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

儒释道,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

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

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儒释道精髓的区别(细说儒释道三者区别)(1)

有关哲学理念的区别

儒家——入世哲学: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佛家——出世哲学: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道家——隐世哲学: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尘世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儒释道精髓的区别(细说儒释道三者区别)(2)

有关研究方向的区别

儒家——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心目中的人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合”,而各种伦理关系的总和;儒家尤其强调一个人的“份”,即一个人在伦理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身份;天地君亲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爱孝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

佛家——研究人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家处理的则是人与超自然的关系,讲生命的超越;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会问"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的动物,在这里就有人与超自然的连接,而它关联着终极的关怀;死后来生、轮回转世的观念。

道家——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主张人应当爱护自然,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一切要顺其自然,就像水一样无往不利,不争不胜,才得以长存。

儒释道精髓的区别(细说儒释道三者区别)(3)

有关人生观的区别

儒家——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

佛家——慈爱众生,无私奉献:佛教的人生观是普世的人生观,它关注一切生命,而不仅仅局限于人类本身,把世间一切有灵性的生命都作为考察和关怀的对象。

道家——顺其自然,自我完善: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破,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

儒释道精髓的区别(细说儒释道三者区别)(4)

有关世界观的区别

儒家——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佛家——相由心生,世界在自己心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道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儒释道精髓的区别(细说儒释道三者区别)(5)

有关价值观的区别

儒家——在努力进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佛家——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

道家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儒释道精髓的区别(细说儒释道三者区别)(6)

有关主旨文化的区别

儒家——进取文化: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佛家——奉献文化:佛教以“牺牲”为教义,“牺牲”就是奉献。佛家讲布施,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是奉献精神的体现。

道家——规律文化: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否认有超越于道的任何主宰,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

儒释道精髓的区别(细说儒释道三者区别)(7)

有关功能功用的区别

儒家——治世: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

佛家——治心: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对人的各种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

道家——治身: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着,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

儒释道精髓的区别(细说儒释道三者区别)(8)

有关类比日常需求的区别

儒家——粮店:儒家思想像粮食一样是生活必需品,儒家精神,是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的DNA。

佛家——百货店:百货店不是必须的,有粮吃、治好病,就可以在世上生存了。信或不信是每个人的选择。即使不信佛的人,也能从佛家的佛理中找到自己需要的。

道家——药店:人在社会中遭遇不顺的时候,也需要去药店逛逛,道家就像一剂良药,为社会疗伤。

儒释道精髓的区别(细说儒释道三者区别)(9)

扩展阅读

道教全真派南北宗系图

浅说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世间万物皆可八卦

细数浙江台州重点寺庙,其中一家在东亚佛教史上举足轻重

浙东唐诗之路——山

浙东学派的兴盛与师承关系

细说汉传佛教八大宗派

#佛教##请用四个字概括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你觉得什么是儒家,儒家的本质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