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对电影《青春之歌》应该有印象。
饰演林道静的谢芳,正是凭借着这部影片步入影坛的。
谢芳是湖北黄陂人,1935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神学院的教授,母亲曾于燕大就读。
从小到大,父母对女儿的教育十分上心。
童年时代的谢芳,就对文艺展现出了浓烈的兴趣。
多年后谢芳回忆,小时候听收音机。
每个播音员是谁,一些节目的演员叫什么名字,
她常常听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
16岁那年,谢芳考入了中南文工团。
最初,谢芳是在音乐部工作。
两年后因为在歌剧《白毛女》中饰演过喜儿,
她随后就从音乐部被调入了歌剧团。
这次调动,对谢芳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前的谢芳,并没有接触过歌剧表演。
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训练,形体和声音上都缺少基本功。
尤其是谢芳的声音,听起来比较纤细。
这在花腔女高音里,属于最轻的一种,因此并不符合歌剧的演唱要求。
谢芳只能通过苦练,来尽量弥补先天的不足。
在老演员的指导下,每天早上五点,
谢芳准时起床,除了练习声音之外,还要练习身段和步伐。
后来排演歌剧《小二黑结婚》,为了把出场那段唱表演好,
每天中午,别人在休息,
谢芳一个人在排练厅的舞台上继续练习着。
也正是因为这部剧,让谢芳遇到了自己的初恋。
那时候,文工团里的演员张目,也在《小二黑结婚》中有出演。
年轻的谢芳,对张目渐渐暗生情愫。
可她毕竟是女生,对待感情既羞涩又矜持。
再加上那个时候,男女之间的感情通常都不会轻易表露,
何况还是一个女孩向男孩求爱。
先不考虑男孩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光是想想开口的过程,
就让很多人受不了。
可是,感情这种情愫一旦萌生,压是压不住的。
谢芳于是使用了一点手段。
一次开生活会,每个人都在会上,对近期的表现做了自我分析和检讨。
轮到谢芳发言的时候,她的检讨是暗恋上了团里的一个人。
当她把张目的名字说出来,在场的人无不哗然。
尤其是张目当时也在,听着谢芳的话,自己也有些不知所措。
那次生活会后,张目好长一段时间都躲着谢芳。
谢芳以为是自己搞砸了,公开的表白,可能伤了张目的自尊。
正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张目的信来了。
原来,面对谢芳如此另类的表白,张目并非完全没有心动。
只是他需要整理出头绪,看看下一步怎么做。
他给谢芳的那封信,开头第一句便是:我爱你。
一切顺理成章,谢芳和张目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1957年,22岁的谢芳和张目正式结婚。
1958年,小说《青春之歌》问世。
这本小说在当年出版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第二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
北京电影制片厂筹划着将小说改编成电影。
导演是崔嵬和陈怀皑。
女主林道静,崔嵬可是下足了功夫去寻找的。
他把招募的信息发向全国,而且还几次召开群众座谈会,
充分吸纳大家对这个角色的建议。
1959年3月,电影已经开机,但林道静的扮演者还没有定下来。
那期间崔嵬已经见了很多女演员,不过总觉得不满意。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原来,崔嵬在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之前,曾担任过中南文工团的团长。
他对于歌剧演员谢芳,是有印象的。
崔嵬觉得,谢芳在形象和气质上,符合角色林道静的设定。
于是,他立刻通知谢芳到北京来试镜。
此时的谢芳,虽然从事演艺工作已经有几年了,
但是对于演电影,还真的是头一次。
何况,导演只是通知她去试镜,能不能最终通过,还是两码事。
就这样,在1959年的早春之际,谢芳来到了北京。
试镜当天,化妆师在一旁忙碌着,为谢芳涂上了厚厚的妆容。
对谢芳而言,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何况当时的天气还很冷,而按照剧情,谢芳只能穿着短袖旗袍。
所以,天冷再加上些许的紧张,使得谢芳的内心在不停颤抖。
好在妆化好后,一旁的人都说,看起来很合适。
于是在形象这一关,谢芳是一次就过了。
接下来,谢芳正式试了两场戏。
第一场戏是林道静告诉王晓燕,她和余永泽离婚了。
第二场戏是在监狱里,林道静把自白书撕掉,并扔在敌人的脸上。
虽然是第一次面对摄影镜头,
但当谢芳慢慢融入到角色中时,寒冷和紧张感统统消失了。
她演得很流畅,崔嵬看过后非常满意。
然而,问题却远远没有结束。
试镜之后,剧组只是告诉谢芳,让她回去等通知。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谢芳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她并不知道,就在自己试镜后,剧组就是否让谢芳出演,
