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18岁的梧州女孩周健婷插着呼吸机,生命在静静地流逝。

她跟家人聊天感动的哭了(泪目她走了才18岁)(1)

病房外,周健婷的母亲黎女士泣不成声,但凡有一丝希望她都舍不得放弃女儿:“这是我们惟一的孩子,她还那么年轻,她才18岁啊!”

可黎女士也清楚地意识到,哪怕是依靠呼吸机来维持生命,陷入昏迷的女儿也很可能撑不过明天。

她跟家人聊天感动的哭了(泪目她走了才18岁)(2)

她和孩子父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通过柳州市红十字会,无偿捐献出女儿的遗体。

“她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一直很听父母的话,她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决定……”

黎女士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周健婷生病前的照片,黎女士觉得那时的女儿真漂亮。

她跟家人聊天感动的哭了(泪目她走了才18岁)(3)

照片里,周健婷圆圆的娃娃脸,身材纤细,一副斯文腼腆的模样。如果不是患上恶性淋巴瘤,她的花季人生才刚刚开始。

这个病来得很突然。去年7月,周健婷跟母亲说,她口腔上颚有溃疡,喉咙很疼。紧接着就是持续不断地发高烧。

当时他们一家人在广东中山工作生活。为了给女儿治病,他们从中山返回梧州,又辗转去了南宁,最后于今年10月份来到柳州工人医院治疗。

周健婷最终被确诊为慢性活动性引起的NKT细胞淋巴瘤。

为了给周健婷治病,这个贫困的家庭已经花费了十几万元。

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发起轻松筹。来柳州后,也得到了市民和媒体的帮助。虽然资助有限,但是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我们打算捐献女儿的遗体,也是因为感谢大家的帮助,无以为报,只想对社会有点贡献。”黎女士说女儿才18岁,她的人生那么短,来这世间走一遭,也希望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由于周健婷是癌症患者,不能捐献身体器官,只能将她的整个遗体捐献给医学院校,用于医学教育。

她生前的理想是当一名幼师,患病后又希望自己能成为护士。黎女士觉得,把女儿的遗体捐献给学校,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她人生最后一点念想。

她跟家人聊天感动的哭了(泪目她走了才18岁)(4)

“我们还希望,她的遗体能帮助国家对EV病毒进行研究,将来能让其他病人更好地活下去。”黎女士忍住眼泪,在柳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代替女儿签署了《遗体捐献同意书》。

她跟家人聊天感动的哭了(泪目她走了才18岁)(5)

来源: 南国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