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卢图【五代】荆浩
提起唐诗,就想起“唐诗三百首”,
这些诗经过千挑万选,是唐诗的顶峰,
也是唐代著名诗人们的代表作,
在中小学课程中被我们反复背诵、默写,
但也因熟悉而变得陌生,
再有体悟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
今天精选了25位唐代诗人不太著名的诗,
如果你没有读过,陌生感会带给你一种新奇,
对这些诗人有新的认识。
王 勃
约650—676
年少成名,高才博学,诗文兼具辞藻雕琢和风骨内涵,以一篇《滕王阁序》名垂千古。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短暂一生,却留下了质量非常高的诗人。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总章二年(669)春,王勃因为写《檄英王鸡》一文,被斥逐出沛王府。同年五月,离开长安前往蜀地。这首诗大概是王勃被斥逐后在巴蜀作客期间所作。
从前两句来看,王勃可能正在长江边悲叹,遥望万里之外的故乡。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是在烘托前两句思乡悲叹的情绪,秋晚风高,每座山上都是黄叶飘零,如同自己飘零的际遇。
松窗高士图轴 【元】王蒙
沈佺期
约656—713
沈佺期与宋之问是同年进士,一起成为宫廷文人。擅长写七律,推动了七律格式的精密化。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沈佺期在仕途波澜中失意,离开长安。虽“独游”而夜宿高岭,却力寻“高卧”的隐士之趣。山中月亮挂在窗前,银河流淌进房门,春草银杏绿,清朗的夜里杜鹃啼鸣,不禁勾起心中的失意怅然。在七盘岭上听到路过的褒城里的鸡鸣声,又该上路了,离长安越来越远。
湘江全景图 【清】张若澄
宋之问
约656—约713
家学渊源深厚,少年得志。尤擅五言律诗,使其格律更加完善。诗与沈佺期齐名,文辞华靡,多歌颂之作。多次被贬谪岭南,所写的一系列贬谪诗颇具影响力。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诗人在宫廷斗争中被牵连放逐,经过大庾岭,十月的大雁南飞,听说飞到大庾岭就不再继续向南了,而诗人却仍要继续南行,不知何时才能北归。
看着前路,潮落的江水很平静,山林瘴气不散,心中苦闷, 想到马上就要继续上路,再回头北望家乡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大庾岭的梅花了,故乡的亲朋,可曾聊寄梅花?
江楼夜月 【当代】张孝友
陈子昂
659—700
文武双全却不得志。擅长五言古体,以朴素高雅的古风格调,彻底摆脱了辞藻堆砌的南朝诗风,走真情实感的写实路线。曾两次到边塞,所作的边塞诗开启了此类诗的先河。
登泽州城北楼宴
陈子昂
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
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
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这是诗人东征契丹途径长平战场故地写下的诗。此前仕途上遭遇的打压排挤,令阵子昂郁郁难平。“倦游”点出了诗人疲惫的心境,他离开政治漩涡,观察时境变化,登上城楼眺望长平古战场。
秦兵赵将的气势仿佛历历在目,武安侯的大胜之师何在?长平的战斗已如过眼烟云。歌舞美酒醉熏风,别让年轻书生笑话你们这些白头老翁。
挟弹游骑图 【元】赵雍
杜审言
约645—708
杜甫的祖父,精于五言格律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曾在江阴任职,与晋陵的陆县丞是同郡邻县的僚友,这篇就是与友人的诗作唱和。早春出游,本该是一件高兴的事,但首联切入的情绪确是宦游诗人苦闷不乐的情绪。杜审言这时候入仕已久,却依然只能充任一些较小的官职,心中难免压抑。
“惊”物候焕新,是因为江南春天比中原来得早。日出云霞现,江边梅柳展露生机,黄莺在温暖的天气里啼鸣,明媚的春光照耀在浮萍上。眼中所见是江南物候,心中却怀念中原故乡。忽闻陆丞的“古调”,更是勾起了诗人归思,首尾呼应。
西湖图卷 【南宋】李嵩
王昌龄
?—约756
后世公认的“”七绝圣手,以边塞诗和闺怨诗闻名。他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场景,用最为切贴的典故、精练有力的语言,把意境与情景融为一体。还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等理论,为后世诗歌写作贡献了独到的见解。
采莲曲二首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是一首活泼生动的乐府诗歌。采莲少女们欢声笑语,争弄莲舟,到浦口有花迎接,采莲归去有江头的明月相送,像吴越楚国的美女从历史中穿越而来。
诗人描写的主角虽然是采莲少女,但全诗并没有让她们独自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荷叶、荷花丛中,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
荷花、荷叶与少女相互映衬,人花难辨,采莲少女仿佛是荷塘的一部分。若她们稍有动作,便“乱入池中看不见”了,直到听到她们的歌声,才知其还在荷塘里。此番描写生动地把观者和采莲图景联系在了一起,妙趣横生。
摹楼璹蚕织图 【元】程棨
张九龄
678—740
唐开元年间宰相,风度翩翩。文学和政事都很有成就,还提携了很多大诗人(比如王维)。诗风清淡素朴,是“清淡派”的开创者。他也是唐代唯一岭南出生的宰相,当时还十分荒凉的岭南,在他的积极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他的诗人,对后来明清“岭南诗派”的崛起也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方亲友的诗。首联第一句意境雄浑开阔,令人折服。海上升起一轮明月, 简介的表达,却有宏大的气象。首联第二局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颔联以“怨”字为中心,表现一对恋人相隔天涯,长夜漫漫,面对同一轮明月的相思之苦。
