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死王朗,是非常精彩的一幕。虽然这一幕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诸葛亮和王朗从未谋面,王朗是在家中病逝的。所谓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一情节,完全是罗贯中杜撰的。但不得不承认,这一情节让人看得大呼过瘾,诸葛亮的口才真不是盖的。
诸葛亮痛斥王朗时,称王朗为王司徒,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称呼他呢,王朗的这个司徒是什么官呢?
王朗是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经学大家,魏文帝曹丕代汉自立后,拜王朗为司空,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王朗为司徒。王朗王司徒就是这么来的。
曹魏建立后,继承了东汉的三公制度,设司徒、司空和太尉,并称三公,都是宰相。其中司徒主管政务,司空主管监察,太尉主管军事。在曹魏初期,仍然保留着宰相的职权,但是后来随着政局的变化,三公渐渐沦为荣誉性职务,并无实际权责。曹魏的宰相逐渐从三公从转移到尚书台,作为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往往是事实上的宰相。
以司徒为首的三公逐渐被尚书架空,成为实质的宰相,这背后当然和三国特别是曹魏内部的形势有关。
曹魏初期,三公是宰相曹魏的三公虽然继承自东汉,但是权力遭到了削弱,主要是曹魏的尚书令、尚书仆射这些尚书作为皇帝的近侍,分走了三公的部分权力。尽管如此,尚书早期仍然只是内臣,起作用是辅佐皇帝行事君权,并无对外发号施令的权力。参政议政、监督百官仍然是三公的职权。三公的地位和权力都在尚书之上。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质上,曹魏早期的三公都是货真价实的宰相。
魏文帝有意统一天下,试图征讨东吴和蜀汉。在此之前他以此事询问太尉贾诩的意见。贾诩根据自己的政治经验,提出“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不支持魏文帝对东吴和蜀汉展开军事行动。但是魏文帝没有他从他的意见,后来魏文帝讨伐东吴时在江陵战役中惨败。
贾诩作为宰相,在军国大事上尽了自己的职责,魏文帝没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钟繇曾上书请求恢复肉刑,魏明帝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召集公卿大臣商议此事。时任司徒的王朗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肉刑过于残酷,而曹魏如果恢复这么残酷的刑罚,不利于对东吴和蜀汉采取怀柔政策。大部分臣僚都同意王朗的意见,魏明帝也以“吴、蜀未平”为由拒绝恢复肉刑。这是王朗作为宰相,在朝政大事上发表意见,起到了重要作用。
董昭曾以卫尉的身份代行司徒的职权,当时洛阳城的官二代聚众交游、品评人物、清谈名理,魏明帝对此风气十分不满,官宦子弟聚在一起指点江山,显然不利于社会稳定。于是董昭上书给魏明帝,称“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脩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合党连群,互相褒叹,以毁訾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附己者则叹之盈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请求魏明帝处理这些官宦子弟。
这正中魏明帝的下怀,魏明帝乘机把这些“浮华不务道本者”赶出了朝廷,这就是曹魏太和年间,轰动一时的太和浮华案。虽然这事是魏明帝先起意,但这也是董昭作为宰相,在官吏选拔方面履行自己的职责,巩固了宰相的职权。
魏明帝在位期间,大将军曹真上表请求从斜谷伐蜀,司空陈群认为“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豆麦以益军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必见钞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反对曹真的作战计划,得到了魏明帝的肯定。这是陈群作为宰相,在重大国事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宰相的议政权的一种体现。
曹魏初期的三公权责范围包括商议军政大事、监督中央和地方官员、制定法令并跟踪落实。这也说明,当时三公和宰相相当。
三公的权力向尚书转移如前所述,曹魏除了三公之外,还有尚书也在为皇帝服务,随着政局的发展,尚书的权力一步步加强、三公的权力一步步削弱。这是为什么呢?是皇帝不信任三公,有意提拔尚书压制三公吗?恐怕不是。
曹魏初期的几个位列三公的大臣,贾诩、钟繇、华歆、王朗,都是曹魏统治者的亲信,对曹魏统治者非常忠心,更关键的是他们并无兵权,不会对曹魏政权构成任何威胁。为什么还是出现尚书取代三公的情况呢?
