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

行笔速度,即为书者执笔进行书法书写时,依据书作内容需要,作出的或疾或缓、或顿或抢,或爽或涩的行笔态势,并产生出迥然不同的笔墨效果。行笔速度,是书法艺术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技法——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笔锋角度、笔锋着纸深度统称为“笔法三要素”。三者紧密相连,互相依存,密不可分。总体上讲,行笔速度是在与笔锋角度、笔锋着纸深度的互相配合、巧妙组合中,完成一幅书作的。但是,行笔速度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和制约着用笔其他要素艺术效果的发挥,甚至影响列一幅书作艺术价值的高低。然而,人们在分析研究笔法寸,往往对笔锋角度、笔锋着纸深度等要素的重视关注程度高于行笔速度,造成许多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对行笔速度的轻视,漠视,进而影响到书艺的提高。遍览古今优秀书法作品,无一不是书家通过对行笔速度的准确、巧妙、见微知著、多变而微妙、精致而灵性的把握与控制,及与其他用笔要素的完美配合,赋予丫书法作品神奇、隽永、摄人魂魄、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笼统地讲,毛宅书法应以徐缓的行笔速度为上。这既是书法通过含蓄、朦陇、力量内敛的艺术形式表现力的美的特征决定的,也是书法所使用的特殊工具、材料等所要求的。但是,在书法学门创作过程中,一味地以徐缓的速度写下去,缺乏必要的快、顿、抢、涩,屈等行笔速度的节奏变化,同样也难以达到书法艺术所应达到的效果。那么,较为具体地分析,毛笔书法行宅速度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状态:

徐缓。此种状态似秋日白云,滴水流石,徐徐缓缓,缓缓徐徐,徐缓之中蕴藏着巨大内力。徐缓的行笔速度,给人的突出印象和感觉是慢?惟其慢,要求书者的控笔能力要强。否则,所书线条往往千瘪而缺乏内涵。正是由于行笔速度慢,所书线条才显得沉着、饱满、圆润、结实、健康。书法艺术的魅力,在于以静的姿态表现出动的节律和美感来。因而,徐缓的行宅速度,是书法学习与创作的主流行笔速度。观看书法大家作书,他们往往神情平静,举手投足间看似轻飘飘,实际上却时时在运力,而笔下则如行云流水,不愠不火,不急不躁(当然,书家这种状态是创作激情澎湃下的表面现象,不在本文探讨之列),几乎难以m列一般人想像的“快笔奔腾”现象。这些行家深谙书法行笔速度要决,因而,书作自然也就不同凡响,光彩夺目。许多书法爱好者没有完全领悟书法艺术的贞谛,以为写毛笔字,行笔速度越快越能够表现出力感效果,越显得“有力”、“有劲”,提起毛笔,不假思索,快宅快墨快书,痛快倒是痛快,所书线条远末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其书作往往给人以浮躁、苍白乏力、基本功欠扎实等印象。所以,对于许多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徐缓的行笔速度是个基本功,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悉心分析才能达到比较娴熟地掌握与控制的程度,一般来讲,徐缓行笔速度的训练与操作方法是,在保持平和的心态下,坚持以静制动、以慢制胜的原则,扎扎实实、求稳求实效地写好一笔一画。

疾厉。此种状态似烈马脱缰,洪水奔腾,咆哮汹涌,锐不可挡;疾厉的行宅速度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就是出宅迅速,行宅果断快捷、千净利落。前面讲过,徐缓是毛笔书法行笔速度的上导形式,但是,在徐缓行宅速度总趋势的前提下,事实上还存在着行宅快捷的速度状态:只是,较之徐缓的行宅速度,疾厉的行笔速度居于次要位置而已。疾厉的行笔速度往往是根据书家的感情起伏变化、书作内容的特定需要以及书写材科的不同等而时断时续、时多时少、时有时无地穿插在整个行宅过程中的一般来说,书家在创作激情进入高潮、书作内容出现大起伏以及笔头濡墨过多时等,易于出现疾厉的行笔速度,所书线条力感外露,飞白、枯笔不断出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凌厉爽快的艺术感染力。应当说,疾厉的行宅速度在整个行笔状态中处于次要、从属位置,因而不能-—贯到底地使用-初学者尤其要注意适当把握疾厉的行笔速度的使用,笼统地说,应当尽量减少疾厉行宅速度的出现,以免陷于油滑,浮躁。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

涩滞。此种状态似九牛爬坡,逆水行舟,艰准前行,步履蹒跚。涩滞行笔速度让人明显感觉,书者似乎正艰难地克服横亘在笔下的高山大川,蜗牛般地向前进,所书线条高古、苍劲、老辣,墨色凝重,偶尔于不经意之中留下些许枯笔印记。涩滞行笔速度,尽管在一幅书作中出现的频率不十分高,但是,成功地运用涩滞行笔速度,最易于表现书法艺术那种“气韵生动”、“富有生气”的效果。但是,涩滞的行笔速度在书作中的运用不能滥,更不能随意为之,否则,极易使整幅书作显得“破”、“乱”,显得死气沉沉、了无生机。一般地讲,涩滞行笔速度大都使用在整幅作品的“换气”之处,即笔锋贮墨行将用尽时。有些人在涩滞行笔时,手故意颤抖,所书线条一顿一顿的,似乎显得很有力。其实,这是一种病笔,做作味儿浓,实则不可取。适当的做法是,保持中锋角度,笔锋着纸深度适当加大,徐缓而肯定地将笔锋推出,收笔不顿不驻。

