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运用到许多歇后语,而这些歇后语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含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不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而且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所以,从古到今,歇后语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历史文化形式之一。那么,为什么我国民间对歇后语情有独钟呢?原因是令人信服的。

歇后语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为什么我国民间对歇后语情有独钟呢)(1)

歇后语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个部分来表达某一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者是比喻,而后一部分则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让人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来的,所以称之为歇后语。歇后语之所以深受欢迎并被民间广为流传,主要是由歇后语的特点所决定的。

歇后语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为什么我国民间对歇后语情有独钟呢)(2)

通俗易懂。所谓民间文学,大多来自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所以让人听起来非常通俗直白,也很容易听得懂。因此口口相传,流行的就快,代代相承,保留得就多。比如80岁老奶奶搽胭脂——老来俏、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百岁老人学跳舞——人老心不老、刚出壳的小鸡——嫩得很等等。

歇后语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为什么我国民间对歇后语情有独钟呢)(3)

生动形象。由于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是由人们的亲眼所见或者是亲耳所闻而来的,所以许多歇后语是非常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比如房檐上面玩把戏——不要命了、头顶上生疮,脚底下流脓——坏透了、墙头上的草——随风倒、老太太吃炒豆——咬牙切齿、瞎猫抓住个死老鼠——碰巧了等等。

歇后语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为什么我国民间对歇后语情有独钟呢)(4)

风趣幽默。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本来就是一种汉语言文学中文字游戏的一种,所以许多歇后语说得都很风趣而幽默。比如铁匠的儿子——就知道打、唱戏大花脸的胡子——假的、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拿个斗笠当锅盖——乱扣帽子、顶着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等等。

歇后语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为什么我国民间对歇后语情有独钟呢)(5)

富有哲理。虽然歇后语是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但是它们很多都是具有比较深刻的道理的,甚至是富有哲理的。比如啄木鸟发疟疾——嘴硬身子软、飞蛾扑火——自寻死路、斧大好砍树,针小能穿布——各有各的用处、八仙桌上摆夜壶——放的不是地方、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砌墙的石头——后来者居上等等。

歇后语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为什么我国民间对歇后语情有独钟呢)(6)

雅俗共赏。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众人的歇后语中,也不乏雅俗共赏的句子,有的还包含有比较高雅的故事和经典。比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大门口挂幅画——美名在外等等。

歇后语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为什么我国民间对歇后语情有独钟呢)(7)

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歇后语当属汉语言文学中一枝独秀的美丽奇葩,尤其是它的形式独特,寓意深刻,更是深受人们喜闻乐见情有独钟的原因。大家以为如何呢?

歇后语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为什么我国民间对歇后语情有独钟呢)(8)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