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崔嵬是支持谢芳出演林道静的,理由自然是她的形象和演技都过关。
但剧组里的其他人却不同意。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谢芳此前从没有演过电影。
第一次出演就扮演主角,还是要考虑她的经验和演技是否能驾驭好角色。
为此,剧组进行了好几次的讨论。
崔嵬是导演,有最终的决定权,
他担下所有风险,最终拍板就让谢芳出演。
就这样,24岁的谢芳走上了大荧幕。
拍戏很耗费精力,往往一场戏下来,演员身心俱疲。
在拍摄林道静跳海的那段戏时,
谢芳在青岛的海水里一连泡了几个小时。
终于拍完时,还没走出片场的谢芳,就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付出就会有回报,而且崔嵬导演的信任,也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
电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北京,大小电影院全部爆满。
有的影院甚至破天荒的24小时轮播公映,谢芳爆红。
要知道那可是1959年,很多人都吃不饱饭。
但在电影院门口,排队买票的人排起了长龙。
1963年,谢芳正式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
这一年,她出演了电影《早春二月》。
两年后,谢芳又出演了电影《舞台姐妹》。
此时的谢芳还不知道,她的电影生涯即将面临中断。
在拍摄《第二个春天》的时候,影片拍到一半被突然叫停。
随后,剧组里的所有人,都回到了各自原来的单位。
接下来11年的时间,谢芳再没有拍戏。
她被下放,插秧、掏粪、喂猪,几乎所有的农活都干过。
一直到41岁,她才又重新回到了大荧幕。
对一个演员来说,最好的年华就这样永远地逝去了。
从七十年代开始,谢芳又先后主演过《第二次握手》、《李清照》、《文成公主》等影片。
在谢芳看来,角色大小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表演技巧方面的探索,已经超过了以往。
九十年代之后,虽然观众不时仍能在电视上看到谢芳的身影,
不过由于年龄因素,此时谢芳的出演大多是客串。
尤其是在退休后,她和老伴儿张目,无论是生活还是外出拍戏,
和年轻时期又有着不同的情趣。
张目多年来对妻子的呵护照顾,是有目共睹的。
每当谢芳外出拍戏,他既是助理负责拎包倒水,有时候还担任司机。
尤其是过马路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地前妻谢芳的手。
不管年纪多大,在丈夫眼里,妻子永远是需要被保护的那个。
大部分时候,两个人都其乐融融。
但偶尔为了拎包这些小事,两个人又会剑拔弩张。
有一回,谢芳又要去外地拍戏了。
出发前收拾好了行李。
本来就几个包,可两个人却在拎包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抢。
张目说自己来拎,谢芳非要自己拎。
争抢一番后,张目突然对妻子说,都给你拎着。
谢芳一下子就愣住了。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老伴儿又一把夺过包,拎在了自己手里。
或许在拎包问题上,谢芳想替老伴儿分担一下。
但在钓鱼上,谢芳永远支持张目。
生活中,张目爱钓鱼,随后谢芳也跟着喜欢上了。
她曾经说过,这么多年了,老伴儿为了自己甘愿当绿叶。
如今陪着他钓钓鱼,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不过,与其说谢芳钓鱼,但更多的是去起哄。
她和老板参加过几次钓鱼比赛,而且她还获得过冠军。
可谢芳知道,自己之所以钓的最多,
那是老伴儿在一旁,偷着把自己钓上来的鱼,混到她的桶里去了。
虽然谢芳知道这钓鱼冠军不算实至名归,
可其中一条三斤多的大鱼,是她自己钓上来的呢。
每次出发去钓鱼,不管钓多钓少,行头一定要齐全。
钓竿、防水的外套和鞋子,一应设备都是张目提前准备好。
等到出发的时候,谢芳甚至都不用拎东西,直接跟着去就可以了。
除了钓鱼,退休后的谢芳和张目,还参加了中华慈善艺术团。
在团里,她和老伴儿是男女声二重唱。
年轻时就唱过歌剧的谢芳,退休后更觉得唱歌是一项有益的健身活动。
退休之后的这么多年,谢芳一直在坚持拍戏。
甚至于2009年在青岛拍戏摔了一跤导致骨折,
骨伤痊愈后,她依旧坚持着拍戏。
她和老伴儿的年龄越来越大,
于是司机也由张目,渐渐变成了儿子张京。
哪怕是进入耄耋之年,
谢芳的身影,还是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
今年年初,86岁的谢芳,参加了文艺界的迎春大联欢。
谢芳曾经说过,人应该活得快乐,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老伴儿张目九十多岁了,就连儿子张京也过了花甲之年。
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谢芳用自己的热忱和快乐,
将人生演绎得既有成就,同时也很幸福。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