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吴雨珂

在成都,狮子山是一个文化地标性的存在。这片土地滋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高校学子,也进入作家的笔下,形成了文学作品。70后成都女子骆平从1岁起就随在川师大任教的父母一起,住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从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到附属高中,直到18岁去重庆读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她几乎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作为骆平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标,狮子山在她的文学创作里也是一个高频率亮相的文学故乡。

欧阳奋强和张莉艺术人生(写出70后女性心灵成长史野芙蓉打动演员欧阳奋强和编剧张勇)(1)

2022年7月,骆平的最新长篇小说《野芙蓉》,由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小说写的正是发生在狮子山的故事,通过女性的心灵成长史探究世界与内心疆域的隐秘凝视。该书出版之后,引发持续的阅读。11月5日晚,一场名为“时光不老:70后的心灵回溯——骆平长篇小说《野芙蓉》新书分享会”在成都举行。演员欧阳奋强,编剧张勇,《野芙蓉》作者骆平与各界读者分享了阅读《野芙蓉》的感受。

欧阳奋强和张莉艺术人生(写出70后女性心灵成长史野芙蓉打动演员欧阳奋强和编剧张勇)(2)

欧阳奋强和张莉艺术人生(写出70后女性心灵成长史野芙蓉打动演员欧阳奋强和编剧张勇)(3)

在《野芙蓉》中,情节主轴是一段跨越两代人的情感纠葛。自幼时起,史佑便对青梅竹马程国庆产生了爱慕之情,在随后的一生中,她都未曾放弃对程国庆的追逐。然而,在即将得到爱人的时刻,史佑却因程国庆之子程青书造成的一场意外而失去一切。十几年后,她重返故土,与程青书不期而遇,这一次,程青书为她带来的不只有一份她早已洞察的心意,更有一段迟到了多年的真相……作者骆平文字功底深厚,文笔细腻优美,感人至深。她的文字间流淌着恰到好处的哀伤,明明是一出悲剧,却又在结尾处给予读者温暖与希望。在现场,许多读者纷纷分享了那些打动自己的小说段落,以及和小说中的情节相似的生活经历。

骆平写这本书是在2020年寒假,“我的状态在当时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分水岭,在那之前,大多数时候我选择成为生活的旁观者。我会不断向外凝视,并书写、记录生活。那个假期很奇异,因为待在家里这个封闭空间在心灵上也给了我一个更大的内省机会,我开始向内凝视我的感受。那些回忆中的很多细节,不知不觉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骆平还逐渐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接纳一切的发生。于是,她发现自己的灵魂开始变得柔软、放松,会静静聆听和接纳来自内心的声音。

在写《野芙蓉》之前,骆平的小说很少涉及她的现实生活,但《野芙蓉》是不同的,这里有狮子山,有过去的生活经历。尽管故事和人物是虚构的,但场景、记忆、风格和氛围却是切实存在过的。骆平表示,“在这本书里,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是一种要爆发的状态,所有的记忆在一个时间节点开始绽放。在这种自省的过程当中,我把过去所有经历过的氛围,还有感受、风格一块儿凝聚到了故事里面,这可能就是创作状态中的最大变化。”

作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成都人,欧阳奋强坦言被这本书触动了他的情感神经,让他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这部小说书写了太多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回忆,情感回忆,以及与狮子山有关的回忆。很多很多,可以说千言万语都道不尽。”

欧阳奋强和张莉艺术人生(写出70后女性心灵成长史野芙蓉打动演员欧阳奋强和编剧张勇)(4)

《野芙蓉》被认为是写出“70后女性”的心灵成长史。骆平说,每一代女性朋友们在成长经历中所接受的信息是不一样的,这对她的心灵塑造方式、样态也是有所区分的。张勇出生于1969年,与“70后女性”的成长年代十分接近,她阅读《野芙蓉》时更是有所触动。她认为,骆平用文字点动人家内心最脆弱的一根弦——怀旧的弦,将一个悲情的故事写得一点也不悲情。“她的文字炉火纯青,用女性视角慢慢告诉我们一个纯情的故事。时光倒流,两个人的不同回忆像插播一样慢慢带读者走进这个故事。她的感情比较细腻,同时有着学院派的丰满。”

同时,作为编剧的张勇还表示《野芙蓉》是一个适合拍成电影的文本,并期待这个故事有一天能被搬上银幕。

欧阳奋强和张莉艺术人生(写出70后女性心灵成长史野芙蓉打动演员欧阳奋强和编剧张勇)(5)

《野芙蓉》的文本流速是缓慢的,却又装着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细腻体悟,以及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体验。正是在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中,生命的意义才得以彰显。“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其实我们经历的每一个时刻就是意义本身所在,就像刚刚活动中讲到的,那些醉酒的时刻,痛苦的时刻,心如刀割的时刻,其实就是意义本身所在。我们去经历,我们去回忆,其实就已经让生命的丰盈度,包括视野、宽度、广度不断在延展、拓宽。”骆平这样说。

欧阳奋强和张莉艺术人生(写出70后女性心灵成长史野芙蓉打动演员欧阳奋强和编剧张勇)(6)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