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舞狮子

古中国,大运城,万荣年,最中国!年年迎新,年年过年,唯独有咱万荣的年最具有民族风情,最具有中国味道,最能体现咱老百姓图平安、盼进步、念吉祥、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万荣过年习俗敲锣鼓简介(万荣过年西村抬阁)(1)

正月里来是新春,每当看见舞狮子,就不由地怀想起我们范村的已故艺人张义惠。他不但人长的精神帅气,还能说会道风趣幽默,他开大车跑遍全国各地,方圆十里八村大人小孩都认识他,总爱和他谝闲拉家常。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武枪弄棒十八般武艺样样在行,敲锣鼓拉胡胡唱蒲剧更是无师自通,特别是舞狮子更是他的看家本领。

万荣过年习俗敲锣鼓简介(万荣过年西村抬阁)(2)

狮子翻山 每年刚过正月初五,他就会联系组织村里喜欢闹热闹的人练习锣鼓、耍狮子。他掌的狮子头,全喜耍尾。一出场先是跳角过方桌,窜越奔走在两米高的木桩上,那利索劲引得全场掌声连连,踩上两根斜拉的粗麻绳,十块一米长的木板组成的绳梯,要爬到相当于五层楼房高的木塔上,所谓的狮子大翻山。两个人顶着一张皮,一步一步摇头摆尾听着有节奏的锣鼓声往上爬,到了半山腰,有时大绳间距过宽,还要一边表演一边摆弄绳梯,又要不停的往台下蹬蹄筛毛,不能让观众看出半点破绽。

万荣过年习俗敲锣鼓简介(万荣过年西村抬阁)(3)

一到山顶上就张牙舞爪地连续表演五个惊险动作,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要翻越两座木梯组成的山峰。到了最边缘的地方,连人带狮子头都要倒吊在半空中,两个大手电就是雄狮的双眼,还要不停的转換角度直射到人们脸上。台下人山人海鸦雀无声,静静的观看着,把心都提到喉咙眼上。这时候,义惠嬷和全喜妈更是如坐针毡,顾不上看热闹却在家里烧香瞌头,乞求菩萨保佑她娃平安吉祥。因为舞狮子惊险好看,群众爱看,至今在万荣周边还流传着西村的抬阁丁樊的鼓,范村的狮子过十五!

万荣过年习俗敲锣鼓简介(万荣过年西村抬阁)(4)

县城表演 狮子刚下山,他又要准备前往县城表演。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当十五大早就会起床,开上自己的拖拉机,装上锣鼓、狮子皮,集合拉上演出人员,八点钟必须赶到县城果苗厂门前。一宗一件收拾好,化妆完毕,他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九点钟热闹一开始,他和全喜顶着狮子皮,踏着粗狂豪放的锣鼓声,有板有眼威风凜凛的爬行在大街上。一会儿撞向两边的人群,眨一眨大眼睛,一会儿呲牙裂嘴蹬蹄摆尾,吓的人们直往后退。每到观礼台前,先来个狮子大张口连连打滚,翻上两三来回,一点都不露脚露手,在热烈的掌声和喝彩中,你就知道顶狮子皮的是两个内行老手。然后靠着人群模仿狮子的各种原形动作麻利迅速的跑上两圈,场地一下子就打开了一大半。

万荣过年习俗敲锣鼓简介(万荣过年西村抬阁)(5)

这时候,指挥狮子的武士高举绣球,闪亮登场,逗的狮子直打立弄,怒吼着连蹦数下噙不到绣球,狮子就垂头丧气的爬在地上直打哆嗦,摇头闭眼。稍有缓歇又反扑过来,越障碍、过桌子,有时还用各种假相来迷惑你,狮子眨眼、洗脸、挠腮、抓虱子,动作活灵活现,神气优美极了,时不时总会赢得观众拍手叫绝,到了最后,忽然狮子兽性大发直奔过来枪走绣球,跃上方桌,张开血口吐出红对联,恭贺全县人民新春快乐,台下顿时便在呼叫呐喊声中沸腾起来。

万荣过年习俗敲锣鼓简介(万荣过年西村抬阁)(6)

雄狮踩院 正月里的农村,到处都是扭秧歌、闹热闹、打秋千、唱大戏,更为热闹的就是雄狮踩院子镇宅避邪,招财进宝。全村上下几十号年轻人敲着锣鼓随上狮子,说着谝着抽烟着,后面紧随着一大帮看热闹的小孩和看客,前往在外工作的、喜添贵子的、考上大学的和家境不顺的家中踩院子,给全家带来对美好生活的幢景。每到之处,主家都是夹道欢迎,忙着取麻花、递柿饼,苹果花生拾下了一大盘,全家老小的那份那热情劲就别提啦。

万荣过年习俗敲锣鼓简介(万荣过年西村抬阁)(7)

狮子冲进门威武雄壮,气势恢宏,但见他在院子的中央先打个滚,再把院子四角踩了个遍。紧接着锣鼓就敲起《新上市》、《狮子磨牙》、《狮子滚绣球》,直敲得满院生辉,热闹非凡;然后,狮子连翻几个斤斗,用卧姿、站姿、蹲姿引得全场老小哄堂大笑,最后再和主人合影留念才算踩院子结束。主家人满心感激的看完狮子表演,喜上眉梢,啧啧称赞,都会连忙掏出10元、20元略表心意。整个正月就这样东家踩了进西家,热热闹闹的一直踩到龙抬头。

舞狮,起于汉代三国无以考究,源于东南西北没有定论,她是一种集娱乐、武术、杂技、音乐、信仰、竞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活动,是全国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万荣舞狮这一民间节目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将会和万荣笑话一样走向大江南北,撂红全国各地,定会成为让每一个万荣人引以为豪的民间绝活和靓丽名片!

万荣过年习俗敲锣鼓简介(万荣过年西村抬阁)(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