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人都有,但“它”却没那么简单。
它就是“名字”。
今天我们说名字就是指名字,在古代名字则是指“名”和“字”。
为什么古人既要有名,还要有字?因为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古人在成年时需要再另起一字。
宋刻本 万卷堂 礼记 (图片来自网络)
《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孔颖达的解释:“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说的很明白了,刚生下来时给起个名,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小名,然后长大了,男子要加冠了(成年礼仪式),就要再起个字,这个字是给朋友等平辈称呼的,因为名只有父辈或者君王才能直呼。
男子加冠时起字,那女孩子呢?
女孩子十五岁就可以嫁人了,此时举行笄礼,就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因此说到未嫁的女孩子有成语云“待字闺中”。
字和名啥关系呢?
字往往是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比如王维,字摩诘。王维的母亲是佛教徒,王维的名字就取自佛教维摩诘居士的名号;再比如屈原,他名为平,原是他的字,原也有平的意思,就是对名的补充。
当然如果实在想不到解释和补充的字,直接和名相同也是可以的,比如孔子的学生公冶长字子长,漆雕开字子开,大家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古人取名有什么取向和禁忌吗?
《左传·桓公六年》记载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百度百科中《左传》配图
2011年西泠春拍上的宋版《左传》(图片来自网络)
大意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
比如孔子名孔丘,是因他出生在尼丘,因此命名为孔丘;再比如李白,是因他母亲怀孕时曾梦见太白金星入怀,因此以此祥瑞命名。再如白居易,字乐天,这代表了父辈对其乐天知命的良好期望。
那还有一些禁忌“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那说到“字”,我们知道的古人的字有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这个有啥讲究吗?
大学者俞樾有话说:原来古人的字多为一字,衍生为两字则是因为一字称呼起来不方便,于是就加上一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字使其为两字。
这段描述记载在俞樾的《曲园襍籑》里。(说个题外话,俞樾在浙江修筑的“曲园”,名字取自《老子》的“曲则全”之意。)
清刻本《曲园襍籑》
简单地翻译一下上面的文字:
有学者提出古人的字只止一言,但也有学者质疑并非如此。俞樾提出他的看法,的确是止一言,所谓两言的原因是:“伯仲叔季长幼之称,甫是丈夫之美称,然则字止一言,因一言不便于称,故加甫字以足之,又配伯仲叔季以言之耳,又有加子者,亦丈夫之美称,与称甫同也。”
明白了,原来就是一个字,但因为叫起来不方便,就加上表示长幼的“伯仲叔季”,或者对男子的美称如“甫”、“子”等等。如此,“伯牛”、“子美”、“子瞻”、“子由”这些字也就都明白了。
小小名字也有大大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