顿却。此种状态似巨流涡旋,蛟龙养目,貌静实动,蓄势储锐。顿却行笔速度表现为笔锋着纸过程中的停顿。这种行笔貌似停顿,实际上随着笔锋着纸深度以及笔锋角度的不同,停顿的“原点”正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同时,顿却行笔速度虽“停”,却蓄势待发,随时将写出下一笔画来。所以,顿却行笔速度,表面上、现象上是停顿,实际上则是在动,甚至酝酿着更大的动作。因此,顿却是毛笔书法行笔速度不可缺少的状态,且运用很普遍。因为,缺少顿却行笔速度的正确使用,书作往往容易产生内涵缺乏、线条无质感等弊病,难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一般地讲,顿却行笔速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静态中求变化。顿却行宅速度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增加线条的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因而,使用顿却行笔速度时,一定要寓静于动,通过较静态的行笔速度表现出书法艺术的动感效果来。

拚抢。此种状态似鱼跃龙门,饿虎扑食,惊心动魄,凌厉锐气。拚抢行笔速度主要表现为,线条飞动凌厉,笔断意连,让人明显感受到书者激越澎湃创作心态下的爽利、决绝的行笔态势。”拚抢行笔速度较之疾厉行笔速度,更快更猛更激烈,甚至会出现线条的形断。观看书家运用拚抢行笔速度作书,给人一种暴风骤雨、电闪雷鸣般的感觉和印象。拚抢行笔速度大多比较适宜行草、狂草之类书体的创作。当然,在其他书体中,这种行笔速度也时有出现。拚抢行笔速度,往往要求书者驾驭毛笔的能力要强,否则容易出现笔笔露锋的弊病,给人以不沉着、笔墨基本控制能力欠佳等感觉。所以,初学者要慎重对待,不可随意为之,可以将之作为一种行笔速度技法进行研究学习,创作时要待笔墨控制能力全面提高后再适当加以运用。拚抢行笔速度,一般要求笔锋着纸深度要浅,有时几乎是笔尖轻着纸面,且笔锋角度以中锋为佳。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

屈折。此种状态似春蚕作茧,冬眠僵蛇,屈就成势,以图整体。屈折行笔速度是指在行笔过程中,为了整幅书作或整个字的完整、完美,仄起笔锋,不顿不挫,不激不厉地“小心”运笔,以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屈折行笔速度在折画的书写时,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折画是汉字书法里一种比较特殊的笔画,行笔速度过快,易于造成锋芒外露,外拓严重;过慢,则又可能造成过于肥大、比例失调等现象。因此,在使用屈折行笔速度时,要将笔锋稍稍提起,仄起笔锋,缓缓地折过,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当然,屈折行笔速度不止在折画中使用,用在其他笔画上也能产生较好的作用和效果。屈折行笔速度所产生的含蓄,圆润,连贯等艺术效果,往往为整幅作品增添巨大的感染力,令读者为之倾倒和称奇。

总之,行笔速度是书法学习创作中一个重要的技法要点,需要不断学习、探索、实践,才能逐步掌握。上面所述几种行笔速度,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而是必须将它与其他书法技法联系起来,一起分析、研究、学习,否则,同样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和创作目的。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

笔性与笔法——让你豁然开悟

—梁三日

梁三日按:关于笔法,我从小就一直迷惑。因为周围的师长讲的和写的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坊间流行的书法字帖上的各种图示和标注,也让我持怀疑态度。读大学时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资料都弄来看了,比如《沈尹默论书丛稿》、丁文隽的《书法通论》、周汝昌的《书法艺术问答》等等,对各家之间的口仗特别感兴趣。从接触到的资料,清代到民国,光是一个执笔法,都能吵个势如水火。比如关于手指能不能动,就能分为三派:一派是主张运腕的,以沈尹默为代表,认为手指不能动,指一动,腕力就没有了,只有指力了;一派是主张运肘的,以祝嘉为代表,要求指腕皆不动,以肘移来去,若指腕一动,全身之力就不能贯注笔端了;一派是主张运指的,比如沈曾植、张裕钊、李瑞清,好象他们不转指就写不出碑的各种棱角。关于中锋和侧锋,历来也是吵架的重点:沈尹默说要笔笔中锋,周汝昌却说除非写篆书,否则只要切起就是侧锋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锋。有的人说侧锋就是偏锋,也有人说是侧锋也可以纳入中锋的范畴。看人家吵得越乱,我越高兴,因为真理越辩越明,自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地清晰起来。另一个能帮助我证明笔法问题的,是学校的古籍书库里的石版印刷的碑帖。50年代以前的石版印刷技术很让我惊讶,竟然可以那样清楚地表现墨的轻重浓谈,甚至能看到一根根锋颖在纸上运动的轨迹,让你直接对应起笔头形状——笔锋是如何分布的,锋在哪,肚在哪,如何顿注,如何散开,如何聚敛等等。我曾关注柳公权兰亭诗,这件墨迹帮我解答了不少问题。我一度私下里窃喜,所谓的古法用笔,或言晋唐笔法,总算给我摸到点脉络了。后来的教学中,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黑板上画笔头形状和笔锋分布示意图,我认为这是笔法的关键。至于一般的用笔线路,包括起笔角度,回锋的方向等等,我认为不如放到结构中去谈而非笔法的范畴。关于结构生笔法,还是笔法生结构,书法报(书法导报?)若干年前也有过争论,我个人是倾向于结构生笔法的。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

