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诗家】蒋世鸿新著《鸿渐于陆》出版
作者简介蒋世鸿 1974年生,河南省光山县人,号于飞轩主,网络用名鸿雁于飞。中华诗词学会、河南诗词学会等会员,中州词学研究会、承社等成员,香港大中华诗词协会常务理事,醉根诗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诸多作品已在《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多种诗刊杂志及相关报纸上刊载发表。作品曾多次获奖。已出版诗文集《孤鸿梦影》《飞鸿远音》《鸿雁时来》《鸿渐于陆》等十馀种。另著《五百罗汉通览》(诗赞版)、地域性诗文集《天开化境》待梓。
作者按本著由前辈荣秉恩先生鼎力资助并倾情作序,著名诗人方伟先生、张庆凯先生作序、跋,青年书法家赵智松先生题写书名,诗人篆刻家翁寒春女士为封底篆刻。由大中华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为本人阶段性全集,由诗部、词部、联部、文部四部组成。诗部辑录《己亥集》《庚子集》《辛丑集》《春困集》,辑诗六百多首,词部辑录《己亥集》《庚子集》《辛丑集》,辑词三百八十多阕,联部辑联二百五十馀副,文部辑文一百馀篇/则。序一:《鸿渐于陆》序方伟
蒋世鸿第十二部诗文集《鸿渐于陆》之稿样,我已通读一过。此为我第五次受托为其诗文集作序,自古以来连续为同一人之诗集作序至五者,似无先例,可见世鸿于我信赖之深而我于世鸿爱敬之重。本集所辑诗文之起讫时间、诗文数量,世鸿已于《集后絮语》中交代明白,兹不赘述。世鸿诗文之特点、优长,我已于以前数序中作以阐述,亦不重复。此序,欲借世鸿之诗集发表我对此道之思考,以与世鸿及有缘阅读此书者共商酌。
诗词自何时而始耶?曰:自鸿蒙初开而至结绳而至仓颉始制文字,有文字而始有诗焉文焉,不然,纵有劳歌谣唱而无以为记,无记则虽有诗有文亦等于无。至虞舜,命夔典乐,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此论一出,即成经典,至今犹为我辈之圭臬。嗣后,有诗经焉、有楚辞焉、有汉乐府焉。至南北朝之南齐,沈约、谢朓诸人始创永明体,研究四声八病,后经庾信助推,再至初唐如杜审言、宋之问等人,格律诗始定型。今人为诗,不讲究格律之诗经体、楚辞体及五七言、杂言诗,皆为非格律诗,或曰古体诗。讲究平仄之五七言绝句、五七言律诗、五七言排律,皆为格律诗,或曰近体诗。词、曲、楹联,皆为格律诗之派生物,亦以格律诗词视之。所谓诗词者,大要如此。
然则何许人始可为诗人也耶?曰:凡人皆可。已知帝王能诗者如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唐明皇、宋徽宗等,不尽一一;官员为多,诸如屈原、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不论显与不显,皆曾为官;至于其他巫医百工引车卖浆者流,不可胜计。故世鸿与我,身虽微,既能诗,亦可以诗人称之也。
然则诗词之功用何如也耶?《毛诗序》秉《尚书》“诗言志”之旨而发挥之。于个人则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于国家社会则曰: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白居易《与元九书》亦承袭此意,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又引古语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余少时即有志于诗,读《尚书》《毛诗序》及白居易文,皆深然之。今老矣,阅世渐深,于诗词功用之理解,亦与少时不同,故借世鸿之集而略陈之也。
