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胃病人数基数大,约有1.2亿胃病患者,包括急性胃炎、浅表性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

胃病的症状有多可怕(科普胃你现在还好吗)(1)

首先看一下胃的解剖知识,胃与胃食管的连接处称奔门,该处为胃食管连接线(GEJ)部位,正常与鳞状上皮交界处(SCJ)一致。有人GEJ上下2~3cm范围称贲门部,该部位也可为腺癌多发部位,可来源于Barrett食管,也可来源于胃奔门黏膜。从贲门向胃大弯作一水平面,该平面上方称为底部(穹隆部),胃窦和胃体的交界处称为胃角,在胃镜下可见一弧形结构,称胃角切迹,为胃镜定位的标志,此处并非特殊的解剖结构。由胃角切及向大弯水划一线,其下方为胃窦部,其上方与外底之间区域称为胃体部,将胃体等分为3份,称为胃体上部、中部和下部。胃窦与十二指肠的连接处称幽门,幽门前2~3cm区域称为幽门前区。整个胃壁又可分为前、后壁和大、小弯。

当你的胃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时,你了解多少呢?

胃病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胃部疾病以胃黏膜损伤为典型特征,通常胃黏膜有自我保护及修复的能力,它会让胃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酒精、应急、幽门螺杆菌、药物等攻击因子侵袭,而一旦这些因子过强或者胃黏膜保护能力下降,因子会攻陷胃黏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胃病。

如果你的胃部经常出现异常疼痛,疼痛有周期性,与进食相关,每当餐后或者两餐之间空腹时就会隐隐作痛,或者有烧心、反酸、明显口腔异味,那你可能患有胃病。

胃病因何而来?

1.幽门螺杆菌感染(HP):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的致癌源,2021年美国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明确致癌物,中国人HP的感染率高达50%-60%, 这与我们吃饭不分餐密切相关,一盘菜你一筷他一筷,一人得病全家遭殃。

2.过量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类药物。

3.饮食不规律。

4.精神压力大。

5.过度烟酒。

6.爱吃“重口味”。

胃病的发展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癌前病变→胃癌

日常养胃该怎么做?

1.定期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积极根除感染治疗。

2.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规律。

4.合理膳食,荤素搭配,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炸、过冷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5.告别烟、酒、少喝浓茶、浓咖啡等。

6.保持健康平静的心态。

如何判断是否有胃病?

胃镜是诊断胃部疾病的金标准!

如果你有下述情况之一,那你该来做胃镜检查了:

1.上腹不适,疑为上消化道病变,临床又不能确诊者。

2.急性及原因不明的慢性上消化道出血。

3.X线检查发现胃部病变不能明确性质者。

4.需要随诊的病变如溃疡、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术后胃等。

5.需要通过内镜进行治疗者。

胃病的症状有多可怕(科普胃你现在还好吗)(2)

科学健康的饮食才是通过饮食调理肠胃的正确途径,不可随便轻信民间偏方,如果感到胃部不适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远离胃病需要从健康生活方式做起,明确诊断需要通过胃镜检查,遵义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及周六上午正常开展普通、无痛内镜及内镜下治疗技术,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干预方式,追求“镜艺求精”,促您“保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