近来看到有人讨论晋唐笔法,宣称要大力复原晋唐用笔,其部分观点,竟然和我当年的结论颇有暗合。翻出十多年前编教材时写的某一章节,题名《笔性与笔法》,和同好们交流。

笔性与笔法

梁三日

书法首选讲究笔法,历代书法家都对笔法十分重视。笔法是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评判书法水平高下及风格雅俗的重要依据。初学者入门,接受良好的笔法训练是能迅速提高及日后顺利发展的前提。

元代大书家赵孟頫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然结字亦需用功,盖字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

赵孟頫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书法以用笔为上,书法的技法诸要素中,用笔是最重要的;二是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虽然有字体风格面貌的不同,但用笔的基本规律原则是一致的。

对这句名言,几百年来,“用笔为上”是得到了普遍承认,但总有人对“用笔千古不易”提出质疑,因为在他们看来,仅以楷书的永字八法为例,每一个笔画都有不同的特征,运笔时须走不同的角度方向,有不同的提按起伏特征,怎么能说明用笔不变呢?楷书已是如此,更何况篆隶行草,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不同字体风格,笔画形象变化无穷呢?

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没有达到赵孟頫那种对笔法融会贯通的层面。的确,入门时,觉得一个笔画有一个笔画的运笔方法,不同书体有不同字体的运笔诀窍,丝毫混淆不得。当功力和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渐发觉不同的点画运笔彼此之间大有可通之处,都符合某种必须遵守的规律,符合这种规律的运笔,笔画自然生动有力,而不符合这种规律的运笔,即使笔画外貌模仿出来了,也必然是形象虚浮、神态呆滞、僵硬造作。赵孟頫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指的正是这种运笔必须遵守的深层规律。

所谓“笔法”,指用笔中具有规律性、原则性的要领和法度,这种法度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可以贯通适用于多种书体之中。

笔法具体包含有哪些重要规律呢?我们将两个方面来讲解笔法:

(1) 笔性;

(2) 用笔的总原则

一  笔性

书法所使用的毛笔是是一种软性物体,在书写的过程中,如何达到笔毫齐顺、万毫齐力、笔毫复原,这便构成了书法用笔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实际是毛笔的性能运用问题,笔法的一切技巧都首先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出去。

所以,学习笔法,首先要通熟笔性。

古人没有提过“笔性”的概念,但他们十分精熟笔性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深知要善假于物,才能得自然之妙理,晋唐的许多书家,同时也是毛笔的研究者和改良者,从他们的遗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毛笔性能的无比谙熟和科学运用。

书法的线条点画,无论形状、质感、力度,都与能否正确掌握笔性有关,不了解笔性就谈不上懂得笔法。掌握笔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控制笔毫的能力

点画和造型,取决于:

(1)笔起落的角度,运行方向;

(2)笔入纸深浅(轻重);

(3)笔头形状。

第(3)条笔头状态变化,指运笔中,笔毫锋颖因受力产生的各种变形,如聚、散、扁(方)、圆等,包括笔头触纸方式,是用锋端触纸,还是笔腹着纸;是作势欲弹,还是腰软无力;是整齐铺展,万毫齐力,还是绞纽破败,声嘶力竭。

(1)和(2)的作用为大多数书法教材所论及,也容易在纸面上画出示意图,所以为大多数学书者所知,也较易于掌握,但最关健的因素——笔毫的组织状态——却往往给忽略了,结果造成运笔似的而非,点画外貌相近而质感意味相去甚远。

如图一些书法教材介绍写魏碑或欧体的方笔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5)

挑点,为追求三角方棱的形态特征,逐个角地依次填填满,特别是专门去填b处第二个角,类于画字而不是写字,笔画形象呆滞造作,极不自然。这种运笔是不足取的。理由是:①画字不是写字,笔画造作不自然;②

速度太慢,没有笔势可言;③古人运笔绝不是这样的。

正确的运笔法是:

(1)笔由左上向右下顿落,笔锋落处形成a角。

(2)笔刚顿即反挫撑起,笔腹离纸,笔毫沿上下方向平整展开(下展溢出的笔锋自然的形成b处劲利的棱角,绝不需刻意描画)。

(3)向上劲健提笔出锋(得c角,展开的笔锋由两向中间收聚,自然留下劲挺有力的三角点造型)。

以上运笔熟练之后,只需一按一提即成,不过这提按的刹那之间,暗藏了个挫锋动作,使笔锋能一按提起,由聚而铺,再由铺而聚,这面需要有极其良好的控制笔毫的能力。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6)

不仅方点这样用笔,横竖的起笔收笔,撇、挑的写法,钩的出锋等均这样运笔。这一点,欧阳询《九成宫》等碑版经过刻拓失真,很难看得出来,要看欧的行书墨迹《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辨其锋芒细微处,方可明了。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7)

以上例子说明运笔仅考虑行笔线路、提按轻重,虽也可写出笔画的样子,但往往不得要旨,距古人的精髓相去甚远。古人运笔的玄奥之处,在于对笔锋的控制,控制笔锋的聚散、扁圆、卧挺等状态以塑造笔画形象,利用笔头的圆锥状,可成圆笔,利用好它的齐(扁平展开)可成方笔,顺转着走,笔画圆润,侧逆着用,则出现方棱。所谓“方笔用铺,圆笔用裹”,“转便圆,侧成方”。一支笔在你手中笔毫要铺就铺,要裹就裹,要倒就倒,要起就起,要扁就扁,要圆就圆,要开就开,要收就收,则无论什么笔画,均可下笔成形,笔势自然,绝无多余来回动作。所谓“用笔千古不易”,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

