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云南人,在我们云南方言中,总是把可以读作阔以,把上课的课也读作上阔,把科学读作kuo(第一声)学。而且本地老师教汉语拼音时,总是把e多做窝。直到现在,老家的很多小学老师都发不了e这个音。
在我离开云南到东北当兵,我的普通话也是云南味儿始祖,比较明显的就是这个可以、科学、上课,经常不注意就流露出来。一开始,我还以为就我们云南人是这样读的,常常因为自己普通话不标准而自惭形秽。后来我发现,这样发音的大有人在,其中就是咱们云贵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几乎都读不准这个可、科、课。而且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我觉得我不普通话比很多南方地区的战友们普通话好多了,起码我还能把儿子一词读出来,而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的战友们,常常把儿子读作鹅子。我就奇怪,为什么南方人就是读不出这个可、科、课,是不是南方人方言中都保留了一些古汉语的发音才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通过查阅《广韵》发现,原来这个可字在广韵中的发音的韵母是“乌何切”,就是说,这个可、科、课的韵母,在广韵中是以乌作声母,而以何的韵母作为韵母。如果按照今天普通话来发音,那就是we。这个we用今天的普通话来读,既不是窝,又像窝。如果在we的前面加上k为声母,就是kwe,拼出来的发音却十分像kuo,读白了,也就是今天普通话阔字的音。但是,我们都知道,唐宋时期是中古音,在中古音中,这个可字具体怎么读,也没留下录音。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可、科、课在唐宋时期,可能发音为ko,与今天南方很多方言去的读音比较接近。
下面的图片,是我用云南镇雄方言拼读骆宾王的《咏鹅》,汉语拼音拼出的是镇雄方言发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