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一加8 Pro国行发布已经过去11天了,在去年凭借一加7 Pro一鸣惊人的一加今年继续大刀阔斧地准备新品,又是大改LOGO又是员工怒怼数码博主,这款新机的诞生可谓轰轰烈烈,热度不亚于上一代产品。

从最开始看到青空、银翼配色的惊艳、对白piao到老板新机的期待到现在,随着对这台手机的逐渐了解,我的心路历程也是不断在变化,这里就简单聊聊这10天的一点使用感受,最后谈谈一加每年都要经受的两个灵魂拷问:氢OS现在还简陋吗?今年的产品是不将就还是不讲究?

外观方面,我曾说过一加的审美最不用担心,虽然并不是最合我口味的,但至少没有三星那样颜值飘忽不定忽上忽下,也没有小厂那样坚守自己审美的同时又要为捉急的销量小心翼翼地做点妥协。一加的审美可以说是比较中规中矩又不失体面,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配色都能体现这一点。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1)

一加8 Pro正面采用了一块双曲面挖孔屏,各边框宽度没有非常激进,但控制得也很得体了,曲面屏的曲率较大,相较于爸爸OPPO Find X2 Pro来说更激进,但大曲率也带来了更严重的偏色,只是因为一加的偏色面积被限制在了更小的区域里,对于视觉的干扰没有那么大。一般正常姿势握持手机使用时,屏幕两边轻微发黑发绿,但只要不死盯着看,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某些角度下,边缘反光会比较严重,可以说在实用性方面,我还是更青睐三星今年的“2.6D”屏幕。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2)

一加8 Pro背面没有跟随今年再次刷新审美下限的“麻将后摄”,宁愿不对称也依然坚持纵向排布摄像头,加上被各种吹爆的AG工艺青空配色,可以说是赏心悦目,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只能说后置模组还是太凸出。除此之外,机身开孔、按键都非常规整,没有什么细节让人觉得拉胯。

手感方面,去掉升降结构的一加8 Pro干练了不少,厚度和重量勉强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边缘,背面的传统艺能baby skin也没让人失望,各按键一点都不松垮(三段式静音键更紧,导致要调到中间那一档时还是要讲究点技巧)。6.78英寸的屏幕基本也就告别了单手操作,还好改善了一点上一代头重脚轻的问题。除了边框略割手,一加8 Pro基本挑不出什么很大的毛病了。在中规中矩的范围内把能做的做到最好,这就是一加的特点。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3)

屏幕方面,发布会展示了无数个“第一”,在违反广告法的边缘兴风作浪,具体参数也不复述了,反正是业内顶级的水平,到手后2K 120Hz安排上,爽快才是最重要的。关于120Hz,前段时间“边际递减效应”突然在数码圈流行起来,简单来说就是120Hz带来的震撼远不如从60Hz到90Hz。

这个说法在这个节点上听起来很酸,但不无道理。一加7 Pro的震撼我到现在都有印象,但拿到一加8 Pro滑动屏幕时,只觉得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似乎如果不做到这样就不是一加了。所以刷新率方面,我和大多数“恰烂饭”的博主观点一致,现阶段只要适配和优化做好,90Hz是够用的,120Hz有当然更好,但感知没那么明显。至于视频插帧这些,对于我这个不用手机看视频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感知。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4)

另外,一加8系列的动画应该针对120Hz有了一定调整,在保证流畅的基础上缩短了线程,看上去更干脆利落,突出了轻快的特点。软件适配方面做得也不错,主流应用里只有极少数没有适配了。

性能方面,一加8 Pro基本都没什么问题,日常使用完全OK,极限性能的释放比小米10差一些,温度控制得好一点(极限场景,如90帧 HDR高清《和平精英》、光明山脉全画质)。但发热问题的确不容忽视,在日常使用中似乎比其他865机型更不“冷静”,一些负载并不高的场景也会发热明显,而且导热的位置也有点尴尬,应该是在顶部边框,横向握持打游戏时比较难受。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5)

拍照方面是我的知识盲区,作为一个女孩子,每天也只用来扫扫码,这方面老板比我更有发言权,大家可以关注他@请不要叫我测评君,搜索一加8 Pro的关键词翻翻样张和测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这里额外提一嘴振动马达。对于这个我还是比较看重,一加8 Pro这颗X轴马达质感已经做到了天花板水平,相比上代一加7 Pro更扎实了一些,调校风格和OPPO Find X2 Pro类似,而且系统适配做得也不错,几乎每一步操作都有反馈,非常安心。