优秀的书法,不论是行草书,还是体态端静的篆、隶、楷,都可体现出笔画流动徜徉的时序意味,笔一按下提起就应取得需要的造型,试观晋唐及宋人书法墨迹,用笔简练自然而然,依据笔性而为,所以下笔自然得法。后人越搞越玄,比如明清,论著逾丰而去笔法逾远。清蒋和《书法正宗》中,一个竖钩可以为12个动作,繁复精微,煞有介事,令人感慨。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8)

赵子昂号称快笔,据说能日书万字,哪怕写正楷,用笔法也极其快速简炼,表现了对毛笔极强的控制能力。

二、选择最有效的传力点——锋

笔毫的末梢——锋,是笔力集中到达,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笔者,能使笔站起来以锋芒运使,这叫“立峰”,笔锋挺而健,有效得传达指腕的力量。在曲张之间“杀”入纸中,获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不能发挥锋的用场,单以笔腹扫顿按,笔画必质感薄弱,墨象虚浮。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9)

古人强调“用笔在用锋”,包含两个要求:

1、“立锋”行笔。作书是否有“笔力”全看一支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运使。清代蒋和说:“(用笔)如善舞竿者,神泛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锋立得起来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杀得入纸,才有“涩势”,写出来的线条如铸如刻,凝重,沉着。古人所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如利镂金,长锥界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唐·张怀瑾)。明董其昌说:“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处自束处耳”,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这些都是甘苦之言。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0)

立锋用笔示意图

“立锋”关健在善于利用笔毫的弹性,因势利导,更关系到功力,功力到时,虽极柔长锋羊毫亦铮铮作弹。

初学者可能开始时体会不到锋端的弹力,锋立不起来,可用薄长如竹蔑一类柔而有弹性

之物,做用力压下又竭力撑起的动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领会其运动的技巧,再运用到毛

笔上,相信不难掌握。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1)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2)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3)

2、“笔锋无处不到”。任何一点一画,从始至终,四面八方,都应是笔锋运走形成的。如写一点顿下后,须顿中有提,使笔锋走至原笔腹按下的位置,使笔力充分作用于纸面,如此方得收笔处坚实凝重的笔触。

刘熙载《书概》说:“张文史(张旭)书,微有点画处,意态自足,当知微有点画处,皆是笔锋实实到了。不然虽大有点画,笔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云!”“大有点画”指简单的笔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锋不立,笔画再大,也是笔腹形成的虚浮呆滞形象,而非锋端真力贯注的坚实笔质,细审王羲之行书诸帖,欧阳询行书,褚遂良《阴符经》,赵孟頫、文征明行楷书墨迹,无不如此。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4)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5)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6)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7)

笔锋无处不到

理论上所说的笔锋的顶端,实际运用上,锋指的是锋端及笔毫近的那一段,再远些就是笔腰,笔腰是笔毫产生弹性的部位,也有不少书家惯用笔腰,如颜真卿等,“力点”常不在锋而在笔腰,腰一触纸即能弹走,所以顿重而能清劲。可惜很多学他的人,一顿即倒腰软无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异。近代康有为,笔腹腰也运用得很精彩。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8)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19)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0)

从学书的进程来说,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努力练习立锋的本领,尽量以锋端运使。练到笔锋什么情况下都能弹起来的程度,则无论笔锋,笔腰、笔根、笔侧,无不能力透纸背,就如武功高强之人,无论拳、肘、肩、臂,全身各处,无一不能发力伤敌。

三、保持和恢复笔毫的弹性

弹性物体都有个弹性限度的问题,在一定力的范围内,弹性物体可迅速恢复原状,超过限度。弹性破坏难以复原。毛笔性柔,弹性是很有限的,这要求我们: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1)

三分笔示意图

1、控制毛笔下按的程度:一般要在笔头一半以内,向来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的说法,用意即在使用

近前端的笔锋,笔锋变形程度小,易于恢复。选择毛笔时,要选“大笔写小字”也是这个道理。

2、运行过程中,要不时将散卧软弱的笔毫扶立起来。

笔往前运走,就免不了要倒下来,弹性就会惭弱下去,需做个 “回顶”的动作立起笔锋,如折角处的挫锋,挑钩处的蹲锋,捺底出锋前的微微回缩(所谓挫、蹲、回,都是回顶用劲的一种),均使散败的毛笔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复原立起,甚至使笔处于特殊的强劲状态,铮铮欲弹走,大大增强了“笔力”。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2)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3)

3、一笔完成之后,用收笔动作使笔头恢复成挺直齐顺的原状,如同掭过一般,可直接书写下笔,保持了行笔的前后连贯性。

关健是利用反作用力弹直笔锋,反作用力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回锋反弹,回锋时正好逆着行笔方向提笔,将笔锋回顶弹直,所以回锋动作正确与否,应看笔锋是最有效地弹直顺利齐。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4)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5)

二是用在出锋的地方,先以迅疾之笔作按势,借急按的反弹之力弹起笔锋。如悬针,长撇就应这样用笔,悬针和撇的中后段常常显出丰腴之态,就是借势出锋用笔的自然结果,其它捺、挑钩也是这样重按而提出的。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6)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7)

所以运笔的时候,笔毫总是一曲一挺,时展时聚地运行着,尤如钟表的发条,铮铮欲弹走,笔一提纸,笔头就能恢复挺直齐顺,这就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其所说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宋代苏轼说“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笔锋收起时象悬着重物的绳子一样挺直,古人是何等自如地运用毛笔啊!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8)

