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美好生活#

导语老人们常常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中伏最热?

现在正值小暑时节期间,太阳已经从北回归线向南缓慢移动。大家知道,在夏至节气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当前,小暑时节,在北半球,白昼虽然慢慢变短,但仍然比较长。而且太阳高挂当空,在头顶上散发着灼热的火焰,炙烤着大地。

而且,现在还不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常言道:“夏有三伏,热在中伏”,看到了吧!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是畅谈生活点滴,今天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探讨交流

入伏中伏末伏是啥意思(刚入伏老话)(1)

一、看看夏天有哪三伏?

我们常常听说:寒在三九,热在三伏”。可以发现,冬天最冷的日子是在三九寒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冷在三九与四九”等等。一般情况下,三九天通常在小寒到大寒期间,是从冬至起算,到第三个“九天”,也就是第19到27天,就是三九时节了。

那夏天有哪三伏呢?

一是初伏。通常,有10天时间,是从夏至节气的第三个庚日开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夏至三庚数伏天”。从夏至会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第四个庚日结束,一个10天时间。

二是中伏。通常,有10天或者20天的时间,比较常见的是40天,也就是中伏时间比较长。它从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第五个庚日结束,10天时间;更存在从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第六个庚日结束,中伏时间是20天。

三是末伏。末伏天,是10天时间,它从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到第二个庚日结束。别看是已经立秋了,但是秋老虎的威力丝毫不简单,尤其是中午依然热度不减,高温酷热。

入伏中伏末伏是啥意思(刚入伏老话)(2)

二、为什么热在中伏。

老话:“夏有三伏,热在中伏”,那为什么热在中伏呢?其实,这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和地球吸热和散热的影响。

中伏,通常位于大暑节气前后。但是,从夏至时节期间,我们居住的大地表面白天接受太阳的照射,吸收大量的热量;到了晚上,又要慢慢散发出去。但是,白天吸收的热量远远大于晚上散发的热量。这样,每天都要积累大量的热量。

人们常说:“三九走冰雪,寒风刺入骨!三伏如火灶,热死大老鼠” 就这样,不断积累和增加,热量越来越多,到中伏期间,热量散发到达最大效能,所以,到中伏的时候,天气最热,是三伏天更热的时间。但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末伏天也有秋老虎的现象。

入伏中伏末伏是啥意思(刚入伏老话)(3)

三、今年三伏天是什么时间。

刚才,我们分析了老话“夏有三伏,热在中伏”,知道了什么是三伏,为什么中伏最热,那你知道!2021年的三伏天是什么时间吗?

看看今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7月11号~7月20号,共10天时间;

中伏:7月21号~ 8月9号 ,共20天时间;

末伏:8月10号~8月19号,共10天时间。

常言道:“夏至已至, 三伏不远”。现在已经过了7月11日,进入了三伏天,已经入伏了。今年的三伏天是40天时间,其中,中伏20天,上蒸下煮的时间已经开始了。

入伏中伏末伏是啥意思(刚入伏老话)(4)

小结​​​

三伏天,时间比较长,天气炎热,高温酷暑,而且雨水增多,湿气加重,过去,人们善于适应节气特点,突出养生之道。

在北方,老话说的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进入三伏天,要合理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及时补充营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并多喝开水,少开空调,保持充足的睡眠,及时休息好,安安全全度盛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