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有发现什么新物种吗(每周播报近百年后)(1)

►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撰文 | 郝春晖、宋宇铮、刘天霖

责编 | 叶水送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最近几年有发现什么新物种吗(每周播报近百年后)(2)

No.1 98年后,科学家再次发现类人猿新物种,但已极度濒危

最近,科学家在苏门答腊岛发现了第7种红毛猩猩的类人猿,但它们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此前,这个星球上共发现6种类人猿。新发现的红毛猩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Batang Toru地区, 事实上,在此之前就有传闻称该地区有新的红毛猩猩,但直到1997年,人们才确定了这个群体的存在。早期的研究已证明Batang Toru红毛猩猩与其他红毛猩猩在生活习性以及基因层面有所不同,但这种差异还无法使人们将它们与其他红毛猩猩分开。直到2013年,科学家得到了一个Batang Toru红毛猩猩的头骨,人们发现这种红毛猩猩的牙齿与头骨形态与其他红毛猩猩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基因组研究后发现,Batang Toru红毛猩猩与生活在Lake Toba北部的婆罗洲红毛猩猩早在300万年前就分开了,而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红毛猩猩的分离时间不到70万年。通过上述证据,科学家可明确地将Batang Toru红毛猩猩定为新的物种——Tapanuli orangutan。然而,该物种仅剩约800个个体,且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捕猎、栖息地锐减以及水利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

No.2 肠道菌群会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肿瘤免疫疗法和肠道菌群,是当下最热门的两个研究领域。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可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自然而然,我们想起人体肠道中的菌群是否能够通过调节免疫系统,进而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呢?近日,一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文对这一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当使用抗生素时,可能会减弱基于PD-1和PD-L1靶点的免疫治疗效果,如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其存活率低于那些不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另外他们还发现,因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Akkermansia muciniphila细菌丰度减小,通过服用该细菌,可增强对免疫治疗的效果。不过,有研究者表示,对于肠道菌群与免疫治疗效果关联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这也从某种角度告诉我们,对于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要谨慎使用抗生素。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s://www.nature.com/news/gut-microbes-can-shape-responses-to-cancer-immunotherapy-1.22938

最近几年有发现什么新物种吗(每周播报近百年后)(3)

No.3 胡夫金字塔内部存在大型中空?

尽管胡夫金字塔多次被盗墓者破坏或受到早期考古者不负责任的探查,建成于4500年前的胡夫金字塔内部结构与建造过程依旧成迷。近日,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的探测使人们离“解密”更进了一步。科学家应用了μ子成像检测技术,该粒子为宇宙射线的副产物,在穿越岩石与空气时有不同轨迹,由此他们发现在金字塔上部存在着一个此前未知,足有30米长的中空结构。研究团队对此结果感到振奋,并希望得到其他科学家的帮助,进一步探索这一神秘中空的情况,来揭示金字塔建造之谜。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odcast/episode/physics-phenomenon-reveals-a-pyramids-mystery

最近几年有发现什么新物种吗(每周播报近百年后)(4)

No.4 神奇的新型隐形墨水

隐形墨水在谍战剧中经常出现,但每次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便会露出原貌,不免让人觉得其功能是否还有可提升空间。近日,一款应用铅原料的新型隐形墨水被研究人员发明。在紫外线照射下,该墨水并不会露出原型,同时还需加入一些盐才会出现。比起上一代,它还能够描绘更复杂的图案,如上图所示的蝴蝶。但最大的进步则是,即使显现原形后,当被覆盖上甲醇,墨水图案便会在十分钟内消失,且暴露在空气下三个月内被“开启”仍不会丝毫褪色。研究人员对这一新型隐形墨水的应用前景感到乐观,但同时也希望研发出不含铅的“无毒款”来供人们安全使用。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s://www.nature.com/news/gut-microbes-can-shape-responses-to-cancer-immunotherapy-1.22938

最近几年有发现什么新物种吗(每周播报近百年后)(5)

No.5 城市使生命进化?

现代城市这一全新的居住形态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还给这个星球上与人类共生的其他物种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中的许多物种开启了停滞多年的进化。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家雀,进化出了更长更宽的喙来快速吞食人类后院的向日葵籽,法国的野花也为适应城市贫瘠的土壤而开始产生更多的种子。与此同时,难以飞越的高楼大厦造成的地理隔离还使同一物种开始了内部分化。研究人员认为这对生物而言并不是件好事,因为这将降低物种内部的基因多样性,使其在气候变化和疾病面前更加脆弱。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s://www.nature.com/news/gut-microbes-can-shape-responses-to-cancer-immunotherapy-1.22938

最近几年有发现什么新物种吗(每周播报近百年后)(6)

No.6 人工智能可判断有自杀倾向的病人

在治疗心理疾病期间,评估自杀倾向一直是医生的难题。这是因为大部分有自杀倾向的病人都会刻意掩盖这种倾向。最近,研究者在《自然-人类行为》期刊发表论文,称可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可预测病人的自杀倾向。基于病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中关于生与死概念的神经特征(neural signatures),研究者训练了一种算法,使其可自动判断自杀倾向。研究者收集了在34个实验样本,其中包括17个有自杀倾向的样本和17个无自杀倾向的样本,结果显示,这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器准确率高达91%。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17-0234-y

最近几年有发现什么新物种吗(每周播报近百年后)(7)

No.7 解密生物衰老背后的机制

长生不老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无论是神秘的不老泉还是种类繁多的养生法,都表达了人类对延长寿命的期望。最近,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团队利用工程学、计算科学以及生物学的方法发现了细胞衰老背后的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PNAS。当细胞衰老时,DNA损伤的积累会导致细胞凋亡,但是一种被称作“染色质沉默”的机制会保护DNA免于受损。这一机制会使得特定区域的DNA从松散的状态转变为结构紧密的状态,以此来保护DNA。但过度的染色质沉默也会导致DNA无法转录RNA,进而影响正常细胞的生理状态。研究者发现,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可以在“沉默”状态和“非沉默”状态之间相互转换,这样细胞就不会在某一状态停留太长时间,同时避免DNA过度受损或转录失常。这种平衡机制会帮助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研究者认为,如果能维持细胞中这种周期性转变的稳定,人类或许可以凭此延长寿命。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1/171102110024.htm

最近几年有发现什么新物种吗(每周播报近百年后)(8)

No.8 为何动物需要睡眠?

睡眠的作用和进化起源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大谜团。无论是小到果蝇还是大至蓝鲸,都需要睡觉。然而科学家无法解释为何有机体会在一天中的一大块时间中让自己无法交配或进食,并且把自己毫无防备地暴露在捕食者面前。有一种猜测是,拥有大脑的生物才需要睡眠 。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没有大脑的水母,也会出现类似睡眠的现象。它们会表现出类似其他复杂物种的睡眠,水母醒的时间越长,对睡眠的需求也就越大。这说明睡眠这一生理需求在物种演化中,出现得更早。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s://www.nature.com/news/jellyfish-caught-snoozing-give-clues-to-origin-of-sleep-1.22654

制版编辑: 常春藤|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