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氏首次披露信息引发猜测

2016年2月的《人类学学报》上发布了侯伟光等5人的文章《曲阜地区孔姓人群 17 个 Y-STR 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第一次展示了孔氏家族的DNA信息。

孔姓和薛姓辈分求回答(孔氏家族的C类型和Q类型)(1)

从该文公开的数据是极为丰富的,共计“1118 名男性个体 FTA 卡血样样本”,“均采自山东省曲阜地区”,孔氏家族存在C-M217和Q-M120两个显著集中的大家族。其中C2-M217占比46.06%、Q-M120占比27.01,该文作者认为“C3 和 Q1a1 都可能是孔子后裔的类型”。

孔姓和薛姓辈分求回答(孔氏家族的C类型和Q类型)(2)

论文用network软件绘制了C-M217和Q-M120的关系图,仅从network图看,C的分化历史明显更长,支系更多,已经形成多中心,Q的分化历史更短,有一个持续的强势中心。

孔姓和薛姓辈分求回答(孔氏家族的C类型和Q类型)(3)

孔姓和薛姓辈分求回答(孔氏家族的C类型和Q类型)(4)

由于两者共祖时间超过6万年,因此不可能同时来自2000 年前一个祖先,因此,孔子后裔是C-M217和Q-M120引起了猜测。

二、大数据信息中的C类型

对于孔氏家族的DNA,商业公司23魔方在大数据分析后,认为“在中国存在一个孔姓家族。中国的孔姓男性用户中 C-MF1915 占比是 4.95% 是中国正常水平 0.02% 的约 248 倍,且经过统计学检验,此家族非常显著。据此,我们推测 C-MF1915 下游可能存在一个人数众多的孔姓家族。”

孔姓和薛姓辈分求回答(孔氏家族的C类型和Q类型)(5)

从23魔方给出的分化图看,C-MF1920可以分为 3 支:

最大的一支C-MF1920-MF1922,共祖于1060年前,主要分布在山东,这一支系有很多孔姓网友已经公开所属家谱宗派,目前有内孔“60户”中的第43户“广文户”、第58户“息陬户”等,还有60户之外的成武支、阳城支等等,应该就是今天所谓孔氏“北宗”的支系类型;

第二个支系C-MF1920-MF66266,共祖于1000年前,目前分布于广东、四川,尚未发现这一支系的人员公开宗谱;

第三个支系为C-MF1920-MF37568,共祖于840年前,主要分布于浙江,目前也有这一支系网友公开了自己的家谱宗派,属于浙江衢州孔氏,即“南宗”。

从细化结果看,C-MF1920 这个支系对应在魏晋以来,在两宋有过一定增长,于明朝又有过一定发展的孔姓家族。

当然,对此不仅基因测序公司23魔方,学术界也有人认同这一观点,《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Y-chromosome haplogroup C2b-F1067, a dominant paternal lineage in Eastern Eurasia》亦认为孔夫子家族属于C2-F1067,按照其标记的类型方式为Cα1b1b-F10056下游的Cα1b1b1a1a1a1a-MF1915。

三、大数据信息中的Q类型

孔姓和薛姓辈分求回答(孔氏家族的C类型和Q类型)(6)

对于孔氏家族的DNA,商业公司23魔方在大数据分析后,认为“在山东存在一个孔姓家族。山东的孔姓男性用户中 Q-F1626 占比是 12.07% 是山东正常水平 2.14% 的约 6 倍,且经过统计学检验,此家族非常显著。据此,我们推测 Q-F1626 下游可能存在一个人数众多的孔姓家族,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分布在山东地区。”

曲阜孔氏家族为Q-MF30796 ,Q-MF30796于870 年前(金朝/南宋)分为 3 支,其中 Q-MF32746 又于 450 年前(明朝中期)分为 2 支。从细化结果看,Q-MF30796 这个支系对应在金朝和明朝有过一定人口增长的孔姓家族。

从目前公开家谱宗派的网友看,属于这一支系的有“内孔60户”中的第1户“大宗户”、第5户“縢阳户”,以及迁移至台湾的部分孔姓网友(疑似大宗户,未证实),从谱系看,自宋仁宗公元1055年封“衍圣公”后,绝大部分时间,至少元代孔思晦以下的历代衍圣公均属于这一类型,从文化传承上,这一支系更代表了宗法。

四、C-MF1920和Q-MF30796在现代人中的分布

根据23魔方的数据,C-MF1920占现代中国男性的0.22%,绝大部分分布在汉族人中,占曲阜当地人口的6%.

Q-MF30796占现代汉族的0.003%,绝大部分分布在汉族人中,占曲阜当地人口也可达6%。

无论是C-F10056-MF1920还是Q-M120-MF30796,均为传统汉族Y染色体类型,在其他民族中数量极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