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几度到十几度的天冻成狗的我,飞往海南在二十几度的阳光沙滩上乐得疯。十一月的天,两座城市不同的味道。

接到吉利帝豪GL的试驾邀请的时候,赶忙查了下海南的气温。20度以上的国境之南,让身处重庆冻成狗的我感受到了一丝的暖意。而当我身处在文昌小镇的某个街角,尝着老板娘端上来的清凉可口的甜品,已经彻底的被这小镇生活迷住,或许四十年之后,可以考虑来这边养老。

帝豪gl真实试驾感受(难忘的是品质试驾吉利帝豪GL)(1)

不论文昌的生活如何,我们今天的主角是车-吉利帝豪GL。

外观自是不用多说,水滴涟漪式格栅早已成为了吉利的家族式设计,帝豪GL不论美感与辨识度,都很高。

内饰方面,首先得说的是品质感。帝豪GL使用的是搪塑软质仪表台,而非硬邦邦的塑料,手触之处,柔软舒适有加,有着较强的质感,这一点就比同级别的合资车型更为厚道。在设计上,帝豪GL采用了航空环绕一体式座舱,更显大气;中控台取自传统拱桥设计,弧线优美。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豪华高中央通道设计,短柄换挡杆、高位中央大屏与扶手箱连成一体,流畅自然,体现出高档次感。

帝豪gl真实试驾感受(难忘的是品质试驾吉利帝豪GL)(2)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是空间。吉利帝豪GL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25mm/1802mm/1478mm,车长相对英朗、轩逸等主流紧凑型车有着较大的优势,在外观上就更显大气。当然了,最为主要的是轴距。吉利帝豪GL的轴距长达2700mm,前排腿部空间达1041mm,后排腿部空间952mm,乘坐起来舒适宽敞有加,且地板中央没有隆起,着实很舒服。

帝豪gl真实试驾感受(难忘的是品质试驾吉利帝豪GL)(3)

另外在储物设计上,吉利帝豪GL的表现也十分不错。全车储物格共26处,存放小件物品十分方便;另外后备厢容积达680L(轩逸510L),旅行什么的也足以应付。

帝豪gl真实试驾感受(难忘的是品质试驾吉利帝豪GL)(4)

再谈驾驶感受。本次试驾的车型为1.8L车型,传统动力匹配的是6挡手动变速箱。1.8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33Ps,最大扭矩170 N·m,动力响应不错,输出线性自然,适合家用。变速箱的档位十分清晰,换挡行程短,驾驶起来有着不错的操控感。尤其在底盘方面,帝豪GL给人惊喜。帝豪GL采用的是LeanNova底盘调校,即使过减震带,后排依旧不会感到明显的颠簸,舒适性很强,十分适合家用。另外,过弯时,帝豪GL也表现出不错的支撑性。

帝豪gl真实试驾感受(难忘的是品质试驾吉利帝豪GL)(5)

值得一提的是,在跑高速路段时,帝豪GL的整车NVH性能表现令人刮目相看。车速开到120km/h时,车内的交谈声依旧很清晰,与某些合资车相比,帝豪GL的噪声控制相当不错,能够给人一个较好的乘车环境,突出了吉利在NVH方面的造诣。

帝豪gl真实试驾感受(难忘的是品质试驾吉利帝豪GL)(6)

当然,在配置方面,帝豪GL相对合资车型,如英朗和轩逸,也有着十足的优势。无钥匙进入 一键启动、多功能方向盘、自动恒温空调、四门一键升降及防夹功能、后排USB充电接口、后排靠背6/4可分体翻转、晶钻式独立LED日行灯、大灯自动开启和电动高度调节功能、电动调节带加热除霜外后视镜、一体式耀目LED尾灯整个车系标配。除此之外,根据车型的不同,帝豪GL还具有6向电动调节功能主驾驶座椅,驾驶者可便捷调节坐姿,令乘坐的舒适性大大提升。

帝豪gl真实试驾感受(难忘的是品质试驾吉利帝豪GL)(7)

在试驾之前,吉利还进行了一个生态净化仓的演示实验。

工作人员做好措施进入生态净化舱,来到车内,把车门关上。随后,仓外的工作人员通过管道向仓内释放烟雾,来模拟雾霾天气。当舱内的空气值达到999(表明污染最为颜值)的峰值时,帝豪GL车内的空气值才达到40几;当工作人员打开车门,让帝豪GL车内的空气值飙升至999,随后将车门关闭,进入车内。这时候我们看到,帝豪GL车内空气值在稳步缓慢下降,据悉十分钟时,空气质量可达到车门紧闭前的样子。

帝豪gl真实试驾感受(难忘的是品质试驾吉利帝豪GL)(8)

通过这个实验,帝豪GL也像我们证明了它的智能污染隔绝净化功能有多么强大。许多媒体朋友也在调侃,有了帝豪GL,身处北京的同胞们再也不怕吸毒了。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说了帝豪GL的空气净化技术确实很不错。

实话实说,此次试驾活动,帝豪GL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品质感,不论是内饰工艺材质、行驶感受以及NVH性能,都具备了媲美合资紧凑车的实力。

帝豪gl真实试驾感受(难忘的是品质试驾吉利帝豪GL)(9)

在文昌的小镇上,帝豪GL车队有序的前行,车内放着音乐,天窗开启,温暖的和风吹来感觉十分舒适。回程路上,同行的媒体老师问司机师傅:“您觉得这个车值多少钱?”

师傅思考了一下,说这车看起来很不错,配置也高,应该能卖9-12万元吧。

(版权归车业杂谈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欢迎阅读此文章,想获得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车业杂谈”微信公众号,qichezhoulei,分享更多原创汽车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