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关注和点赞就是如蚁人生创作更新的动力

本文作者郭恒耀,1956年生,榆次修文镇郭村人,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数学、政治、历史教师,源涡学校校长。现为榆次区作家协会会员,曾主编《榆次乡村简志》和榆次《郭村村志》,现已基本完成《榆次地名》、《榆次古今之最》、《榆次方言》的编撰。

206、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中共榆次县委书记是东赵乡苏家庄人(祖籍五台县)边振邦,又名张维荣。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榆次县县长是郭家堡乡南关人王鸿岗,又名王铁铮。

边振邦,1918年生,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革命干部。1949年2月至1950年10月任中共榆次县委书记,后调任国家燃料工业部任职,职位不详。

王鸿岗(1921——2013.3.13),原名铁铮,林山,是新中国成立后榆次的第一任县长。青年时曾就读于魏榆普通职业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上榆次东山参加抗日救亡斗争。1938年4月,任沛霖区委书记兼区主任。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路北游击中队组建,担任三连指导员。百团大战中,调任榆次路东抗日根据地四区区长,带领四区军民征粮、征兵、破路。1943年农历腊月十四,他在北赵村被日伪军40多人包围,为掩护战友突围,身上留下“四枪七个洞”,昏迷后被俘。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后遵照上级指示,转向20个月的地下工作。1945年7月,他带领23人回到榆次路东根据地。此后,他历任榆次路东副县长、代县长,榆次县民主政府县长、工业部建筑三公司党委书记,太原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手工业管理局局长,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太原市监察委员会主任等职。1950年,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周总理、毛主席的接见。1983年退休,享受正厅级待遇。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

任县长期间的王鸿岗

207、境内成为行政村时间最短的村庄东阳镇王寨村。成为行政村时间较短的还有:郭家堡乡直隶庄与白草坡村;长凝镇西沟村;东阳镇北社村等。

郭家堡乡直隶庄村,以居民原籍命名。榆次解放前后,该村成为独立的行政村;白草坡村,以植物和地形特点命名,1953年,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长凝镇西沟村,位于璧达村西南,以方位与地形特点命名。该村原本璧达村所属自然村,20世纪50年代,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北田镇兴隆庄村,以美好祈愿命名。该村原本西双村的附属村,曾名“小庄立”,俗名“双村庄”,1962年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东阳镇北社村,位于东阳村北,以方位命名。该村原本东阳村13社之一,1962年,成为独立的行政村。王寨村,以王姓命名。该村原本车辋村四寨之一,1963年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2)

东阳镇王寨村


208、解放初期最著名的民间音乐艺术家是北田镇东双村人赵改全。

赵改全(1880——1964),以吹奏名闻榆次及邻近各县,且授徒众多,是榆次民间吹奏界泰斗。改全祖籍今北田镇小赵村人,自幼家境贫苦,五岁时为东双村赵三瞎子收养,第二年,拜东双村郑铁元师傅习唢呐。他十岁时就成为“大工子”(师傅),学会了“郑铁元师傅为榆次民间音乐艺术留下的瑰宝——《月儿高》、《棉搭絮》等五大套曲(可惜大都失传)。他一口气连续吹奏五大套曲长达四小时之久,而且一人能持四支唢呐,口鼻同吹,听者无不叹服,因而,名满榆次城乡和邻近县邑。赵改全三十岁时因饥饿眩晕摔断脊椎无钱医治致残,背驼如弓,胸腔缩小,肺活量降低愤而改为吹笙。能把笙吹得如行云流水,如泣如诉,比唢呐的造诣更高一筹。新中国成立后,赵改全年近七十,人民政府送他救济款,称他是民间音乐艺术家。山西省广播电台曾录制过五大套曲的第一套并予以播放。赵改全晚年随女儿、女婿居于豆腐庄,一生授徒百余人,著名的有范村二(杨宏喜)陈侃五(萧五蛮)长凝三(宇文安德)药村三(药宪成)及其豆腐庄之外孙等。


209、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行国债是在1950年。

我国最早发行的债券,是1894年清政府为支付甲午战争军费的需要,由户部向官商巨贾发行的,当时称作“息借商款”,发行总额为白银1100多万两。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国债于1950年1月16日在全县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该债券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还清本息。


210、榆次解放后最早的幼儿园是1950年成立的榆次保育院。

榆次解放后,为解除广大妇女参加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后顾之忧,兴办托幼事业便列入了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1950年,中共榆次地委、专署机关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即榆次保育院,收30余名幼儿入园。这是榆次解放后发展幼儿教育的开端。