二 用笔的总原则

书法的点画无论外貌形式如何变化,都要求符合以下共同的审美规范:

一、质感强,浑圆,厚实,凝重,如铸如刻;

二、意味含蓄、隽永,忌直白外露;

三、气势通达,畅而不滑,涩而不滞。

根据笔性及书法审美的要求,总结前贤的经验,书法运笔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中锋用笔的原则

中锋运笔,即笔锋移动时,保持主锋在笔画中心,副毫在笔画的两边和四周,这样笔端所含的墨汁,就从点画的中心向四周渗出,写出的点画,重心即在中间,呈现出立体感。中锋状态下形成的笔画圆润保满,质地厚实,立体感强,给人以浑厚含蓄,精华内蕴的艺术感。因此,历来书家以为中锋用笔是千古不易的原则。古人说:

“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

“笔得中锋则肉在外而骨在内。”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29)

中锋示意图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0)

1、怎样才能做到中锋运笔呢?

关健是能够“立锋”运笔,笔锋立起,不专门倒向哪一边,“锋正则四面势全”,这时无论走向哪个方向都得中锋。所以,凡顿笔后,(不管在起笔或在运行中段)均要尽力将倒下的笔锋撑立起来,要撑起笔锋,要领是两个字——“回顶”(古人著述中常见的回锋、挫锋、蹲锋、驻锋等,都是指把笔回顶一下,用劲的轻重深线有别而已),是运笔中最要紧的技术动作,是功力的标志,掌握之后,很多运笔问题都以此迎刃而解。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1)

由于运笔顺逆用劲的不同,中锋有裹锋、铺毫的细微区别: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2)

裹锋:运笔时笔管前倾,笔毫被顺拖着走,笔锋自然地向中央收拢,线条中实两边略虚,如刘熙载《书概》中说:“徐弦小篆,画之中心有一镂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侧处,盖得蔡中郎遗法也。”写楷书的长横、篆书、连绵草等细劲而圆的笔画常用这个方法。

铺毫:运笔时管是稍后倾的,笔毫被推着前进,因而被整齐地打开,呈万毫齐力状态行进,线条两边轮廓线特别有坚实感。魏碑方笔多为这运笔。

2、侧锋与中锋

笔画方向改变的时候,要继续保持中锋就必须调换笔锋的方向,由于考虑到笔势连贯和行笔速度的需要,往往不是等锋完全调换过来了才继续行走,而是行进与调锋同步完成,即一边走笔一边转向,笔毛是由躺卧着渐渐站起来的,锋是由边侧渐渐收归中心线,这一段的运笔就称作“侧锋”。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3)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4)

偏锋写撇示意图

侧锋容易和偏锋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偏锋是笔锋卧倒侧抹,一卧不起,一偏到底,丝毫不能体现锋的用场, 写出的线条必然薄飘弱虚,而侧锋是笔锋由倒而立,由侧而中的一个转换过程,是中锋运笔的辅助手段,有人还把侧锋归入中锋的范畴,可见侧锋与偏锋是有本质区别的。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5)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6)

侧锋运笔姿态变化生动,为中锋所不如,所以历来书家主张“中锋立骨,侧笔取妍”,中锋结合运用。但由于笔锋倾侧了,笔画迹象总不免略显削类扁薄,不如中锋的饱满厚实,一般重要的笔画,如主笔,都尽量使用中锋以显凝重稳住整个字势,侧锋用得过多,整体气格会弱。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7)

褚遂良的中锋和侧锋

二、逆起逆收的原则

逆锋起笔,起笔时笔锋的方向正好和笔画行笔的方向相逆,所谓“欲右先左,欲下先下”的落笔方法。回锋收笔,是在收笔处反方向带回笔锋。

书法从篆、隶书开始,就是用逆锋来写的,东汉著名书家蔡邕《九势》里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书肇于自然”,逆锋运笔,符合自然运动的规律,拳师打拳,要先把臂肘回缩,才能强而有力地击出。

逆势起笔,从笔力上说,是力的孕育,力的创造,并表现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藏筋抱骨的含蓄蕴籍之美。如果直顺下笔,必然锋芒浅露成薄弱之笔。

收笔也要逆收。北宋书家米芾有“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名言,每下一笔,无往不复,无垂而不回缩,都把力送到画的末梢,有回护流转之势。使收笔处饱满而凝炼。

中国书法以含蓄隽永为最高境界,起收的逆势使笔在画中不作单一方向的行进,而是“四面势全”,开端和结尾笔意丰富,形象丰满。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8)

逆起逆收的原则也是笔性的要求。逆锋起笔,锋尖反方向触纸成跪笔,跪笔时锋芒是曲而微张的,这是个重要的前秦,以此按下时,笔毫必然尽力铺张,各就其位,成万毫齐力之势,所以起笔的逆的作用即在行笔的铺毫中锋,既清包世臣所谓“递入平出,万毫齐力”的名言,他还说:“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少温(李阳冰)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初学者的逆锋往往是不知其所以然,按章办事,依样葫芦,何尝细细体察过这一触纸的刹那间笔锋有这等微妙的变化?回锋收笔,须利用反作用力使笔锋回顶还原,“及其定也,若端引绳”,如同舔过笔一样,蘸一次笔可连写数字甚至一行,保持了笔势的连贯。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39)

