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灭国者是谁,什么叫虽远必诛(1)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波澜壮阔的故事。这其中,就包括在汉朝时期喊出“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历史强音。提到这句话,许多人肯定都会想到战狼中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但是有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句话最早是由一个叫做陈汤的西汉将军说出来的。而且,这句口号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陈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在公元前三十六年的时候,陈汤和甘延寿出使西域,并且假托皇帝命令召集大军深入西域,并且在阗池附近斩杀郅支单于。对于阗池这个地方,许多人也许并不熟悉,但按照今天的地理来看的话,这里位于吉尔吉斯斯坦。

可以说,这是一次波澜壮阔的远征。而这一切,最初的缘由还是因为一名叫做谷吉的汉朝使臣被只支单于所斩杀导致的。在公元前四十五年的时候,由于郅支单于的派遣到汉朝的质子,也就是充当人质的王子需要回到自己的父亲身边,所以汉朝派遣了一支使团护送王子回国。而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汉朝接受了呼韩邪单于的投降,并且帮助呼韩邪单于。所以,郅支单于认为,汉朝是在偏袒自己的敌人,所以十分憎恨汉朝。因而,在谷吉率领的使团到达郅支单于属地以后,就被斩杀了。

西汉灭国者是谁,什么叫虽远必诛(2)

这件事被汉朝视为奇耻大辱,尤其是汉朝中的一些将领,更是叫嚷着要杀了郅支单于。不过,自知理亏的郅支单于却跑了。而且,郅支单于跑的还非常远,一路从自己的属地流窜千里,到达了康居。当年的康居,其实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到吉尔吉斯斯坦一带。想要到达那里必须翻越葱岭,也就是帕米尔高原。郅支单于远遁千里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让汉朝没办法抓住他。而郅支单于在抵达康居以后,一贯背信弃义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在娶了康居国王的女儿以后,居然屠灭了康居的王族,包括自己迎娶的康居公主。

而做完这些事以后,郅支单于居然挑衅一般的向汉朝发出了归附的上书。在上书中,郅支单于表示,自己现在生活十分困难,想要依附于汉朝。郅支单于这是算准了汉朝拿远在西域尽头的自己没有任何办法,而且自己还能从汉朝手里要来许多分配给属国的物资。但是,郅支单于所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要落空了。因为,汉朝决定派遣的两个使节分别是陈汤和甘延寿。这两人分别为西域都护和西域副校尉,并且带兵出使西域。而到达西域以后,陈汤的战略头脑开始活跃了起来。陈汤认为,如果不消灭郅支单于,那么汉王朝在数十年后必然会面临一个更强大的威胁。

西汉灭国者是谁,什么叫虽远必诛(3)

所以,陈汤和甘延寿就假托皇帝命令,调动了汉朝在西域所有属国的军队。而甘延寿在经过陈汤劝说以后,也同意了这件事。部队集结完毕后,陈汤和甘延寿带领大部队进入葱岭,并且直捣康居。当时,新的康居贵族可以说是十分厌恶郅支单于的所作所为,所以开始和汉军密谋联络。在这种情况下,汉军获得了郅支单于内部的所有情报,并且发动了进攻。最终,郅支单于被汉军的军侯砍掉了首级,并且和之前的使节谷吉带来的信物全部火速送往长安。至此为止,这场万里长征也算是告一段落。

西汉灭国者是谁,什么叫虽远必诛(4)

不过,陈汤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措辞却极其强硬。陈汤说,“斩郅支首及名王下,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的含义就是,陈汤恳求皇帝,将郅支单于和那些匈奴王的头颅悬挂在西域使臣居住的那条街上。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属国知道,但凡敢于侵犯强大的汉朝的人,即便是跑到天边也会被汉军诛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