个中原因和三国时期战争频繁有关,如曹操长年征战四方,而曹丕执政时也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及至曹睿时,天下也不太平,蜀汉和东吴多次攻伐曹魏。在这样的情况下,曹魏统治者都希望大权独揽,政由己出,以便快速决断,毕竟战机稍纵即逝。如果在军情紧急的关键时刻,还要三公的意见,未免太不实际。曹操时期,所有奏章都直接送到尚书台,尚书提出初步意见后,报曹操批准,而后交对应的臣属执行。曹魏帝国建立后,延续了这一政务处理流程。尚书直接处理政务,使得三公的议政权遭到削弱。
除了议政权,三公的人事权也遭到尚书的侵蚀。以官吏选拔为例说明。东汉末年主管官吏选拔和人事任命的是司空和丞相府的东曹掾。曹操升任魏王、建立魏国以后,东曹掾变身成为尚书,如曹操任丞相时的东曹掾毛玠、徐奕、何夔、常林等人都成为魏国的尚书,或者是尚书令、或者是尚书仆射。这些尚书们把丞相府的官吏选拔制度,原封不动地搬到了魏国的尚书台,此后曹丕代汉,依然沿用此制。人事权从三公转移到了尚书手里。
曹魏帝国建立后,无论是曹丕,还是曹睿,都始终面临蜀汉和东吴的军事压力,这样的政治环境,客观上要求曹魏皇帝继续大权独揽、政由己出。尚书的权力逐渐超过了三公,并非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而是当时的客观环境,迫使曹魏皇帝必须这么做。
魏文帝即位后,大权独揽,重要军政事务都是自己决定了,再交有司执行。这使得三公的议政权遭到弱化,很少有参与朝政的机会,变得无所事事。于是廷尉高柔上书请求魏文帝恢复三公参政议政的权力,得到了魏文帝的同意,此后三公的议政权得到了小幅度地恢复。
高柔劝谏之后,三公的议政权有所恢复,但三公的其他权力遭到尚书的侵蚀后没再恢复,如人事权和奏章处理权,基本上都归尚书管了。
卢毓在魏明帝和齐王曹芳两朝时担任吏部尚书和尚书仆射,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卢毓在任上均有“典选举”,即选拔官吏的权力。魏明帝也说“得其人于否,在卢生耳”。司马懿有一次和夏侯玄议论政事时,夏侯玄说“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铨衡专於台阁,上之分也”。这里的台阁就是尚书台,可见人事权已经被尚书所掌握。
在《三国志》中,曹魏后期的奏章处理权,一直在尚书台,几乎和三公没有任何关系。如徐宣在任尚书仆射时,魏明帝曾有事去许昌,让徐宣留镇洛阳、总揽政务。魏明帝返回洛阳后,尚书台的官员把已处理过的的奏章交给魏明帝查阅,魏明帝说“难道我的处理意见会和尚书仆射不一样吗”,没有再对那些奏章进行审阅。这一来说明魏明帝对徐宣的信任,同时也说明了奏章处理权也被尚书所掌握。
三公逐渐被尚书台取代,源于皇帝急欲大权独揽。而皇帝之所以这么急迫,只是在三国鼎立的大环境下,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统一全国的步伐。如魏明帝有一次嫌尚书台处理奏章的速度太慢,居然自己跑到尚书台,想替尚书令陈矫操刀,遭到陈矫的婉拒。
车驾尝卒至尚书门,矫跪问帝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书耳。"矫曰:"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陛下宜还。"帝惭,回车而反。-《三国志·魏志·陈矫传》
魏明帝大概也察觉到自己这么做,不合时宜,就很快惭愧地回去了。魏明帝亲赴尚书台,显然不是怀疑或者猜忌陈矫,而是他嫌陈矫上奏文书的速度太慢,他心急如焚,等不及了。魏明帝希望赶快处理和审阅,以至于连尚书台的事都想亲自动手。
到了曹魏后期,尚书权力明显呈扩大化之势,而三公权力明显萎缩。高平陵之变后,徐州刺史王昶曾向朝廷上表,提出要规范尚书和侍中的权责,包括5条,“一曰掌建六材,以考官人;二曰综理万机,以考庶绩;三曰进视惟允,以考谠言;四曰出纳王命,以考典政;五曰罚法,以考兴行。”
