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疫情期间通过淘宝网店非法经营口罩案,查获涉案口罩59.3万只,案值超百万,目前已移交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

深圳网购口罩骗局(竟收到破旧路由器)(1)

伪劣口罩

2月19日,庐阳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交办线索,有消费者声称淘宝店铺“鼠你吉祥2020”涉嫌销售三无口罩且价格过高。获此线索后,庐阳区市场监管局于2月20日赴庐阳工业园一公司进行检查,现场发现5盒无任何中文标识的白色口罩。

经查,当事人马某某通过微信购买一次性口罩593000只,进货均价为0.49元/只。然后通过淘宝店铺“鼠你吉祥2020”对外销售,截至案发时,已销售75950只口罩,销售均价为3.79元/只,非法经营额为28万余元。其行为涉嫌哄抬物价和非法经营。

鉴于该案案情重大,涉嫌刑事犯罪,庐阳区市场监管局已于2月25日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做进一步侦查。

深圳网购口罩骗局(竟收到破旧路由器)(2)

在全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时候

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疫情大肆实施诈骗

安徽警方利剑出击

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时

严打各类涉疫违法犯罪

石台破获口罩诈骗大案涉案17.7万元

“我是来报警的,我在网上买口罩被骗了17.4万元!”2月17日上午11时许,一年轻女子急匆匆地赶到石台县公安局七都派出所报案。报警人温女士焦急地诉称,其在微信上向他人购买口罩,对方收钱后好几天没有发货,联系对方也不回,怀疑被骗了。

询问得知,温女士是河南省义马市人,男友是石台县七都镇人,两人现居住在七都镇。因为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口罩等防护物资紧俏,看到朋友圈中到处都是卖口罩的,温女士也打算在微信朋友圈找些口罩货源,自己再加价出售从中赚点钱。

深圳网购口罩骗局(竟收到破旧路由器)(3)

温女士很快微信联系上了在朋友圈发卖口罩消息的陈某,昵称“皓”。温女士询问其口罩的类型、产地、价格等信息,陈某称他卖的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并称“有个厂家货源”,随后,他把昵称为“小不生才”的雷某微信推荐给了温女士。

2月12日,温女士在接到湖南、四川等地5人的6万个口罩订单后,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向此前通过微信联系到的供货人陈某、雷某陆续发出5笔货款共计17.4万元。

2月13日,温女士找对方索要快递单号,对方诡称“两个快递被政府拦截收走了”,并通过微信语音告诉温女士,“不要紧,我会帮你联系购买国外的口罩,口罩到了广州,然后通过顺丰快递发给你,两天就可以出快递单号!”

但到了2月15日,温女士联系供货人,他们一直不回信息,也没有按约定的收货地址收到口罩,她感觉自己被骗了,连忙到派出所报案。

涉案17.4万元!七都派出所立即将案情上报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此时全国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接到案情上报后,县公安局高度重视,刑侦大队立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攻坚小组,对涉案资金流、人员等信息等进行分析研判,在池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藤摸瓜,迅速锁定浙江温州籍人董某、陈某某(女)、雷某,福建宁德籍陈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让人担忧的是,温州市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群众遭受损失案值如此之大,时间拖延一天,办案难度就增加一分,更何况如果不及时破案,嫌疑人还会继续作案祸害更多人!”刑侦大队负责人表示。

面对疫情,面对受害群众,石台刑侦办案民警没有犹豫、没有后退。2月19日,石台刑侦攻坚小组决定兵分两路,一组先行奔赴温州,对涉案的董某、雷某进行侦查,另一组奔赴福建宁德对陈某实施侦查。“尽量确保办案民警自身安全!”临行前,局领导反复叮咛。

天下公安是一家。根据掌握的线索,在浙江、福建警方的大力支持下,涉案人员的踪迹很快显现。石台警方到达温州时,雷某已被浙江泰顺警方抓获。2月22日至2月24日,涉案的董某、陈某某(女)、陈某先后到案。