既不能入眠,灭烛披衣出门庭,竟觉得月光还是太亮,夜深露重,沾湿了衣裳。若以满手月光相赠,也不堪表达心意,不如回去,在梦里相见。
陡壁丹台图 【清】江注
李 白
701—762
少年游侠,纵横江湖,饮酒交友,皆是当时名家。诗歌飘逸豪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杜甫评价他的作品:“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因诗作《蜀道难》,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后世尊为“诗仙”。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李白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这首诗是李白赐金还山回到山东单父(现单县)所作,当时杜甫高适与他一同来到这里,于台上置酒闲谈,白云寒梧,秋山远海,仿佛一幅格调高雅的古画,诗人心里明白,“终当过江去”,在此流连踟蹰,也许是因为珍惜吧。
远岫树石图 【元】倪瓒
杜 甫
712—770
胸怀天下却时运不济,官职微末却不忘民生,被后人称为“诗圣”;诗作贯穿古今,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格律完整,推进了唐诗格律的规范化。
独 坐
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前四句写独坐的秋景,后四句为感怀,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寥、无木可栖的诗人形象,“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化用《楚辞》“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化用典故而不觉有隔,仿佛身临其境,这是诗圣在感受力和语言上的功夫。
秋江闲钓图 【明】沈周
王 维
约701—761
多才多艺、参禅信道的雅士。他不仅是位诗人,还是书法家、画家和音乐家,善于将不同的艺术门类融会贯通,诗中富有禅境、老庄的意趣,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青 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此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寒山拾得图 【元】因陀罗
寒 山
(生卒年不详)
唐代著名诗僧。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他以桦树皮作帽,破衣木屐,喜与群童戏,言语无度,人莫能测。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诗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诗风幽冷,别具境界。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这首诗写寒岩,丛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特点。
通过“杳杳”、“落落”、“啾啾”、“寂寂”、“淅淅”、“纷纷”、“朝朝”、“岁岁”八组叠字,增强了诗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和谐贯串,一气盘旋,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梨花鹦鹉图 【宋】佚名
白居易
约772—846
进士科考试列第四名,官至翰林学士。和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恢复汉魏重民间采集诗歌的做法,学习汉、魏晋诗歌讽喻时事的精神,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所以他的诗歌崇尚直白通俗的大白话,即使是像《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叙事长诗,也朗朗上口,雅俗共赏。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的诗多以语言浅近、意境显露著称,但这首《花非花》却颇有朦胧的味道。“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了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即“似花非花,似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暗暗道出这可能是在描写梦,来时不知何夕,消失的时候又像早晨的朝霞一般,烟消云散,再难寻觅,透露出细腻的伤感。有学者认为这可能和《真娘墓》《简简吟》类似,是悼亡之作。
溪山过雨图 【明】张复
元 稹
779—831
北魏宗室拓跋氏后裔,是一位天资聪颖、风流倜傥的才子。年纪轻轻就得了科举明经第二,又成为高门女婿,却因为弹劾贪官污吏,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妻子不幸去世,元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千古名句。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和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810),元稹因为弹劾惩治不法官吏,与宦官刘士元产生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便写了这首诗。在一个残灯摇曳的夜晚,在贬谪之所,本来就身受病痛煎熬的元稹,听到好友受难,陡然一惊.