逆锋有时表现为“虚”的形式,如露锋的起笔,要在空中“虚逆”,出锋的收笔,要在笔离纸后在空中回收,虚逆和“空收”均在空中作逆势,是假动作的,不要忽略这个假动作,空中作势形成的沉着质地,意味隽永,是直入直出地运笔无法比拟的,学书者随着功力的加深,自然明白其间玄妙。

三、八面用锋的原则

八面用锋的原则,指笔向不同的方向走动,应施以相应的笔画着纸运行。

“八面用锋”是由宋代书家米芾最先提出。“八面用锋”积极主动地运用了各个笔画,合理地发挥笔性,使笔毫顺齐,协调一致,势全笔圆,筋强骨健,无论在点画质地及形态变化上是反复调用两三面的笔法不能比拟的。

一支好的毛笔,应是饱满无缺的圆锥体,它垂直于纸面时,无论往前后左右哪一个方向按笔,都可以获得顺齐的中锋。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0)

笔分八面示意图

笔头的截面是个圆,为研究方便,我们诂

且将其粗略分为上,下,左,右,左上,左下,

右上,右下八个面。

一般人的运笔,由于右手生理,笔锋被动

用到的绝多是“右下面”及邻侧的c、e面,如

初学者写一横,锋偏上腹偏下的侧扫,写竖,是锋偏左腹偏右的着纸,这是不讲法度的偏锋运笔。即使某学些书家,尤主张转指调锋者(靠捻动笔管来保持中锋),仍仅止于运用d面或邻近的一两个面。

八面用锋,指运笔转向时,随向换用相应的笔面着纸运行。

我们现以“心”钩为例,对比八面用锋和转笔调锋的不同。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1)

如图,写到心钩的出钩处,为保证出钩时的中锋效果,不懂得八面出锋原理者,必须将笔锋作1200左右的大幅度调向,其艰难繁复可想而知,而且笔锋易曲扭,缺乏弹性,影响笔画力度,懂得八面出锋的,只须稍回顶立起笔锋,换以左上面反劲出锋,即可得饱满劲利的钩状,熟练时,几时看不出行笔有停顿。

在这里可以看到,八面用锋是调锋的诀窍。不少人认为难调锋的地方,如起笔,转折,大角度的出钩等笔画,只需先立锋(关键仍是立锋!),再换相应的笔画着纸,即可得齐顺中锋,非常直接有效。现与捻管调锋对比二者优劣:

1、捻管调锋,着纸的反复是笔的一个面(或这个面的邻侧),笔毫朝单一方向弯曲,缺少反作用力的调剂,不利于弹性的产生。八面用锋则在正反顺逆之间发挥了笔毛的弹性。使笔锋时时处于强劲的状态。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2)

2、连续捻管,笔锋易产生绞扭,不能各尽其力。八面用锋则各个面正逆互用,随机抵消理顺行将凌乱的锋笔。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3)

3、遇上大曲度的弧度转向(如心钩),手指捻转范围难及,即便能捻成中锋,也十分勉强,用以写正书上尚可应付,写行书就忙不过来了,清代某书家善用捻管,写到劲急处每致毛笔脱手,可见一斑。而八面用锋者,指腕完全可以相对不动,无论作哪个方向的转向都不会增加难度。

其实,关于是否要捻管转指,历来书家争议颇多,有人说捻管转指是古法,非捻不可(沈曾植、曾熙、孙晓云);有人说作书要用全身之力,指欲实,指头千万不能乱动,一动只有指力而无腕力乃至全身之力了(祝嘉、沈尹默),观点不同,可他们都同样成为优秀的书家,这恰恰也说明一个问题——捻也可,不捻也可。捻指的好处,是易于转锋,但你若能立锋用笔,不捻也一样可以转锋。但就算要捻指转锋,也不要老朝一个方向绕,老用一个笔面,也要正反顺逆地各个方向的使用笔锋,才能保持笔锋的弹性。真正善于捻指的,应更善于做到八面用锋。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4)

看清楚上面的微妙笔势,不转指一样可以随时保持中锋。懂得这个道理,转不转指,最多

算个人爱好个人作风问题,算不上原则问题。

另外,有人为八面出锋,就不是遵循中锋运笔的原则了,这是对八面出锋的误解和对中锋的片面理解。很明显,八面出锋有利于在笔画换向时保持中锋。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5)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6)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7)

四、结论

以上几个用笔的原则是互为联系,互相生发的,笔毛柔是的,一受力即弯倒,我们却把它撑起来立着使用,“立”就说明利用了笔毛的弹性,触纸才有力;同时又是方向顺着用的,力量分布均匀,线条饱满有立体感,立和顺,就是达到了中锋,中锋是运笔的核心,起笔的逆锋铺毫,是为了获得行笔的中锋,所谓“逆入平出,万毫齐力”;收笔无往不收使笔锋还原,也是为了下一笔的中锋;笔画路线转换了,就随势换用相应的锋画,八面都自如的得以运用,八面生势,也就保证了在任何方向角度保持中锋。当然,中锋是相对的,锋不时有偏侧倒下的情况,但仍然是充满弹力,能一倒即起,由偏转正,势险而力劲,这叫侧锋。这些就是古人所谓的“笔法”,旧纳起来不过几句话,来得却艰辛,具有原则性和指导性的意义,弄通了,行、草、篆、隶用笔的诸般变化,自然能豁然开朗。

