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楠楠中秋节是个自带柔光滤镜的节日,团圆是这一天的主题这一天大家送出的祝福总是宽容的、善良的、柔软的,微信群发量堪比过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秋节一个人过好难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秋节一个人过好难受(人生不太顺遂的人)

中秋节一个人过好难受

作者:侯楠楠

中秋节是个自带柔光滤镜的节日,团圆是这一天的主题。这一天大家送出的祝福总是宽容的、善良的、柔软的,微信群发量堪比过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大家的潜意识中,这首词始终占据着中秋节C位。这首词的同款歌曲,在中秋节的地位相当于除夕夜的《难忘今宵》。许多人读书的时候没背下这首诗,但后来歌听多了,都能直接唱出来了。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还在密州工作,一边写一边想与他分别两地的弟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锅,总是要月亮来背。可是见到他的弟弟就开心了吗?

其实,在那不久之后,苏轼就被调走了,终于能跟弟弟不再“千里共婵娟”,他又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月亮内心也在咆哮:你还要我怎样,要怎样。

其实,这些年的不安定感很难让苏东坡真的豁达。他的预感不是没有道理,在那三年后,他便因“乌台诗案”入狱,后来去了黄州,那个中秋,他写下“人生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

群众基础特别好的,还有唐代王建的一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比较周到,很有共情,说“不知秋思落谁家”,不但考虑到自己,还考虑到网线另一端的读者,但是诗写到这份儿上,这场秋思争夺赛,基本稳赢了。

人生路不算太顺的人,格外容易想家。王建就是如此。他曾写过一句“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隐形富豪的矫情?但他其实家庭条件并不好,一辈子都没有走上人生巅峰,所以不敢随便辞职。只是偶尔会想,如果当时没有出来上班,而是老老实实在家种地,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总被后人跟王建组CP的张籍,因为想家,也写过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一起,突然想给家里写封信,写得太急,生怕还有什么没说到,赶紧把信使叫回来,再打开看一看。现场感画面感非常强,这哪里是写了一首诗,简直就是录了个Vlog啊。李商隐说“书被催成墨未浓”,写得太急,墨都还未磨浓,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张籍是吴中人,他有个跨时空的老乡,是成语“莼鲈之思”的男主角,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秋风一起,心里的几页菜谱便被翻开了。想家,心里想,胃也想。算了算了,外面简直是美食荒漠,干脆辞职回老家。

除了思念亲人,也有在中秋节想朋友的。“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这首诗的标题说得很明白,《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这是白居易在中秋节写给元稹的诗,因为想你,别的也不太会,所以写诗给你。元稹看到以后很高兴,耶,乐天宝宝写信来了,抓紧回了一首《酬乐天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白居易和元稹本来是公务员同事,后来互相欣赏,变成好朋友,经常一起旅游、逛街,时不时还要一起857。二人互相给对方写了好多诗,这些诗的主题,很大一部分是互诉思念。白居易说“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咋回事,一晚上竟然梦见你三次;元稹便回“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我谁都梦得到,可为什么偏偏梦不到你,仿佛在暗暗较量:明明是我更想你一些。

二人历经官场沉浮,其实都有过人生低谷,但始终互相记惦,在心底为对方留了一块位置,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给对方写信,如果不想被喂狗粮,仅从标题也能看出来:《同李十一忆元九》《禁中夜作书与元九》《醉后却寄元九》《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重赠乐天》……

就这样,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二人四处漂泊都没断掉联系,这种三观一致、互相扶持、心心相印的友情其实是非常感人的。他们形容这份友情是“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大大方方在朋友圈公开了。大家都说元稹是渣男,看来朋友才是真爱。

但最家常的一首,还是来自于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没有那么多粉丝,但非常有亲情感。他想象自己的爱人独自望月,而孩子还小,不懂得这种别离的滋味。这是非常平淡的家庭场景,可在中秋这样一个以家庭为圆心的节日里,格外令人感怀。

杜甫想回家,想得写下好多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外国的月亮比较圆?no no no,杜甫已经辟谣了,月色,还是故乡的好。“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比归心似箭还要有视觉冲击力。所以大家想家的时候不妨也提笔写一写,若论思乡的情绪,我们又比这些诗人少多少呢?

自古以来,以中秋和团圆为主题的诗词,其意境或宏大或幽微,或飘逸或平实,感情都十分真挚。它常与离愁相伴,又与个人境遇须臾不可分离,这种矛盾无处消解,最终系于一方游子的内心,奔赴一次又一次的团聚和离别。

今天的交通已经相当发达,但“团圆”这件事情,似乎并未因此变得简单。但天色渐暗,月上枝头,清辉里,再怎么忙碌的人,也会吟出一两句诗,这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感反射。打个电话给你想念的人,或者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轻轻问一句:吃月饼了吗,啥馅儿的?

说了这么多

这个中秋你打算怎么过?

9月30日晚七点半

不妨来光明网直播间坐坐

在这里

分布大江南北的天文望远镜

将带你做客玉兔嫦娥家看桂花

摄影发烧友教你如何拍月亮

文化学者媒体人畅谈中秋文化

穿汉服的小姐姐教你做月饼

科技工作者为你解读探月计划

扶贫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

聆听乡亲们唠一唠致富心里话

深圳一千架无人机凌空作画

大气磅礴的同时兼顾浪漫典雅

……

好啦!

光明网

携手15家网络平台

(光明日报客户端、酷狗音乐、快手短视频、一直播、微博直播、百度百家号、抖音、美拍、KK直播、秀色直播、喜马拉雅、咪咕视频、哔哩哔哩、知乎、小红书)

期待你的到来!

来源: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