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它从一家夫妻档,做成现在名声大噪的网红店,每开一处新店排的长队足以让你怀疑人生,甚至有单店日流水能达六位数;
苦心经营16年,它却只开了40家直营店,而市面上居然有高达1000家山寨,真金试炼,在质疑和被山寨中成长,如今估值数10亿。
它就是中国第一网红面包店——鲍师傅!
壹
人红是非多!
相信网红糕点品牌鲍师傅创始人鲍才胜是最感同身受的。
成为一家网红店,应该是当下这个所谓“消费升级”的时代,几乎所有店老板都梦寐以求的。
而鲍才胜凭借着第一家小店,用5年时间在北京挣了一套房。但如今火了以后反而痛苦了,因为市面上假的鲍师傅太多了。
据统计,鲍师傅因为坚持只做直营不做加盟,所以目前全国直营店也就堪堪40家,但全国山寨店数量居然一度高达1000多家!
“十个鲍师傅九个假”。鲍才胜苦心经营16年,本想“闷声发大财”,做成百年老店,没想到山寨愈演愈烈,抢了生意不成还要吞了招牌。
根据中国商标网数据,截至目前,与“鲍师傅”有关的商标共有171件。
而鲍师傅品牌方名下共有52件“鲍师傅”相关商标,也就是说,其余的119件“鲍师傅”相关商标在多家企业或者个人名下,且已有部分商标已经注册成功。
是可忍孰不可忍,饱受山寨困扰的鲍才胜迫不得已开始了维权之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掩盖黑暗!
终于,“鲍师傅”商标之争落下帷幕:
日前,鲍师傅就在一起商标维权案中胜诉,一审获赔6.5万元。
另长江日报获悉,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最终成为第30类(糕点类)鲍师傅商标的持有人。
而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第32类(饮料类)、第43类(餐饮服务类)鲍师傅Bao Shi Fu及图商标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定无效。
那么正宗鲍师傅商标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白底金字,无图像,注明汉字“鲍师傅”,“糕点”中英文,且标有“鲍才胜原创”字样。
正宗鲍师傅门头是这样的,简约大气的白底金字,无任何图像,鲍师傅标有注册商标,且标有“鲍才胜原创”字样。
贰
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
去伪存真,留到最后的往往才知道真相。
数据显示:国内的烘焙饼店实际估量达到8万-10万家,每年市场容量增长率近30%。近年来行业相继涌现出众多的网红品牌,鲍师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鲍才胜的老家是江西资溪县,这里素有“中国面包之乡”的称号。
而鲍才胜从十几岁就开始做糕点,上世纪80年代,他在江苏、河南、安徽等多地开过面包坊。
期间由于太年轻,对于行业还不是十分熟悉,再加上管理问题。第一次创业,最终以亏损100万元告终。
不过鲍才胜并没有就此气馁,他在河南信阳开了家面包店。起早贪黑地工作,花了五年时间终于把债务还清。
按理说可以靠着这家店过上安稳日子,可他却主动选择了关店,并坚定地认为要想将生意做大,就得去大城市。
跟所有的北漂一样,鲍才胜认定大城市更有发展潜力,于是在2003年冬季鲍才胜带着妻子来到了北京。
也许当时北漂的他,估计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自己的品牌会红遍全国。
鲍师傅第一次亮相是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当时十分不起眼,店面只有五六十平米,卖面包、西点。
彼时的北京城,味多美、好利来等面包品牌已经风靡,鲍师傅想要出头谈何容易。
多年的创业经验告诉鲍才胜,店铺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改头换面”、“走特色路线”。
叁
最终,鲍才胜选择了避开味多美、好利来等精品面包的线路,定位在传统中式蛋糕零食化和零售化。
首先,取自己的姓氏“鲍”字创立了“鲍师傅”品牌,算得上早期的个人IP。而且“师傅”这个词,听起来显得既专业又亲切,能降低顾客的购买压力。
其次,从铺店转向“窗口式销售”,取消一般烘焙品类的堂食区,这与目前市面上普遍的大店模式有所区别。它通过传统的零售方式,将坪效做到极致。