续航充电方面,一加8 Pro终于逆天改命,凭借一块4510毫安时的电池冲上了我们续航榜的中等水平,不打游戏正常使用一天还是问题不大的,不会像一加7 Pro那样紧张。应该说今年的5G旗舰,如果想hold住120Hz 2K,没个4500、4700毫安时这样的电池是搞不定的。至于充电,一加8系列最大的遗憾应该就是没有用上OPPO的65W快充,30W表现还是不错,从0到100e分钟充满,而且无线充电还是安排上了,离旗舰机又近了一步。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6)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7)

系统方面,这应该是一加每年被议论得最多的部分,就连部分云用户都张口就可以评论一句“氢OS呀?简陋”。“氢OS简不简陋”这个话题堪比华为、小米那样的顶级流量,在哪里都可以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说白了就是原生党和国产深度定制UI党之间的矛盾,两个群体互相看不上眼,其实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时隔一年再次用上氢OS,其实乍一看没有太多变化,各种操作逻辑、外观还是可以让人联想到原生安卓。但其实有很多东西在悄悄地加入、悄悄地丰富、悄悄地本地化。

首先感知最明显的是小窗模式。不过系统默认是弹幕式系统通知,设置后就可以接收到消息弹窗,可以说完成度还是较高的,左侧看消息,右侧单手打字,但相比Flayme的“标准答案”还是差点意思,圆角、留白比例不是很协调,没有常用聊天对象常驻的窗口,不能主动发消息也算是遗憾,但不吹毛求疵的话,日常打游戏回个消息还是比较舒服的。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8)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9)

其他方面一加的系统也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丰富,负一屏支持了主流的快捷方式,只是卡片式的界面没有做圆角适配,看起来和其他界面不太协调。小功能方面,氢OS甚至还借鉴了之前国产深度定制UI里长按指纹图标打开支付快捷方式的功能,而语音助手也沐浴在父爱的温暖里——直接照搬OPPO的Breeno。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10)

在这几天的使用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终于可以接受将一加作为主力机了,这种感觉在一加7 Pro上是没有的,因为个人更偏向国内主流深度定制的UI或者iOS,它们有的自成体系,有的针对国内用户习惯加入了许多定制功能,并且游刃有余地开始在字体、动画、外观上面下功夫,并开始往信息安全、办公、信息传输等方面探索。

而今年的氢OS相比以往已经饱满了不少,对于一加来说做新功能并不难,难的是决定加入哪些功能。氢OS此前的特点就是轻爽,贴近原生系统,为此圈了一波特定的原生党粉丝,他们一般动手能力强,喜欢折腾,但一加要想摘掉小众的标签,就必然要迎合大多数国产用户的使用习惯。而随着系统功能的逐渐丰富,很有可能中间有一段时间会出现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局面。至少在目前,如果你是一位适应性一般的国产UI用户,我个人是不太推荐氢OS的。

事实上,目前一加的系统还是会有一些小问题存在,比如在某些界面(微博中查看图片、部分应用的启动页)中没有做挖孔的适配、大幅度调节亮度条时反馈有延迟等等。之前老板提过的应用文件夹无论位置永远在底部打开导致操作不连贯的问题也没有改善。不过氢OS目前这个状况我还是比较满意,这也许不是我最喜欢的UI,但实用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会拖硬件后腿了。

一加8pro一个月体验(一加8Pro体验十日谈)(11)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款旗舰机的一点碎碎念了。记得在一加8 Pro发布的时候,某测评人发表的对这款机型的一些看法被网友各种爆破,觉得他没拿到媒体机就开始酸,不可理喻。但其实这段视频里包含了不少真话,特别是仔细体验了真机后再回头看,更有意思。

一加8 Pro优秀吗?非常优秀,比起上一代“讲究”多了,5399的定价更是锦上添花,让这款手机成为5000元价位非常能打的一位选手。外观规整优雅、重量在友商衬托下也没超标、各方面配置该有的全都有了,上代的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氢OS终于也让我能接受了,要我说一个不选择它的很有说服力的理由我还真说不上来(部分地区售后可能不太方便),但这就意味着一加成了、之后高枕无忧了吗?我认为它的路还有很长。

作为一个年轻的品牌,一加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OPPO那里享用到了很多资源,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这是一加的优势也说不定会成为它的劣势,比如照搬的Breeno连那个没有意义的启动页面都和OPPO一致,此前还有不少一加用户都嫌弃自带的应用商城,改用酷安下应用。

除了要摆脱OPPO的桎梏,一加的系统相较于主流系统,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目前氢OS还在探索方向,并没有放开手大改,如何做出差别、如何让新技术有独占期、如何让更多用户知道“一加是什么”,都是这个年轻的品牌需要用行动回答的问题,而一加8系列只是这份考卷上开头那个龙飞凤舞的姓名学号,后面的产品才是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