所谓“诗言志”,志,非唯志向、志气之谓也,亦指情感。虽一切蠢动含灵皆有情感,然人为万类之长,故情感尤著。诗人者,思深善怀长于表达之人也,最长于情。情者,有男女之情,山川之情,家国之情,天地之情,不一而足。情如泉水,水满则溢。故诗人为诗,非为诗而诗,乃因诗情积于心,涨之欲破,必欲喷涌而出而后快。苏轼亦曰:我文如万斛泉流,不择地而生,常行其所当行,止其不可不止,亦此意也。世鸿此集,自己亥七月至庚子岁末,一年半之间,计得诗词楹联文章共一千馀首(篇),且十数年间出版诗文集达十二部,足证世鸿为多于情长于表达者。
诗之功用,亦与少时理解不同。我以为诗之功用有二,一为自娱,二为娱他。郁达夫曾云:一切文学作品皆作家之自叙传,我甚然此论。魏晋以前不明显,唐以后,一部保存完好之个人诗集,基本等于某诗人之诗体日记。所至何处,所见何人,所登何山,所读何书,所感何事,触景生情,形之于诗,自得其乐,即自娱也。诗成,传之于同道,印之于书刊,流之于社会,他人读之,或愉悦焉,或共鸣焉,或批评焉,或裨益焉,此即娱他。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亦娱他之属也。
古来诗人甚夥,而有名姓可传者则不多,有名姓可传者本不多,而如李杜苏辛之大诗人则寥若晨星,故知为诗之难也!大抵诗人须多读书,学问不成体系,其为诗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则须有眼界有胸襟,其为诗当如立于万仞山巅俯视人间,深刻沧桑超然警策。能达此者,一半努力一半天赋。读书、阅历、用心结构,此则努力之属也;落笔超拔,如有神助,诗之成,与常人迥异,为众人所心悦诚服,此则天赋之属也。
因为世鸿之诗集作序已至第五,则此五部诗文集余曾用心阅读,读其书知其为人,世鸿之腹笥、阅历、胸怀、天资,余略已知之矣。目前为诗,诗情之饱满,表达之敏捷,用功之勤勉,在当代诗人中实属罕见。世鸿阅世既深,诗作尤多,个人之日记,亦时代之记录。盛世之音安以乐,能为此时代留一诗史,则已足矣。
其末,以我与世鸿唱答作结,濯缨诗曰:
读蒋世鸿新著《鸿渐于陆》
感君漂渺似孤鸿,于陆于磐渐向空。
足迹迷离迁下土,鸣声嘹亮播春风。
诗成刻枣情相得,吟罢拈花意已通。
褒奖不因乡里近,平生出处与君同。
世鸿和作曰:
答濯缨轩主人
屡向尘前羡渐鸿,于磐于陆两相空。
无声衎衎勤营食,有翮悠悠独搏风。
十二楼台云自远,万千山水路何通?
因君更问春秋信,多少人间道里同。
辛丑正月十六日,濯缨草于罗
序二:《鸿渐于陆》序荣秉恩
吾与世鸿相识既久,交往既深,而情意愈浓,性情愈恰。虽齿属忘年,然岁不阻人,非唯推心置腹,亦且精神时会,遂常乐与之处。
曩者座间谈诗,相与扺掌,陶陶以欢。世鸿言及其诗文集《鸿渐于陆》待梓事,感慨系之。及于诗词创作与人生遭际诸事体,每有大可触及心灵深处之诸般况味,复系之感慨。只因于诗人不忘初心复又一以贯之之笃定而大可感人,乃不揣力之绵薄而有意助以区区,愿促成其著之出版,倘能不使汩没于世,或得缘以成人之美,又何不因此缘而成之?世鸿既会吾意,遂有作序之请,其情恳切。想世鸿此前尝多次请序为吾所拒,实以再拒未忍,况其人在吾有以加之乎?吾素知世鸿,可谓“知人论世”,遂聊书数语以为其序云尔。
《孟子·万章上》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遂通读其稿,冀可“以意逆志”。前此数年,吾已阅其《孤鸿梦影》《鸿雁于飞》《飞鸿远音》《鸿雁时来》诸著,乃知其人创作勤奋,操觚每达夜阑,其作涵泳宏富,具真情实感。尤乡村生态、山水行旅、社会现象之诸多作品,以深以厚,以宽以广,接于地气(此其著所云“渐于陆”者),触及时代,恒人凡有不能到者,谓其用承斯文或亦可也。