最后就是产品方面。
鲍才胜先是砍掉原先店里的生日蛋糕类产品,留下深受学生群体喜爱的肉松类小糕点。随后又逐步推出海苔、蟹黄等口味,并将其统一命名为“肉松小贝”,成为其拳头产品。
2005年研发出了鲍师傅的拳头产品肉松小贝问世,这一下就火了。
2008年,开始在雍和宫、长椿街、阜成门开了3家小店。
到2013年,鲍才胜逐渐开始对门店进行扩张,每年开业至少3家左右,并且据称鲍师傅有一个门店的日流水能达到六位数,十万以上日销售额。
不过真正让鲍师傅成为全国网红店,还是2017年。
那时,上海店首家分店开业,一时间在沪上人气爆棚,一则“上海人民广场鲍师傅糕点店排队7小时,黄牛高价倒卖排号”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鲍师傅火了,压力就来了,是非也就多了。
肆
2017年,鲍师傅接受了曾投资周黑鸭、奈雪的茶等品牌的天图资本上亿元人民币融资,品牌估值因此达到10亿元人民币。
按理说,有了资本的加持,鲍师傅应该是“风口上的猪”了!可是并没有。
鲍师傅在很多人眼中看起来很傻:不加盟、不快速开店,放着大把的加盟费不要,上亿的投资放银行里不用,一定要苦了吧唧地自己一个个开店,假店都一千多家了ta们才40家,而且还开得特别慢,根本没有一点快速复制的样子。
终于,在真假“鲍师傅”的较量中,冲突不出意料地爆发了。
2018年5月一篇“黄牛排队”的文章火爆网络,其中提及“鲍师傅”有雇人排队嫌疑,随后,“鲍师傅”发出对雇人排队的道歉声明。
但此事件中的“鲍师傅”是一家名为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非鲍才胜所创立的鲍师傅品牌。很显然,这次的雇人排队事件再次让鲍才胜和他的鲍师傅躺枪。
就好像寒窗苦读十年,最后却被别人走后门了,你就说这些良心企业心塞不心塞?
另外,鲍才胜还算了一笔账,北京易尚对鲍师傅的加盟费9.8万,区域加盟商费用近80万。
“300多家店,至少获利几千万。要不去制止我们这些搞实业的还要不要做了,辛苦做起来的牌子就要被砸了。”
迫于无奈之下,鲍才胜走上了打假维权之路。
截至目前,鲍才胜公司对北京易尚加盟店进行证据保全的有162家,立案了147家,涉及北京、南京、苏州、扬州、南通、西安等多个城市。现判决和调解结案的已达61家,鲍才胜公司全部胜诉,全部由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伍
身处互联网之中,但鲍师傅又似乎游离在互联网之外,比如从来不做用户调研,从不做营销和推广。但鲍才胜强调自己是吃货,认为自己离消费者最近。
那么,鲍师傅火爆的原因在哪?
1、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只做直营,手工优先,品质优先;
2、迎合时下消费者对于糕点新鲜度的追求:现做现卖;
3、价格亲民,做到极致性价比;
4、准确把握女性消费者心理:女性购买力即强,又很有传播性。
近年来,通过餐品“实力”走红的“网红”品牌层出不穷,而在“网红光环”的照应下,不少品牌或因经营不善、品牌意识薄弱、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最终被市场淘汰。
所以鲍师傅这一事件,也给我们敲了一席警钟:一直深耕实体商业的人,甚至是正在创业的实体商业人,注册商标要趁早,对于山寨模仿,要尽快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品牌更需要通过提升自身供应链、外包装、门店装潢等方式,进一步拉开与山寨店的差距,最终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人无信不立,产品也是如此,一个没有信任状支撑的产品,就无法支撑价格,也就更别谈基业长青了。
最后再提醒一句:创业有风险,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对于那些没有烘焙经验想加盟一个品牌特别是网红品牌的创业者,三思而行!
参考资料:
零售商业评论《鲍师傅:估值超10亿的网红店“打造记”!》、
中国企业家杂志《真假鲍师傅大作战:创始人曾遭死亡威胁,被山寨店逼宫》、
赢商网《10多年一直在排队 直营33家店 山寨店高达1000多家 鲍师傅忍无可忍!》、
新电商研习社《鲍师傅:排队7小时,莫名成为网红店!其实我们已经开了1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