其中的第二条,综理万机,尤其值得注意。因为综理万机在传统意义上是宰相,即三公的职权,现在却归于尚书之手。可见宰相的职权已经明显向尚书转移了。辅佐皇帝总揽万机这样的宰相职权,在曹魏初期的尚书中是没有出现的,但是后期却有这样的权责,可见尚书的职权进一步扩大,已经具备了取代三公,成为宰相的基础和条件。
尚书取代三公,成为宰相的原因曹魏后期,特别是高平陵之变,司马家族控制曹魏后,尚书基本取代了三公,成为曹魏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曹魏后期宰相职权从三公过渡到尚书,其原因在于曹魏内部的权力斗争。
魏明帝死后,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为了方便自己一个人独断专行,形成大权独揽的局面,曹爽对司马懿进行了排挤和打压。
司马懿原本是太尉、录尚书事,拥有宰相的职权。曹爽便以明升暗降的方式,把司马懿从太尉迁为太傅。虽然太傅在官职上高于太尉,但并无任何实权,和拥有宰相职权的太尉简直是天差地别。如此一来就架空了身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
同时,曹爽把自己的亲信丁谧、何晏、邓飏提拔为尚书,并借机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得尚书的权力进一步提高。丁谧、何晏、邓飏在任尚书期间,权势很重,朝中重臣都不敢得罪他们。曹爽扩大尚书的权力,其实就是在扩大自己的权力,有利于他和司马懿的权力斗争,便于他压制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一举拿下曹爽,并灭其三族,赢得了这场权力斗争的胜利。此后,司马家族就逐渐控制了曹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执政,不过司马家族和曹氏集团的斗争并未停歇。司马家族在牢牢掌控曹魏军权的同时,还延续了曹爽控制尚书台的做法,派遣自己的心腹和亲信出任尚书。
如和司马家族有姻亲关系的荀顗、羊瑾和亲信何曾、裴秀、陈骞、傅嘏等人先后在尚书台任职。一些对司马家族立过功的人,也会被司马家族委任为尚书。如侍中王沈,本来是魏帝曹髦的近侍,当曹髦欲讨伐司马昭时,王沈火速跑去告知了司马昭。事后,司马昭任命王沈为尚书。曹魏后期,尚书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司马家族的支持者,他们的命运和司马家族紧密相关。由这些人组成的尚书群体,成为司马家族消灭异己,篡魏立晋的有力工具。司马家族大胆放心地使用尚书,由此让尚书的职权明显呈扩大之势,已经具备取代三公、成为宰相的条件。
如孙权去世后,曹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都上表请伐吴,他们的伐吴策略各有不同,朝廷一时拿不定注意。于是朝廷专门下诏询问尚书仆射傅嘏的意见,傅嘏回复应该暂缓伐吴,不支持任何一方的伐吴策略。这事发生在司马师执政时期,司马师没有询问三公的意见,反而特地询问尚书仆射的意见,足见尚书的权责之重。还如司马昭执政时,曾进行爵位制度改革,实行五等爵。这样重大的制度改革,三公并未参与,而是尚书仆射裴秀一手主导完成的,三公完全没有参与。可见此时尚书权力之大。
曹魏后期,三公的诸多权责几乎被都尚书所取代,虽然在名义上三公还是宰相,但此时三公基本上沦为虚职和荣誉性职务。
车骑将军、扬州都督王凌镇守淮南,曹爽执政的最后一年,迁王凌为司空。只是王凌不用赴朝廷任职,而是仍然以现职镇守扬州,只是多了一个司空的头衔。司马懿灭掉曹爽后,迁王凌为太尉,让他仍然镇守扬州。
骠骑将军、荆州都督王昶,因为在江陵征讨诸葛诞的功劳,“迁司空,持节、都督如故。”就是说虽然升了司空,仍然留镇荆州。
征西将军、陇右都督邓艾,因为攻灭蜀国的大功而“拜太尉”;同样在伐蜀战役中立下军功的镇西将军、关中都督钟会,也被拜为司徒。但是邓艾和钟会并没有因为晋升为三公就回朝廷赴任,而是继续留守蜀地。