以阅其前数集体会在,故得体验之延伸,而及于本集。本集承续前集特长,又别具特色。吾所言特色者,乃其诗词地域性特色之突出体现。此即诗词地理概念,而此概念,今人能关注者亦尠矣!诗词地理,不独观地域特色,又其味地域风情,更其察民间风物,而还原生活以真实;不独为一地一时之诗意记录,又其味诗人遭际,更其观诗人心路历程,而深入诗人志意。研读此类诗词,可谙悉诗人之切身经历、创作背景、诗词本身特色及其内里所见之客观现实。譬如杜甫处“安史之乱”中徙倚于豫陕间及其后入蜀寓住时期所作诸多篇章,又譬如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贬谪屡迁黄州、惠州、儋州诸地所作诸多篇章,不唯见出地域之风土人情,更其见出诗人之心路历程。而世鸿处豫皖江浙之作,抑稍能见之。大凡诗人之处困处逆,其因实不在迎人阿世之趋避违时,乃在情志之就于屈伸而不得其时,此与庸常戚戚者特不相类。不以功名声誉度人,考诸世鸿之诗词文章,审其风操情志,或曰庶几有焉者。
吾籍本豫,以文化祖源故,于中原文化心脉同搏,故亦倍常关切。以大视小,以阅世鸿之著,实喜见其涉于家乡之作,而其前数集所录此类作品亦甚夦,此文化情结是也。世鸿身为谋生于异地之游吟诗人,其家乡诗词联文累年之所出,凡趁于谋生间隙兼以夜为昼成之者。若非其人性情之真率热烈,若非其人才情之融会专注,断不能为。如其《光山三台八景》组诗,实乃其籍光山具地域特色之民俗史志之缩影,其有关淮河流域、大别山区等山水诗作,出其家乡自然风貌,其《梓里秋歌》《西江月·故村琐忆》等乡村诗词,出其家乡民间风情。诸如此类,以至于异地之行旅、客次者,其每多吟咏,是旁及其类亦旁证之也,凡不胜列。所以能引人共鸣者,乃在其情真,其意笃。诗人若非情真意笃,若非情有所钟,意有所属,安能至此?此于家乡文脉之传承,于家乡文化之宣扬,可谓于用有焉。唯此,乃大生感动,故称其作以推其情,多其行而加其举焉。
金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云:“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世鸿之诗词,亦旨归于“真淳”二字。如其大型组诗《春困集》,诗前以小序阐明写作原委,而采平水韵一〇六部依序成诗百又六首,以古体风骚歌行出之者,举凡情恋故土、心系稻粱、怀及民生、忧关家国,莫不真淳,其慷慨感激中出岁月沧桑、切身发心处见志虑忠纯,每可警醒人、激励人。如其乡村诗词《旧居》《故村归见》《踏莎行·远村》《一萼红·孟夏村景》云云,见乡村生态,可明于情、鉴于时。此绪承家国情怀者,不亦诗之为政乎?吾亦时观今人所为作,能及兹者盖寡也。雪月风花者夥矣,宴飨酒食者夦矣,夷甫诸人耳。清人赵翼《论诗五首》其一云:“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藉以观世鸿诗词,所谓“生机”者,亦“争新”满眼,历历若在。世鸿累年谋生于外,惯于休暇之日,常自游历,遂多出山水诗词,因寄所托。以其游历江浙间所作知之,而其于浙江开化一地所作甚夥,集曰《天开化境》,更知其于斯地之情怀焉,又其接地气所由一也,吾另有序,此不赘。凡如此者,情感真挚淳厚,意境清丽新雅,感发触之也丰,思虑及之也深,又多能接于地气处,实不能悉尽也。
阅世鸿前数集,鲜有集句之作,此集中有集律集词集联者,凡数十之多,又多能贯通,颇见其学养之富,用力之深者。或谓世鸿能承古人之风赓古人之雅者也。
