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昨天给大家聊了下目前市面上厂长挖掘的优质量化公募、私募,不少同学反馈信息量太大,希望能就各个品种再细化一点;还有的提出质疑,500又有贝塔又有超额,没必要配1000了。今天我们具体看看今年各家顶级量化私募指增1000的产品情况,也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厂长认为现在500和1000要综合配置。

纳指etf该怎么选(为什么还要配1000指增)(1)

不要忽视1000的超额

最近有朋友提问到,指增500和指增1000相似,那只配500可不可以?

厂长觉得,有条件的话,1000也是有配置必要的,因为超额更高。

具体来看,由于目前不少量化私募的指增产品条款已经设置成提超指数收益的20%-25%,所以指数的贝塔收益不能忽视。在这个维度而言,因为中证500的公司业绩增速更加稳健,指增500的性价比应该会更高一些。

不过咱们在投资中,还是要具体看到手的绝对收益,虽然在贝塔方面不占优势,但中证1000由于小盘股较多,超额收益这块会更加好做。

所以只要指增1000的阿尔法能力够强,是可能覆盖贝塔这块的劣势的。

为了覆盖贝塔的劣势,厂长也是找了几家上半年超额收益在15%以上的指增1000产品进行盘点。

可以看到稳博投资独占鳌头,算是今年的一匹黑马,截至今年7月2日,稳博指增1000代表作年内收益达到34.22%,超额收益接近30%,绝对收益也超出衍复、九坤等头部量化私募10个点以上。

纳指etf该怎么选(为什么还要配1000指增)(2)

除了收益以外,咱们还得关注下回撤的情况,在这几只产品中,衍复在回撤这块儿控制最好,其指增1000代表作年内最大回撤仅为-6.18%,稳博以年内最大回撤-6.98%紧随其后,而年内最大回撤-9.37%的九坤排名末尾。

纳指etf该怎么选(为什么还要配1000指增)(3)

单从数据情况来看,这几只产品中稳博令人眼前一亮,不仅涨的多而且回撤也相对较低,不过考虑到规模问题,九坤和衍复量化第一梯队的水平也无需质疑,今天厂长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三家业绩优秀的私募到底是如何做的。

中低频的衍复

首先来看百亿量化私募里,最擅长中低频的衍复。

目前衍复规模已经超300亿,投研人员超20人,掌门人高亢前阵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衍复的投研团队能力不逊色于曾经就职过的海外机构。

高亢在投资中持股分散,平均持仓800~1500只,T0在产品收益中的贡献占比较小,大约在10%到20%,会根据市场行情变动。2019年创建衍复后,公司产品以相对价值中性策略和股票策略(指数增强)等为主。

具体来看股票策略,衍复的指增产品持仓频段复合,有分钟级别、T0和天级别、周级别、月级别的预测周期,平均持仓期为1-5天。

在量化因子上,衍复投资策略的核心是看量价关系,包括趋势跟踪、均值回复和技术性指标等,占比达到70%,其中日内量价类因子大概占20%,日间因子占50%。

其他的是事件驱动、基本面(价值/收益性、成长性)和舆情均衡分配。

另外,在衍复的三条指增产品线里(300/500/1000),截至今年5月31日,300代表产品的年化超额为21.88%;500代表产品的年化超额为33.08%;1000代表产品的年化超额46.85%。

这和厂长之前的观点一致,300大盘股居多,波动较小,超额相对比较难做,盘子越小的股票越好做超额,所以1000超额最高也合乎情理。

按高亢的说法,目前衍复中性产品和指增300、500、1000的容量分别都在200亿-300亿之间,也就是说大家暂时不用担心他们家的策略容量问题。

高频的稳博

稳博之前也和大家提过,不过之前聊的是他们家的创业板和科创板指增产品。

回到主流的指增赛道,稳博指增500和指增1000的产品业绩也表现不俗,特别是指增1000。

指增1000代表作产品于2020年5月20日开始运作,截至今年7月2日,累计收益达到64.73%,累计超额达到46.95%.

纳指etf该怎么选(为什么还要配1000指增)(4)

产品是全市场选股做增强收益,其中和1000指数权重重合部分保持在30-40%左右。

由于在去年底稳博刚拿到网下打新资质,所以在去年,稳博的指增产品都是没有计入打新收益的,厂长了解到去年市场大部分指增产品里,打新基本贡献了10%左右的收益。

在产品超额收益来源里,30%来自于T0和仓位择时,70%来源选股阿尔法(量价和基本面各占50%),今年打新贡献的收益截至目前也就2%左右,换手率双边200倍,持股700只左右,持有单只个股比例上限为2%,持仓频段复合,信号级别在分钟频率和周频。

也就是说虽然T0和仓位择时是稳博的特色,但大家不要忽略他们的选股能力,因为选股才是主要的收益来源。

此前,稳博合伙人郑耀曾表示,以目前的体量规模来看,T0每年贡献的超额差不多15%,当然随着规模的增长, T0的超额收益贡献会随之递减。

这么好的业绩离不开对策略迭代以及人才引入的高投入。

目前稳博规模35亿左右,公司总人数接近80人,投研人员占比超70%,策略基本每周或者半个月会更新一次。

35亿的规模却有着50 数量的投研人员,一方面说明稳博两位老板舍得投入,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们对于自身投资能力的自信。

毕竟超额收益如果不够,量化研究员这几年的薪资也水涨船高,光靠管理费养这么多人实在太奢侈。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投入力度,导致目前在稳博的投资人里面,机构占比超90%。

常青树九坤

最后来聊聊老牌量化天王九坤,在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初的几个月里,九坤一度因为旗下多只产品做不出超额被市场质疑。

不过当时厂长就和大家说了,持有九坤产品的投资人不用太着急,毕竟九坤此前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仍然长期稳居量化第一梯队。

策略阶段性失灵是正常的,策略时时刻刻都能有效难度过高,只要在失灵之后能尽快修复,那么基金的长期收益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最近几个月九坤的超额已经恢复,不管是指增500还是指增1000,都能排在百亿量化私募前三的位置,规模也顺势突破了400亿。

目前九坤采用传统量化因子模型 AI技术的双轮驱动投资模式。

九坤是国内量化界最早举起大量因子统计挖掘的私募,近几年,九坤重金投入AI算法,60%的投资已经由AI算法驱动。

过去两年间,他们招聘的投研技术人员中70%都具有AI方面的研究经验或工作背景,九坤的团队总规模超过200人,其中投研和技术团队超过130人。

总的来说,相比衍复和九坤,稳博由于规模较小,目前性价比可能更高一点,想追求收益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求稳的话九坤和衍复都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