曹魏帝国建立后,三公作为宰相,几乎都留在朝廷处理政务,除非短期出差而离开朝廷,一般不会长期镇守地方。而王凌、王昶、邓艾和钟会这些三公,却可以不用处理三公府的政务而长期镇守地方。类似这些的任命,在曹魏后期频频出现。这也证明了三公基本已经虚职了,失去了宰相的地位。
为什么在曹魏后期的权力斗争中,当权者总是要扩大尚书的权力,控制尚书台,而不是控制三公呢?把心腹和亲信安插在三公中,作用岂不是更大?三公的地位高、影响大,为什么不让三公帮助自己巩固权力?原因大概有两点。
1.正因为三公的地位高、影响大,所以历来充任三公的人,都是资历老、功劳大的官员。要想充任三公,当然是有门槛和限制的,不能像尚书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安插自己的亲信。这些老资格的官员,往往都是三朝元老,甚至是四朝元老,就算拉拢过来。他们也会忸怩作态、装腔作势,让当权者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如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弑君后,太常王祥哭得伤心欲绝,称自己没保护好曹髦。然而没过多久,他就被司马昭拜为司空,几年以后又拜太尉。王祥明显已经归附了司马家族,他还曾劝进司马昭进位晋王,可是当司马昭封为晋王后,他在和荀顗一起去拜见司马昭时,荀顗跪拜司马昭,王祥却以“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为由拒绝跪拜司马昭,只是向司马昭作揖而已。
同样还有司马昭的叔父司马孚,曹髦遇害后,他第一个冲上去抱着曹髦的尸体痛哭流涕,还上表请求追查幕后真凶;晋武帝司马炎篡魏立晋后,司马孚老泪纵横,握着退位皇帝曹奂的手,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看上去真像是大魏纯臣,然而司马孚却全程参与了司马家族篡魏立晋的全过程。
王祥和司马孚,显然是司马家族的支持者。然而他们却硬要表现出一番曹魏忠臣的模样,装腔作势,装模作样,惺惺作态。这样的人用起来肯定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即便已经归附了,却总感觉有些别扭。所以当权者宁愿多使用尚书,扩充尚书的实力,也不愿意使用三公,扩充三公的实力。毕竟尚书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十分自然。
2.担任三公的人,往因为资历特别老而导致往年纪都非常大,由此产生了年迈体弱,没有精力处理政务的问题。三公作为宰相时,担负有监督百官、起草诏令、颁布律例、选拔官吏等重要职责,所以必须要找经验丰富、威望很高的人才行。可是经验和威望也是要时间积累才行,初出茅庐的人显然无法胜任。
等到官员具备经验丰富、威望很高这些条件时,他们的年纪都很大了。三公年纪老迈,带来的后果是,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有效执行当权者的意图,甚至可能与当权者的意图相反。三公年老体弱,精力不济,很难起到宰相的作用。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是当权者宁愿扩大尚书的权力,也不愿意扩大三公的权力。尚书也因此取代三公,成为了宰相。
结语在曹魏初期,由司徒、司空和太尉组成的三公,是事实上的宰相,担负着商议军国大计、监督文武百官、选拔官吏等重要职责,但是因为三国战争频繁,皇帝急欲大权独揽,提高工作效率,争取早日统一天下,使得皇帝的近臣-尚书,掌握了三公的权责,侵蚀了三公的大部分权力,并逐渐架空了三公,曹魏宰相的职权,一步步由三公向尚书转移。
到了曹魏后期,随着内部权力斗争的风起云涌,当权者更加看重尚书,一再扩大尚书的权力,三公的职权日渐萎缩,已经丧失了宰相的地位。随着司马家族权力赢得最后的胜利,尚书已经取代三公,成为新的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