至于其集中联作,亲情与农事题材者殊多,联语乡土气息之浓郁,又其接地气者。而砭人肌骨,臻于心灵,每能动人。又其文赋堪阅者复有焉,若《鸿圃语》之作,或曰类乎笠翁《闲情偶寄》者,诚然别具风人之旨。其习诗、窥艺、读书、阅人,每见自家独到处,亦颇可阅。
吾所交者,鲜见诗词曲联文俱能到者,世鸿乃其一。世鸿为人坦荡,处事干练,处寂寞也能耐,在迍邅也能持,当艰难也能守,志或有不伸,名或有不达,盖时也。然雅得于诗词文章,慆慆承之,劳劳以之,立身行世,踵贤载道,不亦士君子乎?世鸿每自谓“诗因情作,事以志成”者,吾闻之,信不虚也,愿拭目以观其成。
吾言吾知,以知辅言,是为序。
壬寅孟春于桂月山馆。
诗是吾家事——跋《鸿渐于陆》张庆凯
偶于微信朋友圈见方伟、蒋世鸿以“鸿渐于陆”为题唱和大作,度其意在:志卓然不可乱,虽居无位之地,亦足为人之仪表,所谓“士大夫出处,于此当有取焉。”于是,点赞而后便问世鸿:“《易》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兄卦果渐乎?”答曰:“非生辰八字,实名号事迹之谓,又因之名诗文集也。”多此一问,竟探得世鸿将有新著梓行,亦诗馀之美谈耳。
或以此勾起世鸿冲动,竟以尚欠完美为由,嘱余为跋其集后。而余与世鸿,虽同籍信阳,竟缘悭一面,于其诗事形迹,毕竟网上得来。欲求真诠,何其难哉。今就贵耳贱目所得,又读其诗文之深切感受,略白一二于其集末。
其一曰:学厚思捷。若誉世鸿“学富五车”,似亦不为过,其文史功底甚厚,经史子集均有涉猎。其所作几近“无一字无来处”,涉典颇多,甚或冷典僻字亦俯拾即是,可见一斑。世鸿诗思快捷如泉涌,即景应制或唱和为诗,可叉手倚马而成。往往为一题或一景而成组诗十数甚或百首,便是明证。
其二曰:作富体宽。世鸿所作,堪用浩繁概之。是集仅一岁又半载所得,裒集已是删余,竟有逾千首之富,且诗、骚、歌行、近体、词曲、辞赋诸体兼备。上溯自始结集而迄于今,未知天命,已出版诗文集十二部,远非恒人所能及。
其三曰:见广述精。凡人所见,不过二途:一为闻见,二为目见。自书史并视听媒体得之者,闻见也;由履历而得之者,目见也。世鸿之闻见,尤厚于书史,勿庸赘述。其目见之广,亦非寻常人可比。世鸿尝自嘲为“旅食者”,半生劳碌奔波,务农打工为业,足迹广布天下。其丰富履历亦诗文创作之源泉耳,所作既富,而所述亦精,尤以“诗向古人学,莫自今人摹”为主张,尝有《为诗“四说”》综论之,已初具理论框架。
余所推重世鸿者,乃其诗词之人民性。尝以拙诗话《歌诗缘事而作》荐读其《春困集》,是集歌行如《劳燕》《鬻枣》《老叟》诸篇,写乡里、邻人生活窘况,亦出自畎亩草根之世鸿切肤蚀骨之感耳,较之庙堂白傅《秦中吟》真切或过之矣。有志于诗词者不妨一读,或可知余言之不虚也。
但凡世间事,皆可二分焉。诗事亦然,有“技能”与“职业”之分。视诗为馀事而闲吟如我者,能诗不过“技能”耳;而每日笔耕不缀、终生与诗为伴、生活生命中须夷不可离开如世鸿者,诗事俨然成为其“职业”。
昔杜甫尝自得于“诗是吾家事”,今世鸿以诗为“职业”,亦别般“诗是吾家事”耳。唐诗因杜甫们而伟大,中华诗词或因蒋世鸿们而复兴。汝其试哉!
辛丑岁始闲吟居主人士昂张庆凯谨跋。
诗作选
早春访友
路自青山远处斜,日高时候到君家。
春风不管人来晚,解与墙头开杏花。
废井
沉浮何事问穷通,日月相看倒影中。
一自乡人勤改邑,独凭枯眼对苍空。
鹅卵石(三首选其一)
修到溪枯更涧枯,却成捐弃就荒芜。
周身纵使俱圆滑,本质终难得似珠。
庚子清明遥奠先严先慈
膴膴乡原是祭台,纷纷雨湿后人哀。
万千山水俱清供,伏愿爹娘尚飨来。
居山小咏
群山若子作纵横,千里苍苍弈一枰。
坐拥方圆消永日,闲从豁处看云生。
过市路偶作
道路翻然又覆新,纵横界破市廛尘。
饶多车驾驰荣富,尚有精神未脱贫。
木棉花
梦从节气每能期,风信不迟三月时。
唯有此花情激烈,春来到处举红旗。
运河怀古(二首选其一)
千里龙舟屡出探,六番何事下江南?
