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期,外戚专权,宦官秉政,天灾不断,外戚和宦官的斗争十分激烈。何进在袁绍的劝说下,召并州牧董卓领兵入京。董卓入京后,迫不及待的废掉刘辩改立刘协为汉献帝,又派人毒杀刘辩和何太后。汉献帝刘协也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汉献帝刘协在长安受到董卓控制,董卓被拜为相国,权倾朝野,天人共怒,遂激起举国之义愤。王允设反间计,挑拨吕布杀死董卓后,王允掌握了大权。紧接着凉州军阀李傕、郭汜等杀死王允,赶走吕布。刚被王允从董卓手中解救出来的汉献帝,如今又成为李傕、郭汜等人的傀儡。
李傕、郭汜、樊稠给自己封官进爵。一时间权倾朝野,然而,他们三人原是董卓旧部属于粗人,没有远大志向,只顾眼前利益。平日看着哥们义气很重要,遇到利益冲突时,就反目成仇。
果不其然,很快李傕就以樊稠有通敌之嫌杀了他。樊稠死后,长安城只剩下李傕、郭汜两个军阀,两人交情不错,一路杀进长安,算是战友。李傕还经常请郭汜到自己府上喝酒。不久后,他们俩也开始兵戎相见。
什么原因导致他俩大打出手?
原因:这事说起来有点可笑,起因就在李傕经常请郭汜到府上喝酒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郭汜经常在李傕家喝酒醉就不回家了,即使回家也常常说醉话夸耀李傕府上的侍女不错,郭汜的妻子害怕李傕送婢妾给郭汜而夺己之爱,就想挑拨他们的关系。
一次李傕送酒菜给郭汜,郭汜妻子把菜中的豆豉说成是毒药,郭汜食用前郭妻把豆豉挑出来给郭汜看,并说了李傕很多坏话,使郭汜起了疑心。没过几天李傕再宴请郭汜,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怀疑李傕想毒害他,赶紧喝粪汁催吐解酒。郭汜此时对李傕加害自己深信不疑,决定以牙还牙。
郭汜开始想把汉献帝刘协劫持过来,挟天子以令李傕。到计划被泄露,李傕得知后,先下手为强,他派自己的侄子闯进皇宫,把汉献帝刘协、后宫嫔妃、金银财宝都劫持到自己的军营,并烧了宫殿。郭汜晚到一步,只能将剩下的公卿大臣带回军营做人质。
于是,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劫持天子,一个劫持公卿大臣,双方剑拔弩张,准备随时开战,使得被劫持的汉献帝刘协苦不堪言,他被胁迫在李傕的军营里。还算勉强解决温饱,可手下的人经常吃不饱饿肚子。
李傕、郭汜两边相攻数月,造成数万人死亡,长安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李傕的实力原本更强一些,但却接连出现情况。
- 李傕手下杨奉等人叛变,带走部分队伍。
- 前来助战的少数民族部落援兵也脱离他的队伍。
李傕的实力大大减弱,此时,同为董卓旧部的张济从陕县过来为两人调停,李傕、郭汜二人同意停战,并释放所有人质。
汉献帝刘协总算从李傕手中逃出,他跑到曾是李傕部下的杨奉军中。杨奉、董承等人率领兵马保护汉献帝刘协从长安向弘农转移。
停战后,李傕、郭汜二人回过神来,后悔放走汉献帝刘协,于是二人联合起来,率军追赶汉献帝刘协,追兵很快追上他们,并与护驾的队伍展开激烈的战斗,杨奉等人不是对手,不少公卿大臣被杀的被杀,被俘虏的俘虏,汉献帝刘协侥幸逃脱,一口气跑到黄河边,连夜渡过黄河,总算逃脱了李傕、郭汜的追兵。
渡过黄河后, 各地方太守送来米粮、布帛,汉献帝刘协终于可以稍微安顿了。由于兵荒马乱,又闹饥荒,汉献帝刘协和手下的大臣经常吃不饱饭,虽为天子,却跟流离失所逃难的难民没有两样。能换去粮食的方法也就是封官,谁送来粮食、布帛就加封谁。“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了生存,汉献帝刘协也不顾不上皇帝的威严。
公元196年,正月,汉献帝刘协终于回到了旧都洛阳。曾经繁华的洛阳城被董卓劫掠焚毁后,已经成为一片荒凉的废墟。手下的大臣不得不在断壁残垣中寻找落脚栖息之处。
因缺少粮食,尚书令等官员都要出去砍柴,挖野菜采野果,一些官员外出被游兵散勇杀害,一些官员因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活活被饿死,身边护驾的将领相互猜忌。在这样的情况下,洛阳随时将可能陷入战乱。无可奈何之下,汉献帝刘协只能派人四处联络各地诸侯,想让他们来救自己于危难之中。
