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和谍战深海之惊蛰区别(杜阳林的惊蛰不完全是一部个人奋斗史)(1)

底层跋涉者见证的时代变迁

——读杜阳林长篇小说《惊蛰》

高仁斌

《惊蛰》是四川作家杜阳林2021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川北一个叫观龙的村庄为背景,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徐秀英在丈夫凌永彬患病身亡后,带着自己的五个子女艰难生活的故事。丈夫去世那一年,长女采萍13岁,二子云鸿8岁,三女采芹7岁,四子云青4岁,五子云白尚在哺乳中。十年之后,徐秀英十四岁的儿子凌云青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成为观龙村的一个奇迹,这便是小说的结尾。故事发生的场景并不复杂,质朴的叙事风格中夹杂着浓郁的川味方言,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由此徐徐展开。

小说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凌云青,开篇就被赋予某种不凡的隐喻。凌永彬“上山”的时候,长子云鸿突然不知所踪,无奈之下,年仅四岁的云青举起引魂幡送父亲上路,这个顿失支柱的家庭,急需要有一个男人能勇敢地站起来,扛起家的责任。此后的成长经历中,云青为了家庭的生计,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比如去卖米花棒、收购废品、徒步从广元回村、熬夜书写上访材料等,每一步都记录着一个少年成长的轨迹,在贫困交织的现实中,为了生存下来,他不得不做出这一系列看似“荒诞”的努力。然而,同步伴随着这个少年的还有命运的另一层重击,他被堂兄陈富贵欺负差点死于一场人为的烧伤,患上骨膜炎耗尽家财幸得偏方施救才得以苟活,无力继续读书选择外出投靠远方的舅舅却没得到丝毫的援助,诸如此类的遭遇,给云青的少年时代蒙上了一层厚重而难以言说的辛酸。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困苦中挣扎的少年,被无情的命运苦苦相逼,这几乎让他失去生存的希望,幸好还有不堪重负的母亲的爱,有同村同学细妹子真诚的鼓励和相助,有韩老师爱才惜才的四处张罗,有来自省城的周爷那句似懂非懂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默默引领。十四岁的凌云青,凭着孜孜以求的不断求索,终于走上了寻求生活的突围之路,也开启了自己的“惊蛰“人生。

毋庸讳言,凌云青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然而,《惊蛰》却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励志小说。

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是中国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川北偏远的观龙村,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贫穷,就像一个无解的漩涡,是摆在人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小说围绕寡居的徐秀英一家大小,为寻求简单的生存而展开话题,她必须把这五个未成年的子女养活,哪怕是苦一点也行。然而,同村的村民向这一家人投来的却多是异样的目光,包括和凌家有着知遇之恩的堂叔陈金柱一家,对徐秀英也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于内心更多的是鄙视和仇恨。一个村庄也是一个社会。在生活极度贫乏的农村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复杂起来,甚至缺少了最基本的尊重和同情。孙铁树的老婆岳红花,因为丈夫曾经喜欢过徐秀英而耿耿于怀,陈金柱的老婆刘翠花,并不感念凌永彬的父亲收养丈夫的恩德,反而对凌家事事阻挠,就连岳红花的“三条龙”(孙大龙、孙二龙、孙三龙),对云青也是一副以强凌弱的姿态。人性的“恶”在这样的人情冷暖中暴露无遗,徐秀英一家在观龙村只能够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从不敢与人横生枝节。把几个子女抚养成人,成为徐秀英生活的全部,她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未来的生活,任凭媒人花巧婆磨烂了嘴皮,徐秀英始终没有改嫁的打算。支撑徐秀英的,有一半的力量是死去的丈夫凌永彬的爱,遇到过不了的坎,徐秀英都能感受到,丈夫凌永彬会注视家里所发生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种力量给了徐秀英生存的勇气,这就是人性的善意。徐秀英一家的遭遇和苦苦挣扎,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并非个案,同村的邻里之间,也不完全是落井下石和愿人穷不愿人富。小说中的周爷和上官夫妇,韩老师和他的女儿细妹子,甚至走村串户的小木匠,他们都是一群心怀善意的人。也正是这些人性的微光,让徐秀英和她的孩子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作者做出这样的情节安排,我认为并不仅仅是为了推动故事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想告诉读者,社会是多元的,有丑恶和仇恨,更有关怀和鼓励。

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惊蛰》中,除了凌云青之外,作者还刻意塑造了另外几个十分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也许出场并不多,但却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陈金柱的小女儿吉祥,她的天真和善良,成为这个近乎扭曲家庭的一抹亮色;从省城“逃离“到观龙村的周爷和上官夫妇,有着不为人知的惨痛遭遇,但他们始终隐忍和回避自己的苦痛,用更多的精力热心帮助村民,成为大家的精神支柱;韩老师的女儿细妹子,她对云青的同情和无私鼓励,让云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乡间郎中吴中孝,用了六个月时间,把身患重病的云青带到家中医治调养,使得病入膏肓的云青终于捡回了一条命。

在近些年的农村题材小说中,《惊蛰》算是很难得的一部。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7月推出单行本后,不到八个月的时间,连续加印了八次,这足以说明,这是一部可以让人喜欢的小说。我要感谢杜阳林先生,为我们这一代人提供了一段远去生活的回忆。在通读《惊蛰》的过程中,我完全没有勉强自己的意思,巧妙而顺理成章的情节推动,地道有味的川北方言,悉心把握的人物细节,在整篇小说中,值得玩味的地方可以说随处可见。如果要说遗憾的话,我觉得《惊蛰》还应该有一个更为生动的续篇,因为对于主人公云青来说,崭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启,他的哥哥云鸿学成之后去了远方,被感情纠结的小木匠离开了他的师傅师娘,在新的历史洪流中,他们又将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这个答案,喜欢《惊蛰》的读者都充满期盼。

2022年5月1日晚于川南海棠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