211、城乡小学最早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在1950年6月1日。

民国二十年(1933),中华慈幼儿协会呈由政府公布,定4月4日为儿童节,并公布儿童节纪念办法。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行委员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是把这一天定为我们国家的儿童节。第二年,城乡小学隆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3)

庆六一

212、榆次解放后最早的石油专营机构是榆次石油转运栈。

榆次石油转运栈,设在榆次道北街3号院(原挂车总厂址),只有一排150平方米的民房作为储存油品的库房。另外还有一处后院,9间民房作为办公室兼宿舍。榆次石油转运栈,隶属太原支公司,承担着全省石油的接卸、储存、分发、转运等业务。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4)

最早的铁路专用线


213、最早的大型体育场是1950年在东顺城街南侧、原俞家街东侧(今阳光花园小区处)建成的。

最初的体育场有5阶看台,场内建有看台灯光篮球场1个,占地3500平方米。1964年扩建为晋中体育场,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有6条400米环形跑道,场地中心有长90米、宽70米的足球场,四周建有6阶看台,可容纳观众1.3万人。以后体育场的设施、设备等条件逐年完善和提高。它不仅成为体育赛事的场所,而且也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1976年9月18日,晋中地区、榆次市、榆次县联合在体育场举行了10万人参加的毛泽东追悼大会。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5)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6)

原体育场主席台


2008年7月,锦东大道西侧,安宁东街与体育街之间,建成一座城市综合型公园与全省首座大型体育主题公园。原晋中体育场北开发为阳光花园小区。


214、最早的专业保险机构是1950年4月在东大街23号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榆次县支公司。

其业务受山西省保险分公司管辖,隶属中国人民银行榆次办事处。工作重点在农村,对个体农民的耕畜进行“看槽”保险。1986年4月,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榆次市分公司。到1990年,保险种类达到53种。


215、最早在农田使用化肥是在1951年。

传统施用的肥料都为人畜粪便、庄稼秸秆、草木等混合沤制而成,俗称“农家肥”。 榆次解放后,政府提倡兼施化肥,但农民一时不易接受。1951年,榆次个别农村开始使用化学肥料施肥。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化肥的增产作用才被广大农民所认识,使用化肥量逐年增加。20世纪70年代后,使用化肥量则快速增长。如今,人们对施用农家肥的粮食和蔬菜十分青睐。


216、最早赴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大会的是晋华纺织厂落纱工王兔妮。

王兔妮(1932——1958),女,祖籍河北省内丘县。民国初,父携全家逃荒,落户榆次。她12岁入“榆次纱厂”当童工。榆次解放后,她以娴熟的劳动技术创造了27.5秒的时间落50个纱锭,每分钟结头22个,质量达95%以上的全省纺织战线的最好成绩,成为解放后晋华纺织厂第一批发展的中共党员。1951年国庆节被省推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得一辆自行车的嘉奖,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参加了国宴。之后,她应西北国棉一厂全国先进生产者赵梦桃的挑战,以劳动竞赛闻名纺织战线。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7)

王兔妮

217、解放后最早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1951年竣工的潇河源涡大坝及1953年竣工的民生、民丰干渠工程。

1950年至1952年,榆次三千多民工投入了山西省水利局、榆次专署组织的潇河闸坝工程和与之相配套的南(民生)北(民丰)干、支渠建设。短短两年时间,工程胜利竣工并投入使用。一举改变了榆次潇河自流灌区旧有的落后面貌,使潇河的水浇地面积由原来的10万亩扩大到16万亩。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8)

潇河大坝

218、最早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乌金山镇峪头村刘彦领导13户农民创办的更新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4月初,峪头村刘彦领导13户农民试办了榆次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更新农业合作社。这个社是以共产党员刘彦办的常年互助组为基础,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吸收13户农民入社,共52人,22个劳力,399亩耕地,2头牛,6头驴,1匹马和1辆马车。一年后,生产成果超过本村社外群众的生产水平的20%,初步显示了集体生产的优越性,办社获得了成功。1953年,榆次又有张庆村的李三毛、韩家寨的孟玉贵、麓台村的张三牛等7个常年互助组转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土地保留私有,入股分红,以劳动日计酬,按劳分配。合作化,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绩和主流。


219、最早建成的变电站是1952年所建的郭家堡变电站。

郭家堡变电站位于经纬厂,装机容量1000千伏安微型变压器2台,实际容量1750千伏安。同时,建成太原至榆次省内第一条33千伏输电线路。建成后,除供经纬厂用电外,也供城区用电,使榆次在晋中首家进入大电网供电,也为晋中地区开创了跨区域建设电网迈出第一步。从此,城区用电基本得以保证。此站在使赵变电站建成后即拆除。