17.4万元的资金流、众多的“涉案人员”、从境内到境外……随着一个个关键人物的落网,办案人员对逐个人员逐条信息条分缕析,抽丝剥茧,案件终于水落石出。

陈某,福建宁德籍人,微信昵称“皓”,是温女士寻找的第一个口罩“供货商”,手里没有口罩;雷某,浙江温州人,昵称“小不生才”,陈某介绍给温女士的第二个口罩“供货商”,手里没有口罩;董某,浙江温州人,雷某认识的微信好友,手里也没有口罩;陈某某(女),董某之妻……以上人员,除董某、陈某某是夫妻外,其他人员均互不相识,基于逐利的目的,他们在微信平台大额转账,做起了“口罩买卖”。

经查:疫情期间,口罩类防护物资紧俏,温女士为赚取利润,打算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寻找口罩货源后,再以每只口罩加价一角钱卖给他人。2月12日,温女士在接到湖南、四川等地五人的6万个口罩订单后,通过微信向陈某、雷某以单价2.8元至3元不等的价格订购6万个口罩,并将5人相关收货信息发至雷某。雷某、陈某在收到温女士转的17.4万口罩款后,只把其中4人4万个口罩款12万余元打至董某(以其妻陈某某姓名在银行开户)处定购,剩下的5万余元口罩款,雷某伙同陈某瓜分后用于高档消费。

令人咋舌的是,董某层层转卖给温女士的口罩,居然还是通过微信,让人从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邻国市场收集、汇总、入境后,再邮至广州、快递寄往温女士指定收货地址的。如此大费周折,时间自然拖延了。

据陈某、雷某交代,两人均没有正当职业,收入拮据,满足不了消费需求。温女士转账的17.4万元到账后,看到自己账户里有这么多钱,两人一时财迷心窍、动了歪心思。在将口罩款12万余元打至董某后,两个不曾谋面的“供货商”商定,共同瓜分了余下的5万余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雷某因还涉及其他口罩诈骗案件被浙江泰顺警方抓获,陈某因涉嫌诈骗已被石台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挽损追赃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曾凡旺董健)

芜湖警方12小时抓获口罩诈骗嫌疑人

微信转账购买口罩,收到的竟然是一个破旧路由器。2月26日,芜湖市弋江警方历经12日小时往返4000公里,在四川成都抓获利用境外软件实施口罩诈骗的嫌疑人袁某,斩断一境外洗钱团伙伸向境内实施诈骗的爪牙。

近日,在广东创业的芜湖弋江区市民裴先生在一款境外交友软件上看到有人在兜售KN95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眼看复工复产在即,作为企业负责人的裴某急于收购大量口罩用于日常生产防护。在市场供货紧缺的情况下,裴先生与对方联系购买1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100个KN95口罩。他先向对方付款了3500元,对方不久就发了一个快递单号。裴先生见状深信不疑,再次联系卖家追加700元口罩。几天后,裴先生收到快递,拆开一看竟然是一个破旧路由器,再次联系卖家,对方却将其拉黑,他知道上当受骗连忙报警。

接到报案后,弋江警方立即对受害人的微信以及相关转账交易记录开展调查,发现受害人被骗的金额几经周转最终被转移到成都四川巴中人袁某的账户上,结合袁某的行为轨迹,发现其有重大作案嫌疑。

2月26日凌晨,综合打击队民警立即奔赴成都,找到袁某的所在地,在当地民警配合下于当日中午将袁某抓获,随即民警不顾疲劳立即乘坐晚间飞机将嫌疑人带回,整个过程只用了12个小时。

经审讯,一个利用疫情进行诈骗的跨国犯罪集团浮出水面。嫌疑人袁某自去年9月待业在家一直无所事事。好逸恶劳的他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只要提供自己的微信账号供他人转账洗钱,就能从中抽头盈利。想到坐在家中动动手指头也能等钱收,袁某心动不已,遂于2019年11月起,在某境外软件上与相关上线取得联系,专门承接帮助境外赌博网站“洗钱”的业务,每笔转账抽成1.2%到2.2%不等,其中有个稳定的上线叫“杀猪盘”。