“垂死病中惊坐起”,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最后一句不再具体些惊诧的具体情状,转入写景,寒窗苦雨,以哀景抒哀情,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百鸟朝凤(局部) 清 沈铨
韩 愈
768—824
“一代文宗”,倡导古文运动,苏轼赞其“文起八代之衰”,文章直言要害,敢言人所不敢言。诗风豪放雄健,穷尽万象之怪诞奇崛。韩愈还大胆开拓“以文为诗”的道路,也是推动唐诗变革的一种尝试,对宋诗有着深刻的影响。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这是一首写听琴的名作,作于元和十一年(816),与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并乘为“摹写声音至文”。诗分为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后八句写听者的感受。诗人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伏变化之外,也暗暗寄托了自己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却屡遭贬斥的失落之意。
独鹤图 【北宋】赵佶
张 籍
约767—约830
跟随韩愈学习文章,是韩愈的“大弟子”。不过在诗歌上却与当时文坛另一派领袖白居易更为志趣相投,善写乐府,语言平易自然,多有新意。担任太常寺太祝的时候,因眼疾几乎失明,却仍坚持诗歌创作。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贞元年间张籍在和州(唐代河北道辖州)居丧,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欲征辟他为幕僚,张籍写下此诗,婉拒李师道。表面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实际却借比喻表达了自己忠于朝廷的原则,言辞委婉而态度坚定,李师道知其意恐怕也无可奈何。
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南宋】佚名
李 贺
790—816
破落的李唐宗室后裔,年少成名的诗歌鬼才。却因为要避开父亲名讳被阻挡在科举的大门之外,李贺看透社会现实之后写了很多讽刺时弊的诗歌。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常用奇险的笔法,意境华丽,甚至诡异。因为体弱多病,他在诗歌中对鬼神的意象格外青睐,以“诗鬼”成为唐代诗人中最独特的诗人。
苏小小墓
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关于苏小小墓,据传风雨之夜,或闻其上有歌吟之声。这首诗大约是李贺去南方寻求仕进时所作的一首“鬼”诗。全诗由景起兴,通过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了苏小小的鬼魂形象。
《苏小小歌》中有“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这样的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可惜她最后没能诗现西陵之约。诗中塑造的苏小小鬼魂形象,依稀有诗人自己的影子。
赤壁胜游图 【明】文徵明
贾 岛
779—843
“苦吟”诗人,痴迷于字句的推敲琢磨,“推敲”的典故是诗坛一大佳话,其锤炼字句的态度对后世诗歌创作也有深刻的影响。得到韩愈的赏识之后,他还俗参加科举并中举,却依然无心仕途,只爱游玩作诗,一生穷困。他的诗歌多偏向苦僻清瘦的风格,题材也较为狭窄,苏轼将他和孟郊的诗风形容为“郊寒岛瘦”,很有画面感。
剑 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诗题一作《述剑》,这是抒写诗人自己兴利除弊的远大政治抱负的一首诗。“十年磨一剑”,剑客花费了十年功夫来做准备工作,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俗语,比喻多年刻苦磨练,蓄势待发。这把剑闪着如霜一般的寒光,十分锋利,诗人却“未曾试”,跃跃欲试的心情跃然纸上。
花岛夕阳图 【清】恽寿平
柳宗元
773—819
年轻时满怀政治革新理想,是“永贞革新”的骨干之一。革新失败后,长期被贬谪到山穷水险的偏远之地,诗歌在淡然之中蕴含着孤高傲岸的气度,思想丰富、感情充沛。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讽喻时弊,富有哲理,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位列“唐宋八大家”。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在当时,柳州比柳宗元此前贬谪之所永州更为边远荒凉,他在永州时虽然郁郁在心,却也有孤芳自赏、超然物外的山水田园之志,被贬到柳州后,他精神上受到更严重的打击。这首诗就是在谪居柳州的时候写的,诗人把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不可遏制地倾吐出来。
观雁图立轴 【明】陈济和
韦应物
约737—约791
出身高门士族,早年入宫做皇帝近卫,原本是个纨绔子弟,安史之乱后痛改前非,爱好藏书、读书。长期在滁州、苏州等地做地方官,寄情于山水。他的五言绝句成就最高,推崇陶渊明、谢灵运,写山水的诗句风格多是清淡淳朴,偶尔也有秾丽或壮美之语。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刺史。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到滁州后不久写的。一个秋雨之夜,独坐高宅的诗人正在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可是暗夜秋雨,故园更不知渺远到何方了。