康乾若解甘棠政,不赖民间作美谈。
野居
解与槐杨并,翻同鸡犬俦。
风来如探秘,鸟去竟馀幽。
野草狂争垄,闲云寂到楼。
空窗恒有月,仍似故人眸。
过无名观
幽微随所适,隐隐接蓬瀛。
过客不逢路,上人何用名。
深参群动息,荒到众氛清。
会得无为理,山山空弈枰。
踏歌古岸怀古
遍访踏歌处,依稀见盛唐。
桃花携雨落,潭水飐风香。
过往人俱杳,繁华梦独荒。
趱行仍有路,疑是到沧桑。
汶川地震十三周年祭
崔嵬同国土,静默立残垣。
在道忍相看,经乡痛不言。
却惭偷岁月,犹恐失家园。
谁见天中泪,纷纷落震源。
夜过九江,时在火车中
山带幢幢影,城分远远辉。
九江谁共过,午夜路孤归。
缩地还随月,临歧又破围。
乡心肯相假,但驭铁龙飞。
探读经源
山山分界障,树树举旗幡。
问道能无侣,读经欣有源。
儒风虚及竹,淑气远当轩。
僻地听回响,坐从桃李言。
徽州道中
车向徽州道,望中吴楚连。
曲穷山入野,清极水流天。
宛转宁无梦?相将信有缘。
何当问痴绝,共到夕阳边。
老村
寒鸦栖野树,历乱唱空巢。
岁月荒难理,人家惯已抛。
风来穿畛陌,日落没茨茅。
老叟只枯坐,无从说系匏。
故村归见(二首)
其一
孤村似垤没蒿莱,门户空朝旷野开。
历岁墙生新薜荔,以时窗结旧莓苔。
不知道自荒中绝,犹践尘从远处来。
屋舍探看浑失主,教人顿起黍离哀。
其二
樗村废舍听鸱枭,蓦起狂尘杂骇飙。
卜地待时颁雨露,还家无处问刍荛。
扶犁手尽空登谷,击壤歌馀尚剩瓢。
我亦将身同草莽,满头白发任萧萧。
牛年咏牛
八百里间观肉搏,五千年后息蹄奔。
春秋纵改归棚户,风雨常安卧草根。
垄有稻粱时受饿,庙承祭祀不能尊。
看它觳觫心何忍,便作牺牲谁感恩。
千岛湖月光岛状元祠瞻商辂像感作
淡泞湖天映梦园,目光犹向浪头翻。
壮观远近归弘载,顿觉沉浮系紫垣。
为有文章经万物,始能科甲及三元。
苍茫欲济多舟子,浩淼波从鹭鹜喧。
早春过深山道观
不随草木发根荄,自是玄元久住胎。
闳豁以时归玉洞,轮囷到处起灵台。
了无物类真能友,唯有心情尚可孩。
窅眇山深云独白,峰高还待主人来。
过阊门
姑苏西望有重门,日月同来叩晓昏。
赭石又明新屦迹,暄风犹绿旧苔痕。
春秋依是闲中好,吴越何曾罅内存。
阊阖高高通底处,直从尘上接天阍。
参观复社纪念馆
独来特特问行藏,踵武江南有二张。
明借霜轮圆照壁,清看露草乱连墙。
可怜古学终难复,叵耐时人犹自戕。
闲视匹夫同士子,花间还待起朝阳。
注:二张者,即“娄东二张”张溥、张采,复社主要领导者。
浙西凭高
顾望浙西连浙东,苍茫千里海相通。
一江水下九天外,八面城围万岱中。
闽北云来孤放牧,皖南峰到互称雄。
湖山处处与人好,谡谡还生两腋风。
词作选
卜算子·暮愁
迟暮乱鸦飞,绕树成千百。啼断荒寒复更啼,絮絮随风白。
天地不容愁,天地何其窄。恁是愁生乱且多,天地焉能宅。
南歌子·忆远归探母
客次翻无路,天涯尚有村。归来衣上缀黄昏。遍野夕阳脉脉送馀温。
游子才归屋,慈亲正倚门。眼中佯带去年嗔。唤我乳名掸我一身尘。
鹧鸪天·经龙门村入大麦坞探老龙源