最后,三日在此谢谢各位看官,我码字不容易,大家看帖也辛苦了。看到不爽的地方,欢迎和我较真,因为真理越辨越明。

延伸阅读:书法的黑白虚实说

书法是平面的黑白的造型艺术。我们在创作或欣赏作品时,不但要留意墨线的造型—实象,还要注意墨线之外的白色空间背景—虚象。 书法创作中墨着纸而成形,黑与白虚与实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因此,在创作与欣赏中,既要重视墨线实体的造型,即用笔的中侧、运笔的急缓、线条的曲直、点画的疏密、字形的长短肥瘦、字态的斜正开合等造型结构原则,还要留心空白空间之造型,即大小、宽窄、长短、形态等空间分布规律,努力做到黑白虚实的相互关照、相间反复、和谐呼应。

一、黑白虚实的含义 白即空白,指墨迹以外的纸上空间,也可称之为虚象。黑,指落在纸上的黑迹,也可谓实象。空白在书法作品艺术艺术中,也是审美对象,是整幅书作的“半壁江山”,没有空白,便无书法。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充实是美的先决条件,“神”则是最高境界之“虚”。这里有必要对“白”多作点儿诠释。白(空)有大小之分,大空指书幅的大片空白及书幅外的纸白,小空指字间小块空白。笔画中的白是更小的空,即飞白。空在书作中即白即虚,它是与实即墨(黑)相对的。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实,即以空衬实。有时二者合而为一,表现为无限的空间美。虚实与疏密相关,但在艺术审美中又不能完全画上等号。实处易,虚处难,“行神如空,行气如虹”,书法的“空”是艺术形象赖以运动并获得生命力的充满情思的想像空间,是整幅书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中之空白,非纸素之白。

二、书法虚象的表现形式及层次

(一)书外之虚象 书外之虚象表现在书作之外。生活源泉为实,艺术虚构为虚,也就是说天地自然之象为实,人心营构之象为虚;个别偶然现象为实,一般必然的本质为虚。如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之盛”(《兰亭序》语),是以游目聘怀;而山阴道上,又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同上),之美丽的自然景物,又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同上)更有字字珠玑的《兰亭诗》,即兴创作的《兰亭序》更是畅抒胸臆,因而笔下冲融舒徐、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神融意闲、心手双畅的意象美,便成化景物为情思的人心营构之经典。又如“安史之乱”使颜鲁公兄长、侄儿惨遭不幸,颜当时肝肠欲断、悲愤难抑,在真情的驱使下,奋笔疾书,写下《祭侄文稿》。目睹其墨迹,顿挫屈郁,不可控勒的心机天趣溢于纸上。总之,书法家的创作是运用物质手段纺织黑白世界,表现其精神美,让欣赏者开展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这黑白的艺术世界之中,其书内为实,书外为虚。书外之虚,从创作角度看,很难确定是由书法家有意识创造,还是由欣赏者所赋予;但从欣赏角度看,又确实存在且能产生与实相生、神化无敌的效果。

(二)书由字外之虚象 这种虚象在作品之中,但又在“有形之象”外。反面为实,下面为虚;可以语人者为实,欲语不得者为虚。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墨到则有形。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家常常在最得意处,或将笔频频提起,或因笔势的需要加快运笔的节奏,于是在纸面上留下一段似断似连、有影无踪的“刷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飞白”。在章法的安排上,无笔墨处的妙用充分体现在书札这种书法形式上。它不要求整齐划一,在布白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表现出一种任其自然的天趣、一种错落变化的空间美,可谓形在墨上,神在白中。书法家骆恒光论书法时说“如果把清晰处看作实处,那么模糊处便是虚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在书法作品中,尤其是行草书,用笔时轻时重、时缓时疾,线条时光时毛、时有时无,用墨时浓时淡、时涨时缩,笔势时断时续、时紧时松,结体时散时聚、时执时乖,章法时空时满、时凹时凸,这一切无不笼罩一层朦胧而神秘的色彩。一些古代碑刻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原来可能清晰的线条斑驳了,于是倍增了令人发古之幽情和反复琢磨、欲寻根的魅力,它能把人拉到历史时空的遐想之中。当然,模糊与清晰总是相伴出现,在同一场戏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

(三)字内环中之虚象 这种虚象存在于某一艺术形象之内部,“环上为实,环中为虚。”在书法作品中,“环上”即书法的笔墨线条,“环中”乃墨线分割的空白空间。从创作方面来说,就是要做到“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就是要有意识地做到:一字笔画有长短欹正、曲直刚柔;一行有大小伸缩、浓淡肥瘦;一幅有虚实动静、大小疏密、枯湿浓淡、方圆提按、高矮向背、照应顾盼等。就鉴赏活动来说,就是要从没有墨线的虚无处体察出线条的存在来,深刻体味形神兼备、以形写神、遗貌取神、由实及虚以及离实愈远、旨趣愈真的道理。书法创作与欣赏,就是要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实映虚。总之,虚存丰于书内象外、象内环中、字内书外—有形为实,无形为虚。

三、黑白虚实的辩证关系及审美意义 无笔墨(实),岂有空白(虚);无空白,何存笔墨。二者不可缺一,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笔墨与载体共同创造书法之美。空白在视觉审美中完全与笔墨起平等的作用。笔墨因空白而产生审美作用,笔墨应在空白处求之,反之亦然。空白处见笔墨功夫,笔墨处显空白精神。在创作过程中,增加笔墨易,增加空白难;减少空白易,减少笔墨难。笔墨分割空白,空白区分笔墨。随着笔墨形态的产生而相应地产生空白形态,空白形态的发展与变化是与笔墨形态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的。书法的完美艺术形象靠二者的共同存在,疏离任何一方都将破坏书法的完美程度,甚至导致面目全非。在审美过程中,墨白的作用是双向的,因而产生气息运动之关系,给欣赏者以灵动之美感。