220、最早出席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焦莲花。

焦莲花,1915年生,沁县人。她10岁被卖到武乡做了童养媳,1949年迁来榆次。不久,她被选为榆次栈房街居民区的妇代会主席。1952年,她光荣出席了第二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9年,任栈房街党支部书记兼妇女主任。她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干部”。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9)

焦莲花

221、解放后最早的缝纫服装社是1952年由市供销社负责手工业工作的机构领导组织的城市17户个体手工业者服装社——妇女缝纫社。

1952年11月,郑东英、郭秀珍等17户个体手工业者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逐步走组织起来的道路。她们带头赁厂房、搬机器、凑资金,在原北大街39号组织了榆次第一家“妇女缝纫合作社”,为榆次手工业个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起了带头引领作用。随后,车辆合作社、铁业合作社、钉秤合作社、钉锅合作社、钉掌合作社等相继成立。


222、现代最著名的榆次籍晋剧表演艺术家有:晋剧青衣“牛派”创始人张庆乡小张义村人牛桂英、晋剧小生“郭派”创始人郭家堡乡郭家堡村人郭凤英、晋剧“小旦翘楚”“山西戏坛三大美女之一”“冀派”创始人庄子乡紫坑村人冀美莲。她三人在晋剧“四杆旗”、“四大名家”、“四大领军人物”( 丁、牛、郭、冀)、“五大流派”(丁、牛、郭、冀、程)中占其三。

还有:被誉为“晋剧皇后”的郭家堡乡南关人王爱爱、被誉为“继承丁派艺术较多,能再现当年丁果仙醇厚韵味”的张庆乡演武村人白桂英(本为演武村王姓,白姓是其养父的姓,养母为丁果仙弟子丁艳霞。白桂英高徒孙红丽是当今著名“丁派”传承人和青年晋剧表演艺术家)等。

牛桂英(1925——2013),原名月英,乳名英子。是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晋剧四大名角,还是晋剧青衣四大师(程玉英、牛桂英、梁晓云、花艳君)之一。她9岁涉足梨园,13岁登台演出,先工须生,后改唱正旦青衣。她以唱腔婉转缠绵、吐字清晰、扮相俊秀、表演稳健大方、细腻传神而著称,形成了独特的“牛派”表演艺术风格。1952年,她与丁果仙、郭凤英等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汇演时,在《打金枝》中饰沈后,荣获二等奖。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委员、山西省剧协副主席、山西省晋剧院名誉院长等职。她还获得“晋剧瑰玉,艺坛精英”等荣誉称号。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0)

牛桂英

郭凤英(1921——2007) 女,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10岁时拜晋剧名伶王应锦(艺名:万盏灯)为师,工小生。11岁登台演出,成为晋剧“郭派”创始人。1952年,她和丁果仙、牛桂英等赴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汇演,荣获二等奖。1955年,她们所演的《打金枝》由“长影”拍成舞台艺术片搬上了银幕。曾任阳泉新新晋剧团团长、太原市晋剧一团副团长(团长丁果仙)、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戏曲学校名誉校长等职。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1)

郭凤英

冀美莲(1921——1979),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祖籍文水县下曲镇人,后迁至文水县城内西街居住。她在十岁左右,随母改嫁到榆次紫坑村冀银生家中,改为冀姓,成为紫坑冀氏始祖冀海的二十五世孙。她13岁拜王有福(艺名:“一点红”)为师,攻学晋剧花旦兼刀马旦。冀美莲为人淳朴,性格耿直。在旧社会,不演淫荡荒诞、低级下流的剧目,拒绝为日寇演出。新中国成立前后,她在太原与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等共同演出,被誉为“小旦翘楚”。她貌美俊秀,还被誉为“山西戏坛三大美女之一”;扮相妩媚动人,“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手指一出来就要倾倒无数观众后生;唱腔委婉缠绵,俏丽脆气;做戏舒展大方,惟妙惟肖。1952年,她赴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汇演,和牛桂英、郭凤英一起获演员二等奖。1955年,晋剧《打金枝》在“长影”拍摄时,让其徒弟也是她的干女儿冀萍代表“冀派”扮演升平公主,受到一致好评。她曾赴朝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拿手的折子戏。她先后担任过华北晋剧团、省晋剧一二团领导以及山西省政协委员等。1979年,特邀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振兴戏曲百花齐放活动。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2)

