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阴符七术本,即根本,指人心本篇认为修炼内在精神为行为之本,要以内在精神的修炼来支配外在的肢体行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鬼谷子三十六秘术书?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鬼谷子三十六秘术书(经世致用的驭人之术)

鬼谷子三十六秘术书

鬼谷子:经世致用的驭人之术(五)阴符七术原创2022-07-15 17:52·史心可鉴

本经阴符七术

本,即根本,指人心。本篇认为修炼内在精神为行为之本,要以内在精神的修炼来支配外在的肢体行为。

陶弘景曰:“阴符者,私志于内,物应于外,若合符契,故曰阴符。”

本篇讲谋臣策士如何养炼自己内在的神气、意志、智识,以调动自身潜质,运用自身力量去解决外部问题。全篇由七术组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七术之间又存在内部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整体。

01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入。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之谓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知,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盛神即蓄养神气。在人体之中,五脏之气主宰着人的精神活动,其中神气(心气)最为重要。神气居于心中,主宰人的思维。神气旺盛,反应就灵敏,处事就迅速,而容易成功。人如何才能达到神气旺盛呢?本篇认为,在宇宙生成的过程中,道乃是根本,一即万物开端,人为万物之主,故人之生成亦道之化育的结果。人应使自身之神气与大道元气化而为一,成为体道的真人,神气才能居于心中,使人精神旺盛,才能够应付外界瞬息万变的形势。

02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惶,欲不惶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装。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装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神气旺盛还需要控制欲望,即养志。志者,心之所之也,也就是人之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心里所要思考的事情就越多,既想实现此目标,又想达到彼目的,心思摇摆不定,思虑不能专一。由于神气居于心中,心动必然导致神气不得安稳。神气不稳,则精神散乱,盛神则不可实现。故盛神必须节欲。

03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思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思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侯之也。计谋者,存亡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侯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闭,知万物所造化,见陰陽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意,即心之思维活动。本篇即讲如何提高思维能力。本篇认为“心欲安静,虑欲深远”,人之思虑是否深远,取决于静心程度。正因为如此,计谋成败亦是由心是否安静以及静心之程度所决定。故计谋时,心态一定要保持平和,做到内视、反听、定志,则计谋可成。

04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铁。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馀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已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分威即分散对手之内在威势。自己先静固志意,使神气归居于位,则威势自盛。威势盛,则不可阻挡,不可阻挡即可分他人之威。如此,如己有意图,他人必来应和,如己有行动,他人必来跟随。然自己亦需保持清醒头脑,仔细审查对方意图,掌握对方漏洞,加以利用。一方面不让自己威势受到削弱,另一方面不让对方把威势建立起来。同时也要注意弥补自身缺陷,不让别人有可乘之机而分散己方的威势。

05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失威势,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散势,即分散对方的外在威势。分散对方威势,务必寻找对方漏洞,利用漏洞,使其瓦解。散势须自身蓄积威势,然后待机而发,对方之势必然崩散。

06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客,或贺机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庄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计谋要如圆形器物不停转动一样源源不断产生出来。谋臣策士在制定计谋时,要注意在“圆”与“方”之间相互转化。“圆”要求计策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包容性,以便随着形势的变化及时补充调整。“方”要求计策具有针对性,能够切实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当然,转圆并不总是带来利益,使用不当亦可能带来灾祸。圣人因能先知存亡之所在,故使用转圆之术总能趋长避短,及时从转圆术中解脱出来,形成固定策略,给自己带来稳定的利益。

07损兑法灵蓍

“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夫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装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兑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做事要避免过刚过直,应多追求变化,此乃处理遇到危险征兆问题时的关键。万事万物皆多有偶然而多变化,对待万事万物,亦不能以静止的僵化态度来对待,而应以运动的态度来对待,就像蓍草占卜一样,不断变化,以求得合适的结果。

盛神乃思维敏捷办事成功之基础。盛神需养志,让神气安居于心。盛神能实意,让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产出计谋。神盛能散发己方的威势,亦能消解对方的威势。实意产生计谋,使计谋的产生像转圈一样源源而出。计谋应针对当时实际情况,灵活变化,则无所不能,无所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