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虢国是西周的一个诸侯国,先是东西虢,后有南北虢。东虢的第一任君主是虢仲,位于现在河南荥阳一带,直到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西虢的君主是虢叔,在今陕西宝鸡一带。西周晚期迁到河南三门峡一带,定都上阳(即今天三门峡青龙涧河北岸的李家窑村一带),因为横跨黄河南北两岸,所以后人又将黄河之南称南虢,黄河之北称北虢。

虢仲、虢叔两人都是周文王姬昌的胞弟,周文王伐纣灭商后,便将两个弟弟分别封为虢国国君,以拱卫王室。虢国直到公元前655元,才被强大起来的晋国所灭,彻底退出历史。但是如果我们看史书或者电视剧时,发现很多都将虢国称为郭国,这是为什么呢?小编查阅资料,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有所收获。

虢国被谁灭了(诸侯国虢国为何又称郭国)(1)

一、古文献相关记载

在一些比较出名的古文献中,人们就将“虢”写成“郭”,例如:《新序》卷五则云:“武王学于虢叔。”而《白虎通》却云:“周公师郭叔。”同样是“虢叔”,《白虎通》却用了“郭”字来替代。还有《公羊传·僖公二年》中记载晋献公云:“吾欲攻郭,则虞救之;吾欲攻虞,则郭救之,如之何?”此处的“郭”就是指“虢国”。

而且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也有相关文字表明,当时的官方已经认可将“虢”写成“郭”。

二、虢国后裔以郭为姓

《姓氏探源》中记载了一段虢国的历史:“其先出自周王季之中子,为文王卿士,食采于虢;至于武王,赐而封之,后世谓之虢。春秋时为晋所并,遭战国、秦汉,子孙分流,来居荆土,氏国立姓焉。”也就是说虢国灭亡后,子孙流亡,用国为姓,但这并不能证明虢国子孙这时就用了“郭”字为姓,也有可能是“虢”字。

而在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郭子仪之父郭敬之撰文并书写的碑文中说:“溯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就是说,颜真卿认为,郭家祖上出于虢叔,因为是“虢”,所以用“郭”为姓。颜真卿敢这么说,郭子仪也没有异议,两人又都是官方要员,可见当时主流文化也是认同这种说法的。

虢国被谁灭了(诸侯国虢国为何又称郭国)(2)

而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有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再次确认,郭姓源自于周王朝的姬姓,与虢同源。可见当时官方就认为虢国后裔以“郭”为姓,那有时将虢国又称郭国,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虢”与“郭”读音相近,意思相同

《春秋公羊传》中记载:“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可见当时人们认为“虢”与“郭”发音相通,所以可以通用。谢钧祥在编著的《新编百家姓》中就认为“郭姓出于虢氏声转的姓”。说明有很多研究姓氏的专家都赞同这种因发音相同而通用的说法。

除此之外,“虢”与“郭”的意思也相同,都有皮革之意。这或许是虢又写作郭的真正原因。

董作宾《小屯殷墟文字乙编》郭若愚《殷墟文字缀合》、郭沫若的《殷契粹编》中都收有形状不同的“虢”字,可见“虢”字出现在甲骨文中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虢”字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普遍非常通俗的字。但清代段玉裁注解的《说文解字》中认为“虢”字本义久废。

虢国被谁灭了(诸侯国虢国为何又称郭国)(3)

甲骨文或者西周的金文中有写法不一样的“虢”字,但其实都反应的是殷、周以不同的方式捕猎老虎。老虎在当时的地位非同寻常,人们对能捕猎老虎的人非常崇拜,猎虎者的地位也非常高。我们从《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一节就可以想象。

而古人捉虎,大部分都是为了谋求虎皮,所以,作为一国之君的周天子自然也会将与虎皮赐给王公大臣作为一种高级奖赏。而关于虎皮的有虎皮大衣、虎皮铠甲,虎皮车帷、车笔。像出土的宣王时期的铭文中就有“朱虢程靳”。而这“朱虢”指的是一件赤红色的皮革。“朱虢程”指的是车轼当中用朱红色皮革包裹的把手部位。在当时,朱是最高等级的颜色,所以深受贵族喜欢。在这里,可以发现“虢”字在古代还有革的意思。

虢国被谁灭了(诸侯国虢国为何又称郭国)(4)

那么,“郭”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呢?《说文》中有确凿记载:“郭,外城也。《管子》中也有记载:“内之为城,外之为郭。”可见,“郭”作为外城使用的意思在当时比较普便。

但除此之外,“郭”字也有皮革的意思。《辞海》记载:“鞹通郭,皮也。”鞹读音kuò ,本身就有去掉毛的动物皮之意,而且通“郭”。而且还有王冰注解《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记载的“津液充郭”,认为“郭,皮也。”意思是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所以两字意思相同,也极有可能是虢国为何又称郭国的原因。

虢国被谁灭了(诸侯国虢国为何又称郭国)(5)

综上所述,因为当年主流文化认可了“虢”与“郭”的通用关系,虢国灭亡后,虢国后裔以“郭”为姓,因为迁居各地,便将这种通用关系大大扩散化,再加上“虢”“郭”的同音同义,都使得人们一直将虢国称为郭国。

参考文献:

刘社刚《虢国为何又称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