223、最早采用暖气供热是1953年在国营经纬纺织机械厂新建宿舍内。最早区域供热是1986年在花园路建成的环卫供热小区,。后发展为联片供热。


224、最早在城区出现脚踏三轮车是1953年。

最初出现的脚踏三轮车,以拉运上下火车的旅客为主要业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脚踏三轮车主要用于小型或轻型货物的短途运输。进入21世纪,逐渐被电动三轮车替代。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3)

225、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

1953年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全县46031户,其中农户38109户;全县181602人,其中男101536人,女80066人;全县农业人口132532人,非农业人口49070人。


226、最早的农场于1954年春在南关阁东街创办。

榆次县农场的厂址在南关阁东街的水圪洞处,办公地点在阁东街的火神庙内。初建时,由李茂虎负责筹备建设,盖了几间房,在小东关划定了40亩土地作为科学试验田,农场雏形初具,为全面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农场的建立,打响了榆次科学种田第一炮,开创了科学种田,推广新技术的先河。


227、最大的国营机械企业是1954年建成的国营经纬纺织机械厂。

国营经纬纺织机械厂占地2066716平方米,建筑面积376648平方米,其中工业生产占用面积170070平方米。它是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直属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全民所有制纺织机械制造企业,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纺织机械制造厂,属国家大型一类企业,也是我国500家利税大户之一。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4)

228、解放后最早修建的汽车路是1954年开工建设的太(原)洛(阳)公路。

这段公路因战争破坏和年久失修,路面坎坷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汽车行驶很是困难。1954年,由省公路局工程队承担施工。太洛线从太原起,途经榆次的秋村、使赵、城区、修文、东阳、孟高庄,计长31公里。


229、最早结束“耕地不用牛”历史的是1954年6月山西省第一个拖拉机站在张庆村的创建。

使用机械耕地在当时中国农村是破天荒的大事,拖拉机下地那天,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来参观,人流如潮,两台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在人海中吼叫着前进,人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不仅没有把地压实,而且翻得又深又快,老木犁根本无法比,人们无不欢呼喝彩。

在张庆建成的山西省拖拉机站,有拖拉机3台,其它农机具15台。第一任拖拉机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是榆次县委副书记邓峰。张庆村女青年王梅芬、冀静香、周惠兰成为山西省最早的女拖拉机手。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5)

230、最早定点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的工厂是建于1954年的晋中化工厂(前身是:榆次矿业厂)。

该厂最先生产黑火药、纸引线、硝基炸药、导火索,是山西省最早的地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的工厂。


231、最早的公私合营试点于1954年9月在万顺号进行,组成公私合营光明食品厂。

万顺号是榆次解放前的一家糕点杂货行。榆次解放后,在恢复国民经济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能认真贯彻共产党的各项政策,遵纪守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被晋中地区列为全区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试点单位之一。公私合营后,将万顺号改名为榆次光明食品厂,为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经验。1958年,改为榆次市国营食品厂。


232、解放后最早修建的桥是修文镇郭村潇河木桥。

1955年8月竣工的潇河木桥,是一座宽4米,长290米的简支梁木桥,由山西公路局投资修建。整座桥全是木桩、木面,木栏杆,样式美观大方,是当时晋中地区最大的一座木桥。


233、最早能从有线广播中听到榆次新闻是在1955年3月10日。

当时的榆次广播站全部设备仅有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提供的4部500瓦的扩大机。职工编制26人。榆次广播站是晋中地区第一个有线广播站。


234、解放后最早的农村幼儿园是北田镇杨梁火花农业生产合作社幼儿园。

北田乡杨梁幼儿园火花农业生产合作社幼儿园创办于1955年3月,由村妇联主任郭玉凤具体指导,选拔了热爱幼教工作的张喜花担任教师。初入幼儿30人,分大中小3个班,开设体育、唱歌、美工、识字、游戏等。1960年,幼儿教师张喜花出席榆次文教群英会并被评为先进幼儿教师。


235、解放后政府最早在老城内南、北大街和西顺城街安装路灯是1955年6月。

路灯的发展史是一部追求光明的创业史。路灯最早起源于15世纪,目的是为了让伦敦冬日漆黑的夜晚明亮起来,伦敦市下令,要求在室外悬挂灯具照明,这就是路灯的初始形态。最初的路灯采用蜡烛和油灯。后来使用煤油灯和汽灯。中国第一盏煤油路灯出现在上海街头,当夜晚来临,人们都争先恐后的前往一睹它的风采,之后改成煤气灯。直到1879年,上海亮起了中国第一盏电灯,但是那时候的马路电灯使用起来很不便捷,需要一台10马力的内燃机发电组,每根电线杆上都要安装闸刀开关,需要人工操作。说到人类用电照明的历史,一定会想到俄罗斯人洛德金和美国人爱迪生,洛德金发明了白炽灯,获得了罗蒙诺索夫奖,几年之后,这种灯泡经过爱迪生的改进,亮度更强,成本更低,随着这种灯泡的大量出现,电灯代替汽灯走上了道路照明的舞台。民国十三年(1924年)榆次魏榆电灯公司发电后,榆次最先装用路灯是北关正太铁路道口。1955年6月在老城内南、北大街和西顺城街由政府首次安装路灯,灯泡全部为普通白炽灯,主要干线每盏为100瓦,次干道为40瓦,小街道为25瓦。


