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办公沙龙”!!!

公文写作的三个要素(借鉴的路径和步骤有哪些)(1)

上一节我一直在帮大家解决关于借鉴的思想前提:借鉴很光彩,借鉴需释怀。相信大部分人看了我的分析,能放下借鉴不道德的执念,从心底认同借鉴,轻装上阵。

这一节我们就来解决方法问题:具体怎么在公文中借鉴?借鉴的步骤和路径是怎样的?从哪些方面解剖借鉴对象并效仿?我带着大家一步步来探讨。

1. 重点关注自己不知道的

字、词、句、段、篇、章,语言、结构、主题、立意、观点,一篇公文中可以借鉴的环节太多太多。我们写材料时如何厘清借鉴的头绪?大家首先要把握的一个借鉴原则:先研究别人有而我没有的东西,先借鉴自己不会的东西。

我自觉对公文语言的运用还算娴熟,碰到没写过的题材,困难主要在结构和套路上。比如起草一个祝酒词,主要借鉴的就是它的结构和套路,找一篇看看,哦,开头“首先我代表……,代表我的夫人,也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贵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必须要有 : 结尾“现在我提议,大家共同举杯,为.......,为.......,为.......,为各位嘉宾和家人的健康干杯!干杯!”必须要有,学的主要是这些程式和套路。

假如你之前是个文学少年,写的净是抒情诗歌,什么“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那就应该多借鉴公文的语言体系,即字、词、句,学着写“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这种话。

公文写作的三个要素(借鉴的路径和步骤有哪些)(2)

2. 先效仿结构

前面我提到,规律性而非个性才是公文的本质属性,公文的规律性首先来自结构。

某一主题的公文,结构一般类似,想要打破结构的惯例另开新篇,搞点所谓的创新,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是需要拿出啃硬骨头的胆识和魄力的,这不是我们写材料的小兵能决定的事。所以,照着之前和别家的结构放心摹写吧,没问题的。

我曾接到任务,起草本单位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之前从没写过此类题材,动笔前,我认真翻看了之前历年的材料,无一例外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六个方面的对照检查情况;二、问题原因剖析;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看后,我感到很不满意,这实在千篇一律,第一部分对照检查情况里面,其实不但谈了问题,也谈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部分跟第二部分重复了啊!再说,上面要求实事求是地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有必要非要把问题归到老生常谈的六个方面里去吗?

于是乎,我大笔一挥,把对照检查进行了改变,只谈两个大方面,一是对照检查情况,二是下一步整改举措,其中对照检查情况跳出六个方面的框框,连搞了十大问题,自以为是锦绣文章,得意洋洋地交上去。

不承想,十分钟不到文章就被甩了回来,领导只有一句话:“照着之前的样子写。”我不服气:“一定要写原因分析吗?查找问题一定要写六个方面吗?为什么不能写十个方面?”

领导的回答言简意赅:“不分析原因显得不深刻;问题写这么多就是说问题很严重喽?”

我吓得汗湿了后背:“不敢不敢,改改改,马上改。”

你看,对公文来说,“照着讲”往往不会出问题,你想“接着讲”,这难度就大了!

对新手来说,切实可行的搭建文稿结构的办法就是:直接复制、粘贴模仿对象,不改变文章框架和结构,只是把里面的内容更新一下。

比如,每年都要写年度工作总结,开头从来都是紧紧围绕上级精神之类的指导思想,中间写工作成绩,结尾写未来如何做。按这个套路弄,稳得很呢!

公文写作的三个要素(借鉴的路径和步骤有哪些)(3)

3. 替换内容

结构敲定,接着就是内容。以已有的材料为基础,替换已经不合时宜的内容,保留尚可保留的内容,其实就是在公文内容模仿环节,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一种模仿方式。

比如起草年度工作总结,前面总有个帽子,那年的一个冬天,小王起草的某高校工作总结开头是这样写的:

一年来,学校全面贯彻会议精神,以领导系列重要发言,特别是工作座谈会和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校会议精神为动力,以落实学校规划为抓手,坚持创新、发展的总基调,深入推进综合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力争成为“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

到了第二年年底,换成小李起草某高校工作总结,这段话其实大面积是可以保留的,只不过提出了新时代思想,不再提重要讲话,所以,对这些过时内容加以替换,即可得出新的工作总结了:

一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思想大精神和领导精神......大学建校......周年贺信精神,围绕学校确定的总体目标,坚持创新、发展的总基调,深入推进综合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力争成为“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

所以,替换内容是材料员必须掌握的借鉴基本动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开头用新的上级政策和精神替换过时的内容;

中间用今年开展的各项工作替换去年的工作,比如说用“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替换“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用“扶贫工作‘回头看’”成绩替换“精准脱贫”工作;

结尾用新的口号替换旧的口号,比如说用“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替换“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这样下来,一篇文章的“快手稿”就能很快出炉。

公文写作的三个要素(借鉴的路径和步骤有哪些)(4)

4. 交叉综合是高阶手法

替换是模仿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形式,其本质是一对一的借鉴,也就是说,从一篇文章借鉴转化成另一篇文章。