今年2月初,全国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急缺口罩,“杀猪盘”找到袁某校要一起干口罩诈骗,并承诺抽成4%,袁某发现有利可图就答应下来。每次“杀猪盘”在该软件上把买家的微信推送给袁某,由袁某负责与对方聊天,待买家付款时,上家再把银行卡发来要求受害人汇款,受害人付过款后再由同伙快递一个类似路由器的物品给对方。袁某同上线的联系全部通过该软件完成。据袁某供述这个未谋面的同伙一直在泰国。

2月27日,犯罪嫌疑人袁某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任佳黄阳)

网购口罩诈骗25万,濉溪警方迅速破案

近日,濉溪县公安局破获一起以卖口罩为名义实施的网络诈骗案件。

2月8日,濉溪县公安局孙疃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邵某报警,称自己通过微信购买了25万元的口罩,对方却迟迟不予发货,怀疑自己被骗的他赶紧来到公安局报警。根据邵某提供的相关信息,孙疃派出所认为此案极有可能是一起网络诈骗案,遂立即与刑侦大队取得联系。

深圳网购口罩骗局(竟收到破旧路由器)(4)

接手此案件后,刑侦大队迅速立案调查,联合网安大队在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迅速确定嫌疑人为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的张某。

通过进一步工作,民警发现同一时期,上海、深圳等都有类似案件,且犯罪嫌疑人为同一人。2月11日,民警发现张某已潜逃至陕西省宝鸡县,遂立即与宝鸡警方取得联系。在宝鸡警方的配合下,很快确认了张某在宝鸡某宾馆落脚的信息。然而,就在民警刚刚开车到达高速路口,准备前往宝鸡抓捕张某时,却获取了张某已于当天凌晨离开宾馆,且未办理退房手续。

民警迅速再次开展调查工作,很快确认张某已潜回江西上饶老家的信息。民警当机立断,立即驱车前往江西。此时,张某早已将手机关机躲了起来。

深圳网购口罩骗局(竟收到破旧路由器)(5)

走访、排查、通过其家人开展工作。疫情期间,吃饭住宿均有不便,刑侦大队的民警们硬是靠着方便面和矿泉水在异乡整整坚持了12天,终于2月24日将张某成功抓捕归案。

深圳网购口罩骗局(竟收到破旧路由器)(6)

经审讯,张某对自己通过微信以出售口罩为由,多次向上海、深圳、湖南、安徽等地实施网络诈骗5起、涉案金额28.5万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王妍巩宁)

滁州南谯速破重大口罩诈骗案

2月20日,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迅速行动,成功破获以贩卖口罩为幌子的重大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48.8万余元。

2月20日16时许,滁州南谯警方接到群众报警:滁州某公司负责人汪某,在通过微信好友购买口罩时,被骗货款36.25万元。接到报警后,南谯分局刑警三队民警立即展开调查。

经查:2月初因公司复工,汪某急需购进一批普通一次性口罩。其在本人的微信朋友圈多次发布求购消息。2月11日,一个网名叫“阿豪”(陆某豪)的微信好友主动联系汪某,称其可以弄到大批量一次性口罩。面对公司即将复工的情况,心急如焚的汪某相信了“阿豪”。2月16日,汪某与“阿豪”见面对接具体事宜,“阿豪”称自己叫陆某豪,并谎称自己有口罩货源。汪某于是信以为真,并谈妥以每只2.5元的价格从陆某豪手中购买14.5万只口罩,共计36.25万元。为获取汪某信任,陆某豪还佯装与汪某签订购买口罩协议。协议签订后,汪某便将36.25万元的进货款汇入陆某豪账户。几天过后,汪某见陆某豪迟迟不发货,多次询问,陆某豪均以货源还在协调,快递在运输途中百般拖延。汪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报警求助。

当天下午,犯罪嫌疑人陆某豪到案。据其交代:自己并没有口罩货源,一开始就是骗汪某的。当汪某36万余元货款到账后,他便在网上赌博,把36万余元悉数输光。他发现,在网上卖口罩是一门“生财之道”,于是主动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有口罩货源,又以同样方式骗取另一位微信好友上海籍张某12.6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陆某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孙晟杨文逸)

警方提醒

疫情当前,广大群众要警惕不法分子借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购买口罩、手套、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用品时,一定要到正规实体商店、药店或通过正规电商渠道购买,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微信平台交易。一旦被骗,要及时拨打110或者到附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警探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