各方诸侯收到汉献帝刘协的请求后,都有哪些反应呢?- 袁绍手下谋臣沮授向他建议:“西迎大驾,即宫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意思就是沮授建议袁绍到西边去迎接皇帝的大驾,以邺城做首都。挟持着皇帝,以之来命令诸侯。积蓄士兵和战马,讨伐不朝贡的人。这样的话,谁能抵挡呢?沮授提出的建议非常具有战略眼光,“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名言也出自这里。
- 沮授的建议遭到郭图、淳于琼等人的反对。他们说:“汉室衰微已经很久了,要想重新振兴汉室谈何容易,他们认为把汉献帝刘协。从礼节上讲需要凡事上表请示汉献帝刘协。服从命令将使就会失去权力,而袁绍自由度大大降低,不听则会当作抗旨不遵。而如今的汉献帝刘协也没有太大的权威。这样做只有坏处,所得利益不大。”袁绍听后言之有理,于是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错失了这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好良机。
- 袁术一直有做皇帝的梦想,想着时机成熟后自己登基做皇帝。因此,他更不会将汉献帝刘协接来,为自己的皇帝之路设置障碍。
- 荆州刘表又是何表现呢?刘表时不时会派人给洛阳汉献帝刘协送协粮食,相比其他诸侯,他算表现得不错,但也没有想过将汉献帝接来的打算。
各方诸侯各怀鬼胎,割据一方,正忙着各自发展势力。正在其他诸侯置之不理时,站出来一个人愿意迎奉汉献帝刘协,此人正是——曹操。
曹操为什么会挺身而出呢?
曹操接管衮州后,征召毛玠为治中从事,毛玠为曹操分析了形势,并规划了今后的发展。此番谈话在相当长的时间奠定了曹操的政治、经济、军事战略的基础,很像后来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志·毛玠传》
意思是说:现今国家分裂,君主流离,民生凋敝,这样的情况是难以持久的。袁绍、刘表等人虽然兵多民众,力量强盛,但都没有长远的考虑,不知根本之所在。那曹操该怎么办呢?
毛玠认为要有发展有两个重要方面:
- 一是用兵要合乎正义
- 二是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保障。
他又给曹操提出三条建议:⑴奉天子。⑵修耕植。⑶畜军资。
汉献帝刘协虽然已无天子之威,但还是最高统治者。如果能迎奉汉献帝,在政治与道义上占据制高点,以此号令天下,如有不遵从就是抗旨不遵,讨伐也会师出有名。沮授曾向袁绍提出类似建议,可惜袁绍没有采纳,大好机会让给曹操。也反映出袁绍和曹操在眼光和谋略上天渊之别,也导致了二人迥然不同的命运。
汉献帝刘协回到故都洛阳后,曹操打算把汉献帝刘协迎到许县来,以便自己控制。于是,他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进行决策。
- 不少人认为迎奉天子难度很大,关东地区尚未全部平定,韩暹、杨奉、张扬等联合在一起,很难将他们制服。不如先集中力量把根据地建设好。
- 荀彧则持不同意见,他支持曹操的想法。他认为如果想匡扶汉室,成就大业。荀彧向曹操提出了三大纲领:⑴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⑵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⑶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意思就是尊奉天子以顺从民意这是最大的趋势,称之为大顺;大公无私以降服诸侯这是最大的策略,称之为大略;弘扬正义以招揽英雄这是最大的道德,称之为大德。曹操很信任荀彧,觉得他是自己的张良。荀彧这样说,更加坚定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的决心。
曹操先派曹洪去觐见汉献帝刘协,不料路上遇见将领董承带兵拦截。迎奉天子如众谋臣所说绝非易事,此时一个人的出现帮了大忙,此人就是董昭。董昭看出曹操才是当今天下的英雄,于是,愿意竭尽全力帮助他。
为了让曹操成功迎奉天子,董昭费尽心思,分析局势。此时,在朝廷当权的人物中,以车骑将军杨奉的兵马较强,率军守梁县(今河南临汝县西),大司马张扬率军驻守野王(今河南沁阳市)。董承和韩暹留在京师洛阳宿卫。杨奉的实力最强但根基最浅,势单力薄,没有外援。
