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

猪丹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猪丹毒是怎么引起的)(1)

病原:

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本菌为平直或微弯纤细小杆菌,大小为0.2-0.4微米×0.8-2.5微米。在病料内的细菌,单在、成对或成丛排列,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陈旧的肉汤培养物内和慢性病猪的内心膜疣状物中,多呈长丝状,有时很细。本菌对盐腌、火熏、干燥、腐败和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病死猪的肝、脾内4℃下存活159天,毒力仍然强大。

露天放置27天的病死猪肝脏,深埋1.5米231天的病猪尸体,12.5%食盐处理并冷藏于4℃148天的猪肉中,都可以分离到猪丹毒杆菌。在一般消毒药,如2%福尔马林、l%漂白粉、1%氢氧化钠或5%碳酸中很快死亡。对热的抵抗力较弱,肉汤培养物于50℃经12-20分钟,70℃、5分钟即可杀死。本菌的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它,因此可经胃而进入肠道。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架子猪,其他家畜和禽类包括也有病例报告。人也可以感染本病,称为类丹毒。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约35%-50%健康猪的扁桃体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存在此菌。病猪、带菌猪以及其他带菌动物(分泌物、排泄物)排出菌体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场舍等,经消化道传染给易感猪。

本病也可以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蝇、虱、蝉等吸血昆虫传播。屠宰场、加工场的废料、废水、食堂的残羹,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肉粉等)喂猪常常引起发病。猪丹毒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些地方以炎热多雨季节流行得最盛。本病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传染,有时也发生暴发性流行。

症状:

1.急性败血型:以突然暴发为主,死亡率高。常见精神不振,体温持续42-43℃,虚弱、卧地、不食,有时呕吐、结膜充血。后期出现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病程3-4天,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2.亚急性疹块型的病情较轻,发病后1-2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褪色。疹块突出皮肤2-3cm,大小约1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呕吐、体温升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3.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型,常见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僵直。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

剖检变化:

1.急性型:皮肤上有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或弥漫性红色。脾肿大,充血,为樱桃红色。肾淤血肿大,呈暗红色,皮质部有出血点。肺瘀血红肿。胃及十二指肠充血,出血。淋巴结肿大,充血,有小出血点。关节液增加。

2.亚急性型:在皮肤上见有菱形,方形或圆形红色疹块。内脏病变较急性轻。

3.慢性型:多发性增生性关节炎,关节肿胀,有多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黏稠,呈红色。后期滑膜绒毛增生,肥厚。慢性心内膜炎为溃疡性或呈椰菜花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肃杀或驱除蚊、蝇和鼠和鼠类,经常保持猪栏、运动场及管理器具的清洁,定期用消毒液消毒。

2.加强饮水消毒和管理,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使用自然水和浅表水的养殖户,包括冲栏用水。

3.注意饲料的清洁和卫生,确保饲料无丹毒污染,平时尽量不用湿料。

4.加强舍内卫生的清理,减少冲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出现高温高湿。

5.加强交通检疫、屠宰检疫及农贸市场的检查:如发现病猪或带菌产品,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处理产品,杜绝病原传播。

6.注意病猪和病死猪的处理,防止传播病原。

7.高危地区适当增加青霉素类药物的保健。

8.提高警惕,平时仔细巡栏,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治疗措施:

1.对猪场的种猪或中大猪突然出现发烧、减料等症状的,可直接肌注青霉素 链霉素做治疗性诊断。

猪丹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猪丹毒是怎么引起的)(2)

猪丹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猪丹毒是怎么引起的)(3)

2.疫苗接种:在高发区域及高发季节时,在肉猪断奶后接种猪丹毒弱毒冻干苗或灭活苗,间隔一个月再接种一次。预防注射的注意事项:①一般来说仔猪在1~2月龄时必须进行第一次预防注射,3月龄后再注射一次。②种猪应每隔6个月预防注射一次,但配种后两周以内的母猪,妊娠末期的母猪及哺乳期的母猪暂不注射。③由于本菌苗为活菌制剂,因此,在接种前3天和接种后7天内,应避免在饲料内添加抗生素或直接给猪只注射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