一幅书作,黑有向白运动、扩张之力,而白亦有向黑运动之势,二者共同构成了整幅作品的气息运动之美。若你站在黑的立场上,则笔墨有一种向空白扩张的运动之气息,空白仿佛在退缩,似乎笔墨居主动。空白为笔墨之气的运动提供了活动空间,而笔墨又为空白的运动创造了条件。在本质上,空白与笔墨在表现与审美的价值上是没有差别的,只是色彩的表现不同而已。其实,空白和笔墨凝固在纸上后是不可再改变形态与位置的,我们所感受到的动感,只不过是心理作用的结果。

黑与白水乳交融,才能产生有生命、有情感、有意趣、有神韵的高境界的审美价值。一般说来,笔墨文字的表现力是单向而有限的,情感意境则是多元而无限的。想单用笔墨充分地表现某种情感是不可实现的,表现出来的越多,越具体,它离真实情感的表达就越远。只有在较“虚”之空白的补充、配合下,某种情感才有可能较完整而充分地体现出来,这就叫“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但要较准备地把握住“虚”,又必须受到“实”的笔墨的引导与限制。因此,较完美的作品,是无所谓黑白之分的,看不见什么黑与白。黑与虚实的意义在于用笔墨巧妙地在白纸上分割出意趣难言的空白,进而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境界。

四、黑白虚实在书法创作与审美过程中的运用 黑白虚实、在空小空、疏密藏露,对立统一,对比鲜明,无墨亦无白,没实也就没有虚。

因此,创作书法作品时,要善于知白守黑,以虚衬实,计白当黑,使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对立统一。黑白虚实的布置,狭义上讲就是结字法,即字的间架结构的安排,主要是点画的安排和形势的布置;广义上讲就是章法,即一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对比等关系,也就是整幅作品的布白。如果黑实、大盛,则要大胆留白,或加大字间距,使实中有虚,化刻板为灵动,化沉闷为流畅,化死气为鲜活,此为以虚破实。只有虚实结合,变化通神,作品方能产生无穷的韵味和高远的意境。处理黑白虚实的关键在于用笔与用墨。黑色的墨书写在白色的纸上可分五彩,即“干、湿、浓、淡、焦”。墨之浓淡可辩层次,墨之干湿可觉风韵,黑与白使阴阳明暗显然。用墨宜浓淡相间,深浅相映、干湿互变,最高层次是需浓则浓,该淡乃淡,层次丰富,墨彩精神;若需浓反淡,该淡反浓,则神不全、韵不足。只有依据不同的内容,随浓随淡,墨彩光华,才能墨中见笔,笔中见意。墨彩全凭干湿、明暗、刚柔、疏密等对比而成趣。浓则暗,淡则明,干则劲,湿则润,疏则淡雅清新,密则沉凝厚重。只有笔墨运用得好,黑白虚实相生相成,才有气韵与意趣。若黑白虚实和谐地出现在一幅作品中,就会产生多样统一的美感。书法以神采、气韵为上,而神采、气韵却是含蓄、内在的,是通过笔的轻重缓急,墨的浓淡枯湿,线条的节奏旋律、动势力感,空白的通行畅气,总之是靠章法结构参差错落、疏密相间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综上而言,成功的结体,其长短、大小、阔狭、疏密等变化多样,寓新意而又不失平衡对称,造型富有神采,各部分互相对比照应,可谓是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成功的运笔要有笔、有墨、有力度、有速度、有深度、有厚度,气势连贯,文质彬彬;成功的线条或光洁,或圆润,或明媚,或浑厚,或刚劲,或轻柔……而笔墨线条的起伏转折,字形结构的穿插错让,章法韵律的黑白交替、虚实映照,五光十色的神采,轻重疾徐的节律,气韵灵动的情感生命,无不是因白色的块经黑色线条的巧妙分割而生发的奇趣。以虚胜实,虚实相生,妙趣无穷;以白衬黑,黑白分明,大象无形。墨色须有“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燥润、浓淡、枯湿的变化,审美效果方佳。其关键在于墨气要“活”,墨象要“华”。空白是否自然贯气,影响书作的灵动、通透效果。书作实中求虚,虚反胜实,黑中留白(多指飞白),白反衬黑,如一烛之光,通室皆明,似夜空闪电,昊天生辉。无论在书法的创作上,还是在书法的鉴赏中,我们都必须注重书法的实象与虚象,不但要研究墨线的造型,而且要探求空白空间的造型,将二者的美合为一。

在创作上,要把握好笔墨的律动原则,在寻求实象的美学观中,开拓、升华虚象之美以及无限的艺术形象美。在鉴赏中,要由“实”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探寻“虚”的想像内容,进而到达无限的艺术境界,即由“实”到“虚”,进而到“无限”的轨迹,从而走向真美的艺术世界。书法的虚象中充满无限丰富的内容,要从虚象中领悟实象,领悟到虚象所蕴涵的无限充实,则必须有充实的学养。若创作者、欣赏者不断充实学养,达到一定的丰富程度,就能更深刻地领悟到虚白在艺术世界中的无穷魅力。长期锤炼技法,培养创新能力,用心营构之象就会应运而生,作品便有气韵、意趣、品格、情性等等,便可升华到以无胜有的境界。人云:“俗人无高书,高书非俗人”;“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学养深厚,才有可能成为创作的高手、甄赏的能人。

如何确定书法中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书法中行笔速度几种状态的分析)(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