于是,董昭以曹操名义给杨奉写了一封信。信的大致意思是说曹操想与杨奉联手共辅汉室,以杨奉为主,信中董昭还替曹操发誓“生死与共,大事可成。”这封信果然打动了杨奉,获得了他的支持。
此时,原本持反对意见的董承与韩暹之间发生矛盾。韩暹自恃有功,专权跋扈,恣意妄为。董承对他十分不满,又无力对付,也转来同意曹操来洛阳。曹操上表请治韩暹、张扬的罪。韩暹自知敌不过曹操,逃出京城洛阳。
迎奉汉献帝刘协的一切障碍消除后,曹操进入了洛阳城,见到了汉献帝刘协。曹操没想到的是,此时,贵为太子的汉献帝刘协如同乞丐一般。
曹操给汉献帝刘协带来了粮食和酒肉,并严格按照君臣之礼来对待刘协。在朝不保夕的刘协看来,曹操的到来无疑是一个大救星,不仅带来短缺的物资,也让他重新找回作为天子的感觉。因此,内心感动之余,下令授予曹操符节和黄钺,录尚书令,使得曹操一下子取得了名义上的最高军权和行政权。也标志着曹操的事业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功。
曹操为了树立权威做了两件事:
- 一方面将横行不法的尚书冯硕、议郎侯祈、侍中壶崇除掉,以杀一儆百。
- 一方面封卫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等13人为列侯,以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尽管如此,洛阳毕竟不是曹操的地盘,刘协身边的将领,像地头蛇一样对曹操形成了牵制。曹操要想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真正能够像毛玠说的那样“奉天子以令不臣”,还需要付出很大的气力。
关键时刻,董昭又为曹操破解难题。曹操亲自拜访董昭,他对董昭非常尊重,拉着董昭的手与自己同座,感谢董昭对自己的帮助。同时,就当前局势问计于董昭。
董昭对曹操说:“洛阳诸将,皆怀异志,不可依赖。将军如留京辅弼,多有不便,不如移驾幸许。可朝廷新还旧京,天下举首企望,迁都为非常之事,因而要多多计划。”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
- 一是说洛阳诸将都各自有自己的想法,曹操如果就在洛阳,不会有什么作为,应该将汉献帝迁到许县去。
- 二是说天子好不容易从长安逃出,在洛阳刚刚安顿下来,天下思定,再想让汉献帝刘协移驾到许县,难度就会非常大,需要好好筹划。
董昭的话句句说到曹操心坎里,他提出的移驾许县也正中曹操的下怀。
可是如何将汉献帝刘协从洛阳迁到许县呢?
- 最关键的就是担心屯驻在梁县的杨奉会阻挠。曹操把这一担心向董昭说。董昭认为杨奉勇而无谋不足为虑,他建议曹操写信忽悠杨奉,对杨奉说洛阳没有粮食,暂时将汉献帝刘协移驾鲁阳,以便许县的粮食供应。如果杨奉同意,鲁阳和许县不过咫尺,移驾许县不是问题。
- 曹操依计而行,杨奉果然信以为真。于是,曹操顺利护送汉献帝刘协出京师东行,走了一段时间以后,杨奉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上当,已经悔之晚矣。起兵想抢回汉献帝刘协,结果被曹操打败,他的将领徐晃也投归了曹操,杨奉只得率余部投奔袁术。
汉献帝刘协到达许县,许县改名”许昌”,成为东汉王朝最后一个都城。对汉献帝刘协来说,迁都许昌还是颇感满意的。在洛阳城时,自己和手下大臣实在过得不怎么样。到了许县,至少衣食无忧,一切有了保障,不用再担心流离失所 。高兴之余,他下令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为武平侯。大将军是汉朝拥有最高实权的职务,曹操得到这个封号,成为东汉第一重臣。
结语:
曹操把汉献帝刘协接到许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曹操在政治上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越地位,对以后逐步消灭北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速国家统一进程,起到不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