236、最著名的出席全国首届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最早的女拖拉机手之一是王梅芬。

王梅芬 女,1936年生,怀仁村人,在张庆外婆家长大。1954年和张庆村女青年冀静香、周惠兰一起成为山西省第一代女拖拉机手。1955年9月出席全国首届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国庆六周年庆典。被评为山西省1955年度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6)

237、最早的、榆次历史上真正的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服务机构是榆次卫生合作小组。

1956年5月1日,在榆次东门外正式成立了榆次卫生合作小组,先属城关区,隶属榆次市卫生局领导,全面负责榆次城区的环境卫生。到1957年初,卫生合作小组又组织成立了清扫组,开始了街道清扫工作。


238、最早、最好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张庆曙光农业社。

1956年初,在榆次县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张庆曙光农业社率先进入高级社。早在1953年,张庆村村长杨立业和村党支部书记李三毛就学习峪头村刘彦办社经验办起了“李三毛农业社”。1954年,李三毛农业社由原来的30户,扩展到180户。在著名作家胡正的提议下,更名为张庆曙光农业社。到1956年底,社员扩展到300户,全社粮食总产量达到240万斤,平均亩产达到300余斤,充分显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


239、最早的自来水出现在1956年春的榆次城区北大街。

1956年,榆次市自来水厂兴办供水工程,当年在东大街88号院内利用日伪遗留下来的直径75毫米管井,经人工开挖,再用旧城墙砖砌筑旱井筒,建成一座高8米,储水15吨的供水塔。安装2英寸离心泵,露天操作。售水站只有一个,市民开始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7)

240、最早成立的街道办事处有:西南街办事处、东北关办事处、晋华办事处、郭家堡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简称街道办、街办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基本城市化的行政区划,与乡和镇同属乡级行政区。其下辖若干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

1956年5月,在榆次城区成立了西南街办事处、东北关办事处、晋华办事处、郭家堡办事处,这4个办事处是榆次城区最早成立的办事处。

1969年,将西南街、东北关、晋华、郭家堡4个办事处分别更名为:立新办事处、东风办事处、东方红办事处、红卫办事处。这4个办事处均属榆次县城镇革命委员会管辖。

1958年,全榆次市(含城区和农村)划分为6个人民公社,原西南街等4个办事处属市区人民公社管辖。

1984年后,撤销城镇人民公社,城区划分为10个街道办事处,下辖79个居民区。


241、最早的动力水车和单级离心泵灌田是在1956年。从此,逐渐取代了辘轳、吊杆或斗式畜力水车。

1950年至1955年,榆次人工浅井仍沿用辘轳或畜力水车提水。1956年至1957年,鸣谦一带老井区开始用以锅舵机为动力的水车提水。1958年后,农村陆续实现电气化,以电动水车和链条泵为主的提水工具大量发展,少数水井开始使用7至25米扬程的小型潜水泵抽水,从而使畜力水车淘汰无几。1964年以后,多数人工井和大锅井的提水工具又由离心泵取代了动力水车和链条泵。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离心泵、机井泵、土井泵又逐步被适宜深井配套的潜水泵和深井泵取代。


242、最早结束几千年来人工井下作业打井历史的是1956年引进“五六型”竹弓打井法。

1956年,榆次从河南引进“五六型”打井法,先在城南王村试点后逐步推广应用。当年,榆次的水井由345眼增加到1025眼。此法是利用竹弓弹力提升针头,再以人力下压针头冲凿井孔的一种打井方法。它的应用,基本上结束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用人工在井底用锹、钗、桶、罐拉泥的井下作业,同时也克服了人工大口井挖到一定深度因水涌过快而无法再挖的弊端。

写作辛苦 严禁剽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点击以下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

榆次之最1——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榆次之最2——隋唐至宋金时期

榆次之最3——元明时期

榆次之最4——明清时期

榆次之最5——清代中后期(1821年——1911年)

榆次之最6——民国前期 (1912—1937)

榆次之最7——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 (1937—1949)

更多怀旧文章和视频,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本公众号

榆次发展历史(榆次之最8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