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细菌,地球上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氮肥和无机肥料也得不到再生,新的植物不会再生长,动物也很快地因为缺乏食物或无法消化食物而灭绝……世间万物的繁衍离不开细菌。但是,当我们人类在细菌的生存繁衍过程中成为猎物,细菌就变成了致病菌,我们就要消灭它!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各式各样的致病菌。

细菌都有什么成员(细菌家族的成员们)(1)

细菌家族的成员们 你知道几个

最常见的使伤口化脓的细菌—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顾名思义就是细菌团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葡萄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俗称“嗜肉菌”。葡萄球菌直径约0.8 微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

能溶血的细菌—溶血性链球菌

链球菌因细菌能连成串状而得名,其中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常见。它是化脓性球菌,常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感染。细胞从4—8 个至20—30 个链状排列,长短不一。因其在红色血平板培养基上培养时能产生透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其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发现它的踪影。明渗血环而得名。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存在于水、空气、尘埃、粪便及健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或通过皮肤、黏膜伤口感染;被污染的食品,如奶、肉、蛋及其制品也会引起人类感染。

痢疾最常见的致病菌—志贺菌属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志贺菌属,统称痢疾杆菌,其中有福氏志贺菌、宋内之贺菌和鲍氏志贺菌等。志贺菌属呈直杆状,本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弱。一般56—60℃经10 分钟即被杀灭。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带菌者,通过污染了痢疾杆菌的食物、饮水等经口感染。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志贺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使人产生高热的细菌—伤寒沙门菌

“伤寒”在我国中医里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而在西医学中,由伤寒杆菌造成的疾病也称为伤寒因为胃里的消化液酸度很高,细菌很少能在胃里存活。但“幽门螺杆菌”例外,能在胃里兴风作浪,导致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这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菌,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该菌传染力强,可通过手、菌弱。一般56—60℃经10 分钟即被杀灭。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带菌者,通过污染了痢疾杆菌的食物、饮水等经口感染。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志贺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病。因此,中西医的伤寒定义不能混淆。西医伤寒病,常称“伤寒热”,症状包括高烧、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等。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重要的并发症。其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具有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抗生素安比西林、氯霉素和磺胺剂等对伤寒杆菌有一定效果。

胃里也能存在的细菌—幽门螺杆菌

因为胃里的消化液酸度很高,细菌很少能在胃里存活。但“幽门螺杆菌”例外,能在胃里兴风作浪,导致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这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菌,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该菌传染力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在胃里能在菌体表面产生“氨云”,不仅能中和胃酸,形成细菌生存的微环境,同时也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作用。目前的治疗药物主要是要消除“氨云”对幽门螺杆菌的保护作用。

导致传染病患者死亡的首位致病菌—结核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俗称“结核杆菌”,是人类结核病病原体。结核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全球广泛分布,全世界约有1/3 的人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该菌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以肺部感染最多见。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大小1—4 微米×0.4 微米。该菌对乙醇敏感,在70% 乙醇中2 分钟死亡。然而,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粘附在尘埃上保持传染性8—10 天,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8 个月。结核分枝杆菌对湿热及紫外线敏感,在液体中加热62—63℃ 15 分钟即被杀灭。日光直接照射数小时可被杀死。

不喜欢氧气的细菌—破伤风杆菌

由“破伤风杆菌”引发的疾病就是破伤风。该梭状芽孢杆菌以芽孢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中最常见。“破伤风杆菌”长4-8 微米,宽0.3-0.5 微米,周身鞭毛,为专性厌氧菌。其繁殖体抵抗力与其他细菌相似,但芽孢抵抗力强大,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能耐煮沸40—50 分钟。青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对其有抑菌作用。

最常见致病性杆菌—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简称“嗜血杆菌”或“流感杆菌”,是嗜血杆菌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最常见杆菌。该菌是1892 年全球发生流感大流行时,由波兰细菌学家费佛博士在患者鼻咽部分离到的。该菌也因此一直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因。直到1933 年发现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性病原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流感杆菌,宽0.3—0.4 微米,长1.0—1.5 微米,无鞭毛或芽孢,多数有菌毛。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

关于健康的问题大家可以留言名医在线(myzx-cn) 我和我的医学小伙伴们随时接受你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