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红云

图/本平台免费正版图片


小时候我坐在父亲肩头(小时候的我)(1)

01.

约十多岁时,一次妈妈在教她的学生画像。当时,画的是电影演员普超英的一个剧照。

妈妈一边画着,一边讲解人物肖像的特点及重点之处。我当时,就站在旁边听。只要是放了学,或是周末时光,妈妈都会让我站在旁边听。耳濡目染,便从中学习了许多知识。

当我听到妈妈与她的学生赞美普超英娴熟的演技及脱俗的相貌时,我一下子脱口而出:“生活中的普超英更好看吧。”

当时,妈妈与她的学生惊呆了。也许,我当时岁数还小,认为我不懂得美丑。其实,我心里对于美丑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

我不从不认为剧中人物就是漂亮的,而是认为剧中人物都太艺术化,缺乏生活的真实。我还认为,生活中的她们一定比荧幕上的人物更加生动可爱。

现在回想起来,从小看大,发现自己都是那么真实率性地表达观点,不愿意掩饰情感。

小时候我坐在父亲肩头(小时候的我)(2)

02.

小时候的我,喜欢一个人上山采野花。还喜欢把野花都挖出来,种在家里。我在山里面,喜欢与小动物对话,我也不知道它们是否听得懂。还会与山花对话,认为把它们移植到我家里来,是两相欢喜的事情。

后来,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姑娘,她的职务是平面设计。一次,她听说我喜欢兰花,就告诉我,她们家里的山上好多兰花。我一听,立刻惊喜道:“我们建议公司到你们老家春游吧,把兰花挖回来种。”

小时候的我,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与人类同等身份。有着独自的性情、喜好、习惯等特征。从来,不认为它们比人类低于一等。

对于美的理解,我认为涂得红紫的样子缺少了灵气。

小时候,一次我在奶奶家,坐在八仙桌旁出神。无意间看见对面的一个阿姨,对镜涂着鲜红的口红,打着鲜艳的腮红。当时,我忽然反应过来,这位阿姨,以往我也见过,只是没有打过招呼。但是,她素颜的样子,挺好看的。妆化得太浓了,我反而觉得把美盖住了。

小时候我坐在父亲肩头(小时候的我)(3)

03.

一次,从公司下班,坐在回家的地铁上。看见了一个姑娘,她旁边是一个粗糙的男人。那个男人至少要比她大十几岁,而且一身的感觉,让人无法直视。但是,那个姑娘,却一直用饱含深情的眼眸望着那个男人,那种痴迷、深情、执着,像着了魔似的。

那位姑娘,没有化妆。皮肤并不白皙,也不细腻,反而有岁月刻画出来的沧桑。但是,那双眼眸如此深情,充满了纯洁与真挚。

当时,我不由得感叹。真是一位难得的美女,又是一位痴情的姑娘。这种自然的爱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真是少之又少了。

我当时没有拍下照片,然后把这件事在一个作家群里,以随笔散文方式发给朋友们分享。朋友们纷纷找我要照片。我出于对当事人的尊重,没有悄悄拍摄,所以,无法提供照片。

小时候我坐在父亲肩头(小时候的我)(4)

04.

从现在穿越至小时候,再回到现在。发现,不论是审美观还是对人性的观察,我一直保存着孩提时分的纯净。

任时光穿梭,任山谷变迁,任岁月更迭,任红尘滚滚,任俗世无情,那个小时候的我,其实一直未变。从来不曾变,永远不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