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基地商都路小学(打造校外教育的)(1)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成长承载了未来发展的希望。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开馆,成为了园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园区校外教育迈入阵地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时期,为园区素质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9年,青少年活动中心走过了十个年头,在园区这片沃土上浇灌了无数美丽的“花朵”,它围绕“孕育潜质 奠基未来”的核心理念,打造“一核多点”校外教育体系,推动“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华丽转型,向着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目标昂首迈进。围绕这个集科技、运动、艺术、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青少年活动大本营,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探索、发展、体验,成为了青少年放飞梦想的花季殿堂。据了解,青少年活动中心目前年人流量超过300万人次,社团单期服务人超万余人次,举办各类公益活动近百场,惠及人群超5万人次。

牵手冷泉港 本土化课程让青少年不再“纸上谈兵”

位于园区科教创新区的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以下简称:学习中心),这里的氛围可并不“冷”。作为亚太最大、国内首家专注于基因科学教育及知识分享的机构,学习中心致力于向大众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分享基因科学教育研究的进展,让更多人的人领略生命在分子层面的精妙和美丽,提高青少年学生发现问题和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少年活动中心自2016年底托管学习中心以来,凭借着特色品牌课程的设置和公益讲座等活动使得影响力与日俱增,“小小生命科学家”和“未来教师培训计划”反响热烈。冬、夏令营招收学员每年翻倍增长,联合苏州市教育局免费培训全市近百名教师。

“盘活学习中心的资源优势,将本土化课程的特色植入进去非常重要。”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俞清介绍说。早在2018年,在园区教育局的指导下,由学习中心教学团队、园区教发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园区生物创新课程协作组便与苏大附中试点,实行联合生物教学,为112名学生教授生物课,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实现“对话科学”,生物课不再纸上谈兵。

“今年我们打算将试点学校扩大到四所,未来争取把资源辐射到整个园区甚至苏州。” 俞清介绍说,相关课程的开展也将从高中辐射到初中、小学,以创新课程引领,研究实验课程对各个年龄层学生学习成效、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影响。

构筑“智造之家” 为园区培育新一代创新复合人才

将人文与艺术、科技与创新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心在经历快速发展到高位之后提出的转型升级的抓手。在园区管委会和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的支持下,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了以智造之家为载体的科创教育项目,项目坚持“智未来、造世界、家生活”的文化内涵,探索构建区域校内外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

去年9月,智造之家正式启用。据了解,先期启动的国际师训项目目前已完成第三阶段的学习,惠及170多名园区教师。为提升品牌影响力,服务青少年,智造之家共开设60个公益体验班,参与学员千余名。这一系列项目的落地生根为中心二次创业高起点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了新时代校外教育发展的风向标。

“国际师训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教学设计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自主探索世界的能力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园区培育了新一代创新复合人才。”俞清介绍道。

智造之家发展近一年时间,通过国际师训项目培养了一批骨干老师。如今智造之家始终坚持将科技教育向整个园区学校辐射,七月将选派20名骨干老师去新加坡参加培训,10月计划选派18名高中老师去新加坡进行深度培训,未来也会组织中新两国科技领域教师的创新教育交流展示活动。

承接“教育益家” 党建引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9年,在园区教育党委的领导下,中心党支部积极参与教育益家党建项目建设,组织开展了公益大篷车十大系列活动。活动自3月份正式开展以来,大篷车带领爱心志愿者走进小动物保护协会、苏州市盲聋学校、相关社区,传递花季爱心;走进霍尔果斯、贵州铜仁的相关共建学校,将先进的校外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带到边远地区。

去年6月23日,园区教育党委教育益家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以中心为重要平台和载体,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三阵地两走进”工作法,组织党员、教育党员、凝聚党员,聚焦教育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切实服务群众,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项目自启动以来,依托三大阵地,充分发掘教育系统资源,与金鸡湖教育人才、青年干部、青年党员等深度融合,打造了三大品牌活动:党员服务长廊、花季大讲堂、红色课堂。现已常态化开展党员服务长廊37期,组织志愿服务近300人次,接受千余人次咨询。扎实有效的服务得到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中心党支部(教育益家)也被评为“苏州市标兵行动支部”。

“一直以来,中心党支部在园区教育党委的领导下,有力的承担起教育益家党建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职能,发挥平台载体作用。这些重大项目、重大举措在中心密集启动,让中心‘一体两翼、双轮驱动’发展理念进一步彰显,为中心未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俞清说。

综合实践基地商都路小学(打造校外教育的)(2)

苏报记者 肖瑶

《苏州日报》2019年6月14日B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