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

节选自《孟子》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然而这两天却上了热搜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1)

近日,有网友称

在记忆中学过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一句

现在的课本里变成了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到

该出版社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从未有过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网友们则纷纷表示

难道我们的“时间线”被改过了?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2)

其实

无论是“斯人”

还是“是人”

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意思

作为《孟子》中

最著名的篇章之一

它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奋起

是无数人的座右铭

也成为了中华民族

共同的文化记忆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3)

在“天将降大任”这句之前

文章还列举了六个“起于微末”的

历史名人的典故

分别是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据记载

这六人当中

来自现在运城地区的就有三个

分别是傅说百里奚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4)

是传说中

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

“舜年二十以孝闻

年三十尧举之

年五十摄行天子事

年五十八尧崩

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年轻的时候以孝道和德行著称

尧经过众人推举和长期考察

年老时“授舜以天下”

使舜成为“天下共主”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

“舜,冀州之人也”

“舜耕历山”

根据《尚书·禹贡》

关于“九州”的记载

冀州包括现在山西省大部分地区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5)

在山西省运城市

至今仍有很多关于舜的传说

位于运城市内的舜帝陵

始建于唐代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山则是运城境内的名山

传说舜曾在此耕作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6)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华北地区

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

历山环境优美 地质风貌特殊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也是山西著名的旅游景区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7)

傅说是殷商时期

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是辅佐商王武丁的名臣

《史记·殷本纪》记载

商王武丁胸怀大志

但缺少贤臣辅佐

有一天在梦见贤明之人

于是差遣人四处寻找

在虞、虢两地交界之处

也就是现在的

运城市平陆县境内

找到了身为奴隶的傅说

随即“举以为相,殷国大治”

傅说在做奴隶时

因山涧的流水常常冲坏道路

奴隶们就在这里版筑护路

因此才有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之说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8)

同样出身于现在平陆地区的

还有春秋时期秦国名臣百里奚

《史记·秦本纪》记载

百里奚曾为虞国大夫

虞国灭亡后

几经颠沛流离

被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

从楚国赎了回来

秦穆公在与百里奚

连续对谈三天后

封百里奚为五羖大夫

百里奚又推荐蹇叔

秦穆公派人迎接蹇叔

封为上大夫

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

秦穆公励精图治

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

内修国政,外图霸业

使地处偏远的秦国迅速崛起

秦穆公也成为了

《春秋》中记载的

“春秋五霸”之一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9)

实际上

晋南地区的运城

在古代人才辈出

并不出于偶然

运城作为中华文明的

重要发祥地之一

传说黄帝、炎帝、蚩尤、尧、舜、禹

都相继在这里活动

商代王畿范围

也已覆盖运城盆地

运城垣曲的商城遗址

总面积13万平方米

与仰韶文化发现地

渑池县仰韶村仅一河之隔

周代

晋国作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斯人指自己吗(不管斯人还是)(10)

这些底蕴深厚的历史遗泽

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今天仍被不断传承和发展

,