规律性的运动去锻炼肌肉一样,想要让自己获得一种好的心态,同样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成功。

所以,将好心态变成我们的习惯。当心态的影响力慢慢扩散开,那么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被改变,从而获得一个更好的人生了。

这样,你还能说“心态不是决定命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