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名公认的文学家,从小时候的私塾一直到成为国家主席,毛泽东从来没有停止过文艺创作,并且有着非常高的文学造诣,让人们喜爱的。

在和国民党谈判时,一首《沁园春· 雪》让整个南京城震惊,变得洛阳纸贵。蒋介石找遍了国民党上上下下自诩文人墨客的“才子”,也没人能够写出一首能够和《沁园春· 雪》相提并论的诗词。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1)

重庆谈判

在文学艺术方面,毛泽东主席以一己之力打的国民党阵营说不出话来,从延安窑洞里来的“土老帽”,打的穿西装喝洋酒的文化人一言不发。因为《沁园春· 雪》篇幅比较长,我在这里就不放了,谁想看可以自己搜索一下,我给大家放一首毛泽东主席16岁做的诗。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2)

引发轰动的沁园春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1910年秋,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写下的一首考题诗,当时的考题是“言志”。年仅16岁的毛泽东,在时间有限的考场上,出口成章,一首泳蛙横空出世,除了惊叹于毛泽东主席的文采,更让我震惊的是16岁少年敢为天下的勇气和霸气。

给大家说了这么多,无异于想说明一件事,毛泽东主席在诗词研究方面是颇有建树,是大家公认的文学家。大家平常可能都以军事家、政治家的身份来看待毛主席,今天咱们以文学家的身份看一看毛泽东主席的故事。

晚年钟爱王安石

197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险些夺走了毛泽东主席的生命。后来虽然经过医生的奋力抢救,但是从那之后毛泽东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时候毛泽东主席已经是一名77岁高龄的老人,正常的身体衰老和视力减退是不可避免的。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3)

晚年毛泽东

这也影响了他最喜爱的一项工作,那就是读书。为了继续读书,他经常一手拿书,一手拿放大镜,以缓慢的速度一点一点看书。工作人员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经过大家集思广益,他们为了帮助毛泽东主席看书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将他爱读的平装小字本的图书,重新排印成大字线装本。

当这个方案说给毛主席听时,毛泽东心领了工作人员的好意但是却拒绝了大家的请求,原因是“国家目前还很困难,印大字本又要花钱。”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4)

就这样继续坚持了一段时间,大病过后毛泽东主席的身体更加差了,只能半窝在床上看书,屋漏偏逢连夜雨的事没过多久又患上了“老年性白内障”,为了继续看书,毛泽东不得不同意了印制大字本的请求。

当时国家出版局找了20多名优秀的刻字师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刻了四幅36磅字模,用这种字体排版,每页排满共计112个字,疏密合适,也非常醒目。

1974年9月11日,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用上了36磅大字本的书,他高兴地说:“今后印书,都用这种字体。”毛泽东主席一生爱读书,爱学习,他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5)

毛泽东

古往今来,能成大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坚持。毛泽东主席从小到大什么都可以没有,不能没有两样,读书和辣椒。一个是精神食粮一个是人生佐料。即便在人生的最后,毛泽东主席还是在想方设法地坚持读书。

因为当时为了节省支出,每本书的印制都是由毛泽东主席指定的,再由工作人员去印制。研究“毛泽东大字本”,就能很清晰地了解毛泽东主席晚年的阅读史。

翻阅在毛泽东主席晚年叮嘱印制的“大字本”古籍发现,在86篇古代历史文献中,有一位文学家的散文和词作同时入选,这对于看书精挑细选的毛泽东主席而言非常难得,那是谁让他如此青睐呢?

这个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名相王安石。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6)

王安石

北宋名相王安石

公元1021年,宋真宗天禧5年,在今天的江西省抚州市,当年称之为江南西路抚州的临川县。影响北宋政坛和引领一代文学风骚的北宋名相王安石出生了。

王安石的父亲是当地的临江军判官,所以家庭条件比较好,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年龄稍微大一点后,王安石又跟随父亲游历各地,再加上他自幼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放到现在这就是妥妥的别人家孩子,不但品学兼优还能出口成章。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7)

江西抚州

放在古代这也是大才子,可以说王安石在北宋王朝的政坛和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安石的功绩主要表现在政治和文学上边,在政治上他实行变法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方豪强对百姓的欺压,为国富民强做出了努力。在军事上,他使用严厉的变法强兵促使,改变了北宋西北边防上长期战败的局面,在他在任期间实现了北宋和少数民族唯一一次大展神威并且大获全胜的唯一案例。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8)

在文学上,王安石的成就更高于他在军事、政治上的成就,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而王安石在毛泽东主席这里得到的夸奖可比唐宋八大家更高,毛泽东主席用“文章亦傲睨汉唐“来评价王安石的文学成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汉、唐两代王朝,王安石的文章排在绝对的第一名。

其实不仅毛泽东主席对王安石有如此高的评价,梁启超曾经称赞王安石政论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9)

梁启超

王安石传世的诗歌大约有1500多首,词作有大概20多篇。毛泽东主席更加欣赏的是王安石的词作。

在1957年3月,毛泽东乘坐飞机飞往南京时,专门抄写了他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如果说这可能是巧合,因为这首词写的是南京,和毛泽东的目的地一致,毛泽东才想起了他。在晚年毛泽东主席叮嘱印刷大字本时,特意叮嘱再次专门印刷了这首词。

王安石的时代,正处于北宋积贫积弱的、内忧外患的时代。宋神宗企图力挽狂澜,启用王安石,虽然后人对王安石变法成败、功过评价不一,但是这些都否认不了王安石在文学上的功绩。

大宋名相王安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何魅力)(10)

王安石

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革命,也是从最初的内忧外患走到了国富民强,他和王安石不一样的是,他成功了,而王安石没有。

感恩毛泽东主席,让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富民强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