但显然,面对变化多端的主题,越来越高的要求,一对一的借鉴很多时候无法解决问题。有些人听了我前面讲的替换法,如获珍宝,直接把领导交代的文章标题输入搜索框,想一下子找到一篇标杆狠命学,一搜啥都没有,急哭,又不知道材料如何下手了。

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很难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黄金模版可供参考,毕竟公文的使用场景千变万化,每个领导的要求千差万别。怎么办呢?没关系,我告诉你,其实,借鉴的精髓在于交叉借鉴。

聪明的同志们可能已经领悟,既然有一对一的借鉴,那它的升级版当然就是一对多的借鉴,这种一对多的借鉴,就是交叉借鉴。

这样说可能还是有点不好理解,所谓交叉借鉴,说得直白一点就是:

我们借鉴的时候,只盯着一篇或者少数几篇文章肯定难以满足需要,应该尽可能多地搜集公文主题,或者公文某部分内容相关的文章,然后从多篇相关文章中,分别找到合适的一小段,甚至一小句,并加以借鉴,之后拿过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总之:参考要广泛,引用不单一,借鉴看不见。

举个简单的例子,还说上面那个某高校工作总结的第一段,小李采用替换法之后,虽然也能过关,但还是觉得跟去年的像了点,心里不安,于是又想到了交叉法。他翻阅了近期本单位的其他几篇材料,发现年初领导在一篇工作部署讲话中最后一段提出号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力争成为“双一流”建设排头兵。

呀,这句话比原来的话精彩多了,虽然是工作部署会讲话里的词,但不是正好可以用在工作总结的开头吗?于是,工作总结的第一段就被小李改造成:

一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思想大精神和领导精神......大学建校......周年贺信精神,围绕学校确定的总体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高等教育创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力争成为“双一流”建设排头兵。

这么一段话,不光借鉴了去年的工作总结,还借鉴了今年的部署讲话,把两篇材料的相关内容糅到一篇新文稿中。这就是交叉借鉴。

我举的只是交叉借鉴最简单的例子,事实上,你想交叉得有多复杂,都可以。下面我举一个稍复杂的例子——对照检查材料。

一般对照检查材料整改措施都要有一条,关于改进作风、廉洁自律的,好了,今年的对照检查也整这么一条吧,怎么写呢?

先搜一搜廉洁自律、四风、从严从实之类的关键词。

看到有一篇报道,里面有句话很关键,“领导近期在批示中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错,可资借鉴。

再往下看,日报有一篇反“四风”的社论,写得相当精彩,“四风的问题具有相当的顽固性,稍不警觉,就难免深陷其中”。不错,很深刻,可资借鉴。

再翻翻自己平时整理的金句库,里面有句话讲洁身自好的,“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干事”,很工整,不错,可以用得上。

对了,自己去年还写过一篇关于师德师风的评论,里面有一句表态,“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更要严于律己,为学生做出示范”。很合适嘛。

好像还差点意思,哦,对了,去年的对照检查里写过一句“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把组织和师生员工的监督看成是关爱和警醒,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好像还可以利用一下嘛。

于是,杂糅、借鉴了相关主题的材料、过去同内容材料,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写的一段材料就出来了。

树立从严从实意识,时刻绷紧廉洁自律的弦。领导近期在批示中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充分说明“不严不实”“四风”的问题具有相当的顽固性,稍不警觉,就难免再次陷入其中又不自知。我认为,要保证始终“压紧弹簧”,根本途径还是在于不断强化“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干事”的责任意识,做到以上率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把组织和师生员工的监督看成是帮助、爱护和监督自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更要严于律己,为学生做出示范。

这就是比较复杂的交叉模仿。

开头段可以这样交叉借鉴,同理,材料里的每段话、每个部分也可以这样交叉借鉴。有时,一篇材料可能借鉴了二十篇乃至上百篇文章,这才是兼容并蓄的高级借鉴。

公文写作的三个要素(借鉴的路径和步骤有哪些)(5)

5. 对单一主题进行发散

有人还是疑惑:我,你说起来挺热闹,但我的问题是,每次写东西,我根本不知道该找哪些主题的文章去借鉴,不知从何“搜”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对单一主题的分解和发散能力。

举个例子:你给自己写青年座谈会发言,想找点素材,如果单搜“青年发言提纲”,一出来都是大空套话表决心,你想与众不同,那么你可以搜什么?

我们可以发散一下,青年有什么特点呢?有理想,有朝气,行动力强,能吃苦。那我们就搜“青年理想”“青年实干”等关键词,绝对可以得到不同凡响的结果。

还可以发散,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领导要求的就是青年干部要做到的,领导对青年有哪些要求呢?我们可以以“青年要求”“青年座谈”为关键词搜索,可以得到不少领导对青年提要求的精彩文章,用到自己的座谈会讲话中,站位和视野立马不一样。

我请大家牢记,想学会“借鉴”别人,想进行交叉借鉴,就要先学会22对已有的题目进行发散和拓展,而不要死盯着给定题目不知变通,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搜不出来东西啊!”“找不到有价值的参考素材啊!”这种尴尬。

喜欢的记得点个赞!欢迎关注“办公沙龙”,收藏、转发、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