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的不足之处(理性认识MRP的价值)(1)

因为MRP计算物料需求的时候,是采用无限产能的前置期的方式计算物料的需求时间、计算物料的可得时间,所以经常被人吐槽:因为无限产能而不能被使用,或者使用精度不高。

其实,吐槽MRP的人,对MRP的理解的深度,还是存在问题的。

MRP计算生产订单的计划开始日、计划完工日,并不特别擅长的。精确计算生产订单,尤其是多工序的生产订单,的计划开始日、计划完工日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是非常复杂、非常复杂、非常复杂的事情。一张生产订单,如果有五个工序、每个工序对应5个设备,其加工路径的选择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字了。可惜的是,我们的生产订单有N多订单,是几千张级的生产订单量,可怕的是变动性还特别大。不说50-60年前的计算机技术,就是现在也不易啊。所以,MRP计算时,采购前置期(无限产能)的计算方式,是非常聪明、非常科学的计算方法,可以精确计算出独立需求量、相关需求量的数量和批量,粗略计算出独立需求、相关需求的时间要求(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工时间)。

所以,从这个维度讲:MRP是“真数量”和“假时间”。

“真数量”,MRP可以非常精确地计算出独立需求量,与独立需求关联的相关需求量,而且是净需求,实现物料的平衡、

“假时间“,MRP采用的是无限产能的前置期,计算物料的需求和到料,时间上是比较粗糙的,不精确的。定制的MRP,可以实现生产订单计划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的动态更新,实现相对正确的时间预算。

但是,MRP在计算数量时间,有非常强大的功能:

目标一:计算净需求

MRP的根本目标是根据独立需求,计算相关需求的净需求,实现物料平衡。

计算净需求时,可以考虑一下约束条件:

第一,是订单BOM和BOM变更。可以指定BOM并计算BOM变更的状态。

第二,是生产订单量的拆分和合并。可以按照物料编号和相关的经济批量,分拆和合并生产订单量。

第三,是最小起订量和包装量(转移量)。根据设置的最小起订量/最小包装量计算相关需求量。

第四,是自动补库。根据设定的补库点/安全库存量,自动计算成品、自制件、采购件的新增任务,实现自动补库。本依据库存的多少,设置采购订单、自制生产订单的优先级。

还可以根据双计量单位的要求,转换计量单位。

目标二:计算齐套

MRP还可以计算生产订单的齐套时,根据在制生产订单、在途采购订单、在库库存和采购前置期、自制前置期,计算出生产订单齐套时,尤其可以为装配类的业务过程赋能。

齐套计算时,可以考虑一下约束条件:

第一,物料替代

齐套计算时,可以考虑单料替代和组料替代。单料替代是A允许B替代,而组料替代,则是A B允许被A C替代。

第二,是批次追踪

特定的生产订单(批次)必须使用特定的采购订单/特定的生产订单,实现批次-批次的一一对应,是严格的批次要求。

第三,是配对限制

生产订单在使用A料时,必须采用与A料对应的B料。如供应商的A料,必须使用供应商的B料。这在印刷包装料的使用上,非常常见。

第四,物料批次限制

生产订单在使用批次物料时,同一个物料编号的批次数,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不能超过三次,且使用物料时,以最早物料批次匹配最近批次的。

总之,MRP是计算物料需求的最佳办法,也是唯一办法。制造企业在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MRP的应用,至少做到物料在数量上的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