透过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竟能听到大雁飞来的雁鸣声。“雁”在古诗本来就是思归的象征,诗人写到“闻雁来”就结束了,没有再去描写“闻雁”后的感受,因为思归之情已经表达出来了,含蓄古澹的收尾使得这首小诗的意境更加深沉悠远。
枯荷鸂鶒 【元】张中
李商隐
约813—约858
出身贫寒,仕途坎坷。在左右为难、处处被排挤的境地中,他的诗歌显得讳莫如深:咏史诗借古讽今,批判现实;爱情诗迷离晦涩,引得后人诸多猜测。他的诗歌在华丽的辞藻中充满真情实感,自成一派。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一首抒写怀念友情的诗。首句写骆氏临水而筑,环植竹树,清幽绝尘,引起诗人清纯的怀友之情。次句即言对朋友(崔雍、崔兖)的怀念,仿佛这相思之情已经飞到远方,却受阻于高城重楼。
三、四句回到当下写夜宿骆氏亭的情景。这时候诗人又意外地发现雨打残荷的清韵,以此来安慰自己的相思寂寥,使得全诗有了另一重审美境界——对衰飒凄清之美的欣赏。
玉湖秋泛图 【清】费丹旭
杜 牧
803—853
其祖父杜佑是宰相、史学家,家学渊源深厚。杜牧的文学、史学功底扎实,年纪轻轻就写下了咏史名作《阿房宫赋》。他一方面继承了韩愈等人诗歌题材广泛、语言矫健豪放的风格,不同于晚唐诗坛盛行的绮丽晦涩;另一方面注重辞采,形成了豪放与婉约并存相容的诗风。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这是杜牧在会昌二年到会昌四年间任黄州刺史时所作,是一首优美的园林小诗,第一句就写了齐安郡后池的小景,池中菱叶、浮萍使得池中像铺了一层绿锦。夏日的黄莺在池边的蔷薇下嬉戏歌唱。
第三句园林之静,微雨轻打的描写,更使得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蒙的色彩。最后一句描写鸳鸯相对而戏水,把鸳鸯的“红衣”点入由绿萍、黄莺、蔷薇形成的黄绿背景中,色彩更加生动。
村边杏花白镜心 【清】吴昌硕
温庭筠
?—866
出身于没落贵族之家,精通音律,文思敏捷,每入试,叉手构思,常“八叉手而成八韵”,外号“温八叉”。他为人不拘小节,潦倒一生。诗词多为风月宴游、闺帏爱情之作,词的成就更高,被尊为“花间词”鼻祖,也是宋代“婉约词”的源头。
碧涧驿晓思
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这是一首描写旅宿旅愁的诗。诗人夜宿碧涧驿,孤身一人,只有香灯为伴,方乍醒,却仿佛昨夜的残梦还在脑际萦绕。回过神来,知自己思念的“楚国”远隔天涯。三、四句又转回碧涧驿,月落时分,哀伤的布谷鸟也停歇下来,诗人忽然瞥见满庭盛开的山杏花,仿佛又唤起了淡淡的喜悦,但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
木石图 【北宋】苏轼
罗 隐
833—910
“十试不第”的科举失败者,自编文集《谗书》,毫不留情地讽刺世风日下的社会。他的诗歌除了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愤懑以外,更有关怀天下的济世之心。唐亡后得到吴越王钱镠的赏识,为钱镠书写了诸多重要诏书。
自 遣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早年十举进士不第,诗意之下,作《自遣》以“自遣”。得则高歌欢唱,失则万事俱休,这本来是人之常情,罗隐则劝大家不要“多愁多恨”,没多大意义。实际上也是在劝慰自己,不要在乎得失。
河东君仿古真迹 【明】柳如是
皮日休
约838—约883
咸通八年(867)以进士最后一名的成绩及第,其貌不扬,才高八斗。黄巢起义时,跟随黄巢,成为“翰林学士”。黄巢败后不知所踪。他的咏史诗见解独到,继承了白居易的新乐府为时事发声的特点,与陆龟蒙唱和的山水诗又偏向韩愈奇险的风格。
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一首以议论为主的咏史怀古诗。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征发大量百姓为役,耗费民脂民膏,很多人都把隋朝灭亡的原因归咎于运河,皮日休认为,咎不在运河,相反,“至今千里赖通波”,这条水路贯通南北,实际上是造福后世的。
但隋炀帝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开凿运河,造豪华的龙舟,顺着运河南下游玩,对百姓横征暴敛,若非无此,其开凿运河的功绩也可以和大禹比一比。
荷花图 【清】孙师昌
陆龟蒙
?—约881
终生隐居的农学家、藏书家。诗歌多以描写吴中山水和田园生活为主,却也透露着对天下的关怀和在乱世中独善其身的无奈。他对农具、渔具和茶具颇有研究,所著《耒耜经》是极有价值的农具专书,同时也是论述江南水田的重要论著。
白 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是一首别处心裁的咏物诗。莲花多为红色,与荷叶红绿相映,是一般人赏莲时所最乐见。可诗人偏偏选择歌咏白莲。在诗人笔下,白莲是人格化的。陆龟蒙在唐末乱世中,退隐江南水乡,独善其身,因此对同样不求艳压群芳、遗世独立的白莲自然情有独钟。白莲高洁的品质,也是诗人自己所追求的。
部分资料来源:《人间诗画》
本期编辑:Jw
+
+
+
+
进入“诗刊读者服务部”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