一入深山便忘年,因谁更问老龙源?才经麦坞千弓地,已到龙门百里山。
门外壑,坞中滩。悉来与我作盘桓。何如撇却红尘累?万绿从中自放还。
蝶恋花·月下归
积水空明浮远岱。踏月归来,闲过人家寨。依约有谁歌欸乃。风如潮汛云如海。
一曲悠悠兼野籁。听似云开,听似潮澎湃。蓦觉嫦娥同我在。缠绵相送还多态。
小重山·他乡逢故人又别
不意他乡逢故人。人生何辗转,问于君。身从万里蹈轻尘。天涯路,犹在望中伸。
执手话中分。秋云生野树,正氤氲。匆匆来去竟何频?回眸处,红日下尘根。
八六子·远山
眼眸青。媚随春染,峰峦拥队来迎。望野际天连碧浪,岭头云映晴空,欲形未形。
谁堪因此相盟?历历一如春到,绵绵直似情生。且更是、风光赠人千里,致江山兴,共襟怀远,何当扰攘从他物类,纵横归我心情。自澄明。群山静如众僧。
采绿吟·观燕入空庭作
巷陌轻飞燕,又作伴、约队匆匆。芹泥路侧,荇陂波上,杨絮风中。带些春气息,殷勤唤、暖云更着香风。识诸檐,标群户,经年犹有归梦。
相对诧时光,偏偏是、无端频换新栋。不见故人家,料野失春踪。觅芳邻、花落盈门;寻前主、庭荒旧时容。空窗里、蛛网织成,沧桑数重。
澡兰香·乡野
风禽自警,草树相营,野望远从暮合。彤云缀宇,落日当原,鹳叫鹭鸣纷杂。但农夫、犹守孤荒,身随田园匼匝。丘垄上、邻村若侣,遥川如纳。
借问家山路径,昔去何宽,比来何狭。瓜翁健饭,菽媪加餐,自许稻粱功业。记劬劳、不欲人知,偏付黄鸡绿鸭。共日月、老屋新樗,邀谁欢洽。
彩云归·苏州别感
苏州去去路悠悠。问天涯、更与谁俦。如故乡夜月萦魂梦,还皎皎、万里当楼。况轻过、运河何处,有船经渡头。岱影外、白云西就,碧水南流。
回眸。盘门郁郁,又阊门、对启新愁。奈何此际,人杳天远,梦断春收。最不堪、风香浸透,一霎花事都休。依然剩、前代园林,只自深幽。
双声子·野望
野云天角,故村山脚,船放林外波间。渔翁孤影,长原残照,都付旷远疏闲。但苍茫暮色,遥望处、如笼千山。牛羊下、邈踪迹,悠悠弥望成川。
想曾经,常自来自去,终将以梦归田。劳劳多事,耕耘依旧,风中雨里经年。问西畴父老,勤稼穑、能失田园?而今草树相高,奈何地与天宽。
望海潮·秋望
川原遥望,家山无语,秋阳正灿如金。烟带巨淮,青分大别,云深更着秋深。千里到胸襟。但际天草树,还向城侵。久伫风中,此时孤许故园心。
曾经道里侵寻。想身随渡远,人与尘沉。逢且不逢,过犹如过,无端又作登临。常是意难禁。况一轮夕照,难照丹忱。依旧乡愁,贯穿无改古而今。
春风袅娜·淮津
正乡关何处,日暮生愁。山簇黛,水洇眸。水山间、更著远天千里,岭云原树,孤鹜零鸥。草际云低,林间风起,野径如绳维渡头。断渚空时见行苇,烟汀荒处放渔舟。
犹记迷津探问,曾经子路,遇沮溺,却被他羞。因前事,论中流。田间日月,淮上春秋。北即天涯,雁空河渭;浪吞江表,梦入坟丘。人间遗叟,算知津如是,吾谋不用,同此悠悠。
联作选
菜园(五副选其四)
棠阴岂假牛衣人问
菜色应教肉食者分
祠堂联(二副选其一)
肯构肯堂,基业已从佳处起
宜家宜室,乡心犹与古人同
村中石磙(三副选其一)
苔遍周身,绿过几茬,忆往昔曾经守道
力捐两季,尘归一地,到而今不再擅场
老井(五副选其二)
就里有沉浮,过尽沧桑,望处唯枯一眼
此间无泛滥,照临日月,来时尚见孤心
稼穑(六副选其六)
春秋序失鹭鸳行,蒹苇宅空,游宦能堪蓬转苦
耕耨事抛牛马走,稻粱谋废,生民岂受黍离哀
父辈及扁担(三副选其二)
两端挑起即生活,赖汝平衡,岂分得一端轻,一端重
卌载担来在路途,膺兹责任,焉计它廿载短,廿载长
忆先慈手作布鞋(二副选其二)
扎手焉能不扎心?想吾母纳此底时,几多刺痛曾经受
立身必得先立足,看汝儿行之端处,无限春秋未可磨
土坯墙(四副选其四)
几堵作包围,却不出包围,任风干岁月,雨点成斑皆是泪
一时成弃置,便恒归弃置,随世运人间,苔痕虽绿了无春
忆先严(五副选其一)
把犁南亩,荷锄北畈,运粪东皋,播种西畴,稻粱谋是吾家事
刈麦夏初,晒谷秋中,保墒冬后,备耕春早,稼穑情留天下人
耕牛(五副选其五)
自与颛民共事耕耘田地以来,奋蹄已越五千年,未尝息肩头此轭
及因畸世渐荒稼穑职能而降,望眼犹多亿万顷,无奈闲身后之犁
纪念鲁迅
战斗以匕首与投枪,遇黑暗岂彷徨,醒国人当呐喊,社稷尚需真猛士
忧危因孱头和看客,鉴光明于虫豸,救季世图脊梁,文章独许大先生
母亲去世二周年祭
廿四孝图历历看来,儒耶道耶农耶工耶,继而高士名流,敢忘亲耶?皆宜率重彼亲,受亲所慈,唯处欲显扬家声。信知吾曾不若廿四孝之圣贤,然吾母之化亦应于圣贤,励吾也大,在吾即精神襁褓
五千年史悠悠读去,帝者王者将者相者,抑或贩夫走卒,谁无母者?首要必尊其母,承母之教,因时方成就事业。试借此尚能推五千年所恩泽,料此亲所传当启及恩泽,鉴此洵多,得此为生命摇篮
文作选
园林
园林之兴造,于古为盛。今之再造者,止用其形制,不用其神韵,故止见其形不得其神也,直如传抄者。曩处苏州,得见园林之雅,非语能尽。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所述意境亦尽可为其用,明计成《园冶》云:“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实不虚也。
凡园林之成,非用心经营不能致。夫理水叠山,其水流迂迴者,如钱塘自来;其山峰嵚崎者,若泰山同在。夫莳花艺草,其花幽馨斑驳者,如丹青写就;其草蓬勃郁离者,如琼圃生成。夫植竹栽松,其竹青而质正者,遂起约君子三五之念;其松茂以挺拔者,便有对大夫六七之怀。夫营阁构榭,其阁上欲兼云者,云亦阁中尤物;其榭下欲得鱼者,鱼即榭里同怀。
鸟不招而自来,人不请而自访。凡百之物,物虽以类别而不别,俱得洽然;凡百之人,人虽以群分而不分,皆从率尔。此任意东西,无拘其行之谓也,而况凡百之事乎?吾见天人合一也不出此。夫取诸自然者,用于自然也,复见超于自然者,是戛戛独造也。若可植以文化于无痕,使人入得园来,爱之惜之而不复欲出,是则尽善尽美矣。料此非造园者借景之易作,而是运境者化文之难为也。以无用之用成自然而然,今谁夫能之?
齐云山游记
行经赣皖,梦到徽州。道入休宁,人当白岳。百里纵横,众岭遥随宇列;千年睥睨,一峰高与云齐。天低碧水,映日彤分;势掩黄山,绵原翠合。佳日吾来,石遇如邀知己;清时此会,岩逢遂拥良朋。
奇峰卅六,倚云宛转而前;盘磴三千,援岫逶迤以上。将身俦匹丹霞,日为导引;放足频穿碧霭,树与扶持。路遇栖霞,无言隐迹。踵还洞府,有问真仙。碑林入目成文,文同道友;塑像比肩为伍,伍与仙班。洞天福地,如有人居;云窦灵台,略多客至。但入真源问道,遂生虚壑当襟。而况太素宫中,道场次第;玉虚观里,心界澄明。何问境清谁造,以知神秀天开。
已而想落云岩湖畔,神移楼上楼边。峰送舟行,波回影动。身假天风,不异虚怀纳日;情涵水色,其如一苇横江。湖光映带摩崖,恍见前贤作采;舟子泛游汀渚,渐生后浪为纹。往来任意,旋归拱日院中;去就随心,忽在香炉峰上。
至若月华街市,宛如天上人间。大观气象之繁华,惬快人文之阜盛。古朴民居,纳得万千之客;清凉道院,收来今古之风。想酒肆夜阑,樽罍序错,太白以诗为约,骚人酾酒成篇。又不意紫阳邂逅,照面经成数解;更不期弘祖遭逢,交游志作朋侪。
嗟乎!胜境欣逢,云山俊赏。徽睇豁而致远,齐云侔以相高。乾坤攸往,山水兹盟。遂同造物者游,于以吾人自乐。
集后絮语
拙著《鸿渐于陆》将付梓矣!此系吾之第十二部诗文集也。
本著得四部以集之,一曰《诗部》,辑为《己亥集》《庚子集》《辛丑集》《春困集》四集,计得诗六百一十六首。二曰《词部》,辑为《己亥集》《庚子集》《辛丑集》三集,计得词三百八十八阕。三曰《联部》,计得联二百五十一副。四曰《文部》,计得文一百一十六篇/则,中有《鸿圃语》百又八则,以“习诗”“窥艺”“读书”“阅人”辑之,并有文若干篇辑入其中。日居月诸,岁时二载有馀且过,笔耕勤以积文,篇章合而逾千又三百,是此著之所以具也。
拙著名以《鸿渐于陆》,是取于《周易·渐》卦之上九,其辞云:“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古学者或谓陆为逵者,曰达道广路也;或谓陆为阿者,曰崇丘高山也。崇丘高山,绵绵以阻;达道广路,漫漫以通,亦各得其解。试以诗训之,是“道阻且长”之谓乎?吾唯冀其本在陆地者,以能接于地气,安其实而得其宜也。是亦取其渐进之象喻以自励也。至于彖象卦爻之义,吾实不能强作解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辞曰吉,吾每愿之。然吉凶悔吝之兆,欲或不欲,遇或不遇,岂由人哉?孔颖达疏曰:“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吾试去其贵法之累,取其仪表之用,肯企以为附丽者也。或附丽于山水,或附丽于时世,或附丽于人情,或附丽于风物,不亦诗之用乎?而诗之用,不亦附丽乎?诗果堪有所附丽,亦吾所幸也。
吾凡有作,每于夜静人定时,又多从休暇中得之。人多不知吾用勤于三馀,而谓吾善乎拾遗,是又不知三馀之苦乐也。至于所见所闻所历所思所遇所感,因之而及于题材者,当亦多矣;而以其移诸体裁,亦不一而足,此不烦述。
拙著由己亥岁六月初及于庚子岁暮,凡逾一年又六月而成。吾以学不沾洽,素不解爱惜羽毛,但以一羽之微校于一介之轻,是亦内自知也。因亦不遮所行,不掩所持,而未予遴选,一从编次者,乃成此阶段性之全集也。又皆注其作时,类以编年,聊用记吾比年之行迹耳。
因请濯缨轩主人方伟先生为序,闲吟居主人张庆凯先生为跋,青年书法家赵智松贤弟为书名题签,诗人篆刻家翁寒春女士为封底篆刻,而悉克成于有日;又有编辑部与出版社负责诸君之编排印行,有亲友同道之勉力支持,而皆克行于有时。于此,谨一并致以谢忱。
又因筹出版之资而迁延时日,以至于辛丑岁末,故复将是岁所作三百馀题增补入本集中。期间并作《五百罗汉诗赞》五律五百一十二首(此将另录入吾相应专著中)。其后复稍有增删者,并于此说明,藉申吾怀以达于序跋之作者焉。
本著得以顺利出版,特有赖于荣秉恩前辈致力玉成,并倾情为序。前辈嘉行善举,在在令吾感激于衷,并此深铭敬谢!
又序、跋诸公揄扬倍加,实感愧承,然以为奖掖砥砺吾后有所进,促吾不辍努力向学以济之者,亦诸公所冀也,吾其勖哉!
书既成也,时或存之。天若见惜,使稍堪行诸世,以付与人,运其机缘而略使读者于焉有得,则吾之幸也,吾之乐也。是不亦鸿渐于陆得其处乎?不亦饮食衎